- 年份
- 2023(2052)
- 2022(1804)
- 2021(1734)
- 2020(1468)
- 2019(3776)
- 2018(4147)
- 2017(7984)
- 2016(4315)
- 2015(4580)
- 2014(4741)
- 2013(4457)
- 2012(4152)
- 2011(3612)
- 2010(3830)
- 2009(3652)
- 2008(3684)
- 2007(3011)
- 2006(2971)
- 2005(2758)
- 2004(2421)
- 学科
- 济(20511)
- 经济(20485)
- 管理(8802)
- 业(8098)
- 方法(8021)
- 数学(7578)
- 数学方法(7515)
- 制(6866)
- 企(6238)
- 企业(6238)
- 财(5888)
- 中国(5828)
- 体(5427)
- 税(5404)
- 税收(5292)
- 收(5251)
- 地方(5102)
- 体制(4824)
- 农(4706)
- 融(3984)
- 金融(3984)
- 银(3849)
- 银行(3842)
- 行(3723)
- 业经(3542)
- 地方经济(3518)
- 财政(3422)
- 农业(3206)
- 学(3082)
- 收入(2844)
- 机构
- 大学(54024)
- 学院(53406)
- 济(27572)
- 经济(27150)
- 研究(22193)
- 管理(18300)
- 中国(17288)
- 财(15223)
- 理学(15079)
- 理学院(14917)
- 管理学(14688)
- 管理学院(14571)
- 京(11643)
- 科学(11329)
- 所(11207)
- 财经(10712)
- 研究所(9874)
- 经(9770)
- 经济学(9496)
- 中心(9235)
- 江(8807)
- 经济学院(8573)
- 院(7956)
- 农(7874)
- 财经大学(7844)
- 北京(7759)
- 范(7559)
- 师范(7507)
- 省(6866)
- 州(6365)
共检索到9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亚诺什·科尔奈 宁光杰
2001年匈牙利经济偏离了平衡增长的轨道。在过去的6年间,国家财政赤字增长到一个无法承受的水平,经常项目的赤字也非常高。实际工资的增长远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这些困境以及其他一些宏观经济问题促使匈牙利政府在2006年7月采取了调整计划。本文的第一部分分析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和调整措施的预期经济与社会效果。政府准备接受改革的政治代价,特别是必不可少的改革措施降低政府赢得政治选举的可能性,这显示了政府的承诺和决心。本文的第二部分讨论需要立即采取的措施及长期效果和深层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名勇
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的是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为中部凸起,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均低于中部,并且东南部低于西北部,突出表现为东南部塌陷。政府应高度重视贵州区域的非均衡增长现象,避免其东部变成中国的"贵州",应对东南部特色经济带给予更多关注,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时,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东南部特色经济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晓文
非均衡部门增长的成因及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田晓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国立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与市场体制全方位“挂钩”的战略转折中,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部门间的非均衡增长也在加剧,而最引人注目的非均衡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名勇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凤升 赵俊平 魏景柱
本文根据1978-2005年我国历年居民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产业选择 非均衡 增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大楷 曾鹏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投资布局中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增长状态,其中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单纯数量因素的作用则呈不断弱化的趋势,因此应采取以消除投资效率差异为核心的区域政策取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俊平 李凤升
为探讨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78-2006年我国历年农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每增加1%,将促进经济增长2.1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农业生产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如果本期的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8%得以纠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经济增长对农业生产具有长期促进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农业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碧霞,黄东兵
在GNP增长的综合目标中,均衡增长应该是最基础性的目标了,实践表明,没有均衡增长,若想保持GNP协调、持久、高速和高效增长,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GNP动态分析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分析GNP增长的均衡性,为国家调控GNP步入均衡高效增长的轨道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拟就此目的探索测量和控制GNP均衡增长的方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夏艳清 王维国
本文以Solow增长模型为基础,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环境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建立了环境Solow模型。它首先分析了资本均衡点和环境资源均衡点的存在性,而后应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相位图分析方法对密集形式模型中的资本存量变化率和环境资本存量变化率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得到在模型设定的条件下,经济达到均衡增长路径的条件。本文同时分析了模型中的参数对过渡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理论派的增长理论。第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要素投入非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论述了要素投入非均衡性是产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调控不平衡宏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治理要素投入的非均衡,才是治本;第三,建立了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型;第四,证明了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而且也包括了结构主义的增长方程,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搞得更火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出现四个年头的二位数高速增长,1992和1993两年均以13%的高增长率发展,1994年的增长率也高达12%,据有关统计部门报道,199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二位数上。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可喜的,但也有不乐观的地方。17年来,尽管我国排除了象以往一些人为所造的经济大波动(如1958—1962年,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但是经济还是在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增长着。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存在着“瓶颈”制约,资源未达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凌江怀 李成 李熙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经济区域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财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79,长期弹性为0.327;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冲击的响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长期看,这种冲击处于上升的趋势并最后趋于平稳。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内生集约增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财政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戴磊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全年增长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化事实,全球范围内金融货币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大宗商品的重新定义等,决定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再均衡的必然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过程应该更集中在机制、体制和供给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的深度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路。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政策正常化 后危机时代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