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1)
- 2023(8174)
- 2022(6818)
- 2021(6323)
- 2020(4798)
- 2019(10649)
- 2018(10311)
- 2017(19549)
- 2016(10034)
- 2015(10660)
- 2014(9869)
- 2013(9267)
- 2012(8135)
- 2011(7248)
- 2010(7273)
- 2009(6816)
- 2008(6286)
- 2007(5192)
- 2006(4568)
- 2005(3832)
- 学科
- 济(39047)
- 经济(38997)
- 管理(27247)
- 业(22731)
- 企(19289)
- 企业(19289)
- 中国(14218)
- 方法(13852)
- 数学(10676)
- 数学方法(10529)
- 业经(9729)
- 农(9632)
- 地方(9556)
- 理论(8888)
- 财(8616)
- 学(8496)
- 环境(7167)
- 贸(6768)
- 贸易(6765)
- 城市(6732)
- 农业(6552)
- 易(6452)
- 和(6119)
- 制(6057)
- 发(5963)
- 划(5487)
- 融(5355)
- 金融(5353)
- 银(5311)
- 银行(5310)
- 机构
- 学院(135088)
- 大学(133667)
- 济(53123)
- 经济(51825)
- 管理(51067)
- 理学(44695)
- 理学院(44083)
- 管理学(43276)
- 研究(43048)
- 管理学院(43016)
- 中国(30670)
- 京(27573)
- 科学(25860)
- 财(24340)
- 范(21200)
- 师范(21093)
- 财经(20120)
- 中心(19444)
- 所(19194)
- 江(18634)
- 经(18366)
- 研究所(17480)
- 师范大学(17278)
- 经济学(17221)
- 院(16596)
- 业大(16470)
- 北京(16414)
- 州(15702)
- 经济学院(15474)
- 财经大学(15191)
- 基金
- 项目(95308)
- 科学(77620)
- 研究(71878)
- 基金(70773)
- 家(60812)
- 国家(60348)
- 科学基金(53705)
- 社会(48615)
- 社会科(46106)
- 社会科学(46097)
- 基金项目(38218)
- 省(36758)
- 自然(33466)
- 教育(32996)
- 自然科(32754)
- 自然科学(32748)
- 自然科学基金(32102)
- 划(31164)
- 编号(29630)
- 资助(26024)
- 成果(22872)
- 重点(21298)
- 发(20931)
- 国家社会(20578)
- 创(20294)
- 部(20284)
- 课题(19911)
- 创新(18826)
- 人文(18298)
- 教育部(18185)
共检索到187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璞妮 杨红岗 淳姣
城市阅读空间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全民阅读的宏观战略与个人阅读行为的微观实践。文章以成都10个代表性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从高频词分析、情感倾向等方面对公众评论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现场调研,基于场景理论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维度探究阅读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了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为城市阅读空间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汤诚 刘晓霞 王春迎
[目的/意义]为理解、阐释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增加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析新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关联及该理论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适用性。[结论/发现]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在城市发展、维度分析、设施组合和文化数据库等方面具有耦合性,书店、咖啡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旅游景点等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不同组合体现出场景理论中的不同维度。在该理论观照下,城市管理者应从满足人的文化价值需求出发,注重融合性、审美性、便利性、舒适性、地方性和互动性原则,像设置戏剧场景一般来规划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创新/价值]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更为强调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与关联,为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枝
作为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非正式学习占据着人一生中的绝对时间。本文基于非正式学习模式之一的场馆学习理论,对兼具图书馆功能和商业生活场景的社区书屋所营造的公共阅读空间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特点和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了挖掘,以期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多方资源供给载体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图书馆空间研究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各地新建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公共阅读空间也迫切需要空间设计与空间布局的理论指导。本文借助空间社会学、都市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公共阅读空间怎样协调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怎样使公共阅读空间变为社区的有机体而非空泛、浮华的社会形象,如何避免公共阅读空间的"非地方"性倾向而增加"地方"元素,如何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实现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功效最大化等。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公共阅读空间自身的基础理论,也可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者提供思想参考。参考文献23。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谈佳洁
"场景"是近年来在城市消费空间差异化发展趋势下出现的新概念。作为城市消费空间代表的购物中心,其场景化发展已经进入稳步推进期,但学界对"场景"仍未形成较为明确和公认的概念界定。为建立场景概念,基于扎根理论,从大量消费者对城市消费空间的评论中提炼和概括了当前阶段消费者对城市消费空间场景的认知,探讨了场景的类型、特征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分析了消费者层面上的场景概念,以期为城市消费空间研究中场景概念的界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消费空间 场景 购物中心 扎根理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炜
