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1)
- 2023(7427)
- 2022(6360)
- 2021(5818)
- 2020(4901)
- 2019(11461)
- 2018(11324)
- 2017(22395)
- 2016(12250)
- 2015(14139)
- 2014(14354)
- 2013(14541)
- 2012(13677)
- 2011(12351)
- 2010(12535)
- 2009(11599)
- 2008(11751)
- 2007(10742)
- 2006(9143)
- 2005(8131)
- 学科
- 济(51428)
- 经济(51382)
- 业(33447)
- 管理(32402)
- 方法(24938)
- 企(23183)
- 企业(23183)
- 数学(22350)
- 数学方法(22149)
- 农(16081)
- 中国(14117)
- 财(13304)
- 贸(10973)
- 贸易(10970)
- 地方(10867)
- 业经(10709)
- 学(10706)
- 易(10661)
- 制(10488)
- 农业(10484)
- 服务(7940)
- 工作(7897)
- 银(7882)
- 银行(7861)
- 和(7789)
- 行(7479)
- 理论(7309)
- 融(7282)
- 金融(7279)
- 务(7032)
- 机构
- 大学(179373)
- 学院(178679)
- 济(73229)
- 经济(71455)
- 管理(68583)
- 研究(59562)
- 理学(58697)
- 理学院(58046)
- 管理学(57108)
- 管理学院(56750)
- 中国(44590)
- 京(37740)
- 科学(36933)
- 财(33859)
- 农(31966)
- 所(30636)
- 中心(28355)
- 江(27867)
- 研究所(27773)
- 业大(27296)
- 财经(26527)
- 农业(25251)
- 范(24052)
- 经(23913)
- 师范(23831)
- 北京(23817)
- 经济学(22657)
- 州(22207)
- 院(21167)
- 经济学院(20680)
- 基金
- 项目(117895)
- 科学(91311)
- 研究(88323)
- 基金(83175)
- 家(71981)
- 国家(71364)
- 科学基金(59923)
- 社会(54996)
- 社会科(51929)
- 社会科学(51908)
- 省(46826)
- 基金项目(44152)
- 教育(40447)
- 划(39336)
- 编号(38309)
- 自然(36905)
- 自然科(35989)
- 自然科学(35977)
- 自然科学基金(35327)
- 资助(33542)
- 成果(32186)
- 重点(26661)
- 发(26638)
- 部(26135)
- 课题(25532)
- 创(24317)
- 项目编号(23383)
- 创新(22716)
- 科研(22558)
- 国家社会(22304)
共检索到264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生瑛
公共服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政府应从制度上规范和保证这种权利的实现。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措施,是逐步实现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路径选择。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阳荷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重要举措。宜居性作为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概括,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地区的宜居性水平,既影响到这个地区居民的福利,也影响到这个地区居民的构成;而居民构成反过来对当地宜居性水平又会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基于结构性均衡理论模型,区分了高低技能劳动力对当地收入、支出和宜居性水平的不同偏好,结果表明,高技能劳动力对宜居性水平变动的敏感性高于低技能劳动力;同一地区宜居性水平的供给并不能被所有居民均等地享有,低技能劳动力对收入、支出等因素的变动影响更加敏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不但要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学丽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可分为两种: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就是为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从范围、标准及其均等化方面分析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内涵 实现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石绍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其与公平理念密不可分,但不等于平均化,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可以有收入路径、支出路径和政治路径三种路径供选择。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春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而分配正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结构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分配不均问题。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财权和事权,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参与和执行机制,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效率和公平。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分配正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教科书上的概念变为当前我国广为流行的一个政策用语,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明晰化、具体化和政策化。任何先进的理念,只有变成了具体的政策,才能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去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意味着我国的三个"基本取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关键词:
明晰化 政策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小琴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强大的文化实力既体现在流传百世的精品力作上,也体现在大众文明素质的提高上。公共文化服务是提高大众文明素质,培育与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支撑。在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背景下,如何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国正在探索自己的道路。1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序 方茜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保障、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环保生态、科学技术和公共安全五个方面均等化程度较低;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础医疗和公共文化三个方面均等化程度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公共文化、环保生态和公共安全方面,11个民族地区内部的均等化程度低于全国均等化水平,需要在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给予特别的关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才武 张伟锋
基于区域均等和结果均等的视角,根据地区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兼具专家打分法、综合指数法、基尼系数法的量化评估模型对2011-2016年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已达失衡状态,并且2011-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公共文化资源已呈现出东部最优、西部次之、中部"塌陷"态势;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区域分化严重以及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区域分化不断加剧是制约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的主因。最后,对实证模型的优势及不足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通过构建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1—2015年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分析了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逐年增长态势,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保障、公共文化事业五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程度较大,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为均等化程度下降最大的项目,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这两项公共服务处于低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属于较高水平的均等化状况。甘肃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各市(州)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与全国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甘肃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孔凡文 张小飞 刘娇
本文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教育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1个具体指标的全国各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法对全国各地区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不均等的,其中目前最需要加强的依次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本公共教育和乡村医疗卫生发展。我国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叶
文章采用2012年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16项二级指标数据作为分析依据,结合不同地区人均GDP水平,对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从大区域角度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平高,即人均GDP越高,该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则越高,符合人们正常的推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天伟 孙丽华 张剑娜
本文采用更易操作的综合指数法,立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内涵,建立简单可行的指标体系,系统、全面测度评价2003~2012年我国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测度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之间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基础教育服务相比,各地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较低。论文指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力发展财源经济,注重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以及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引入市场与社会机制将有助于整体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