跨界重构是文旅融合背景下阅读空间创新与业态升级的重要路径。上海阅读与演艺的跨界融合已探索出“书店+演艺”“图书馆+演艺”“文化馆阅读空间+演艺”“历史街区阅读空间+演艺”等4类空间模式。文章借鉴共生理论框架分析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阅读+演艺”空间是在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协同驱动下,由阅读单元、演艺单元、消费单元的多元主体,基于物理嵌合、社会衔接、场景耦合三位一体的共生介质进行能量交互,并通过经济互利、偏利寄生、培育服务、社会互惠等行为模式与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等结构模式实现空间共生的产物;初步显现出对宏观城市更新、中观文化生态优化、微观文化生产模式转型等的价值意义;下一阶段可通过政策工具引导、共生单元拓展、共生网络构建等措施推动“阅读+”空间的系统营造。
关键词:
“阅读+演艺”空间 跨界重构 共生机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贝妮 王露雅
文章旨在探究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分析乡村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根据场景理论形成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分析框架,以20个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获取我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条件变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原真性、表现性和认同性三个维度中多个条件变量的组合作用。其次,共有10条提升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效果的路径,可归纳为三种模式:读者需求满足型、在地文化挖掘型和政社合作扶持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闫静
阅读空间是旅游城市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顾客感知构建了对旅游城市阅读空间“旅游功能”和“阅读功能”的评价维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阅读+”和“旅游+”为目标,从选址与主题定位、场景营造与沉浸式体验、文化挖掘与产品提供、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优化发展的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沉
作为国民阅读的新宠,微阅读的工具价值和"装置范式"功能目前尚未得到善用。充分发挥微阅读的潜在功能和正向价值,促进阅读推广创新,是阅读推广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交叉学科的视角、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微阅读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入分析了微阅读的工具属性、文化属性和价值属性及其关系;其次考察了利用微阅读形式进行阅读推广的有利和不利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既要正确认知微阅读,又要以阅读推广的视角建构微阅读,方能充分发挥微阅读的正向价值和潜在功能,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此研究可应用于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刘艳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的具体实践,分析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现实意义、建设主体和发展特点,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优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借鉴;并从供给侧改革加减乘除四则混算法则的视角,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出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夏立新 郑路 代沁泉 毕崇武
【目的/意义】针对全民阅读推广中信息资源过载,读者需求不易获取、个性化服务不理想以及服务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在记录个人阅读轨迹、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及全民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借助移动App服务实现资源、读者、服务的三方互联的共享空间,改善阅读氛围,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方法/过程】借助共享空间理论,分析其与全民阅读推广结合的可行性,构建个人阅读空间模型,并以该模型为指导,开发了个人阅读空间移动App。【结果/结论】个人阅读空间增加了全民阅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构建个人知识库与个性化服务的功能,弥补了全民阅读推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共享空间 个人阅读 移动应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家莲
文章将场景理论纳入主题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在梳理主题图书馆服务场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主题图书馆阅读场景构建的现实审视,从空间服务场景、技术服务场景以及资源服务场景出发,提出主题图书馆阅读推广多维场景构建,并给出主题图书馆场景化阅读推广路径以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
主题图书馆 场景化 阅读推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婷
<正>书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服务创新实践作者:郭静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5847448出版时间:2022年7月定价:46元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学科专业建设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双重责任,在图书阅读推广和信息服务创新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勇挑大旗,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创新的排头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沉 张家武 黄仲山
[目的 /意义]研究新媒体阅读生态系统及其重构路径,丰富新媒体阅读理论,为改善阅读环境、促进全民阅读提供思路。[方法 /过程]借鉴信息生态学理论和布迪厄社会学"场域"理论,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对新媒体阅读生态系统的内涵、现状及其演化路径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阅读生态建构路径。[结果/结论]新媒体阅读生态系统存在着系统结构比例失衡、信息供求关系失调、能量流转效率低下等问题;新媒体阅读生态建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和""活""新""真"的标准,从系统内部调节、信息技术及信息环境改善、阅读者态度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芳露 张彩霞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和认知之间的桥梁。本文基于认知隐喻的分析基础上,就阅读中隐喻的特点和作用及隐喻能力和阅读理解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倡把认知隐喻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在阅读中鼓励学生运用隐喻思维,以提升其隐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质量。
关键词:
认知 隐喻理论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