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
2023(593)
2022(513)
2021(394)
2020(276)
2019(622)
2018(570)
2017(1094)
2016(569)
2015(563)
2014(572)
2013(547)
2012(476)
2011(419)
2010(433)
2009(357)
2008(319)
2007(266)
2006(206)
2005(193)
作者
(1529)
(1345)
(1305)
(1234)
(916)
(654)
(594)
(487)
(473)
(457)
(456)
(447)
(419)
(386)
(381)
(364)
(360)
(359)
(349)
(341)
(312)
(302)
(300)
(280)
(271)
(260)
(260)
(256)
(252)
(250)
学科
(3045)
经济(3045)
地方(1668)
管理(1168)
中国(1138)
地方经济(944)
城市(899)
方法(770)
数学(736)
数学方法(735)
城市经济(693)
环境(619)
(553)
方城(446)
(424)
工作(406)
(399)
业经(354)
区域(354)
(354)
(349)
(343)
资源(340)
国家(334)
(307)
理论(303)
(297)
经济学(290)
产业(287)
规划(280)
机构
大学(8090)
学院(7972)
(2991)
管理(2904)
研究(2879)
经济(2869)
理学(2580)
理学院(2517)
管理学(2475)
管理学院(2456)
科学(1964)
中国(1803)
(1796)
(1512)
师范(1505)
师范大学(1305)
中心(1262)
(1225)
(1216)
(1204)
城市(1186)
(1135)
研究所(1104)
经济学(1040)
财经(1011)
业大(1005)
环境(993)
北京(979)
(972)
研究院(963)
基金
项目(6398)
科学(5364)
基金(5027)
(4399)
研究(4387)
国家(4370)
科学基金(3985)
社会(3248)
社会科(3097)
社会科学(3096)
基金项目(2919)
自然(2579)
自然科(2527)
自然科学(2527)
自然科学基金(2464)
(2454)
(2148)
教育(1708)
编号(1600)
资助(1570)
(1524)
国家社会(1477)
重点(1452)
(1255)
发展(1234)
(1230)
(1226)
创新(1209)
科研(1153)
规划(1146)
期刊
(3323)
经济(3323)
研究(2660)
城市(1388)
科学(1094)
(966)
学报(906)
地理(844)
中国(833)
图书(718)
(708)
资源(668)
管理(660)
大学(658)
问题(654)
发展(649)
(649)
现代(646)
经济地理(629)
学学(622)
书馆(580)
图书馆(580)
(529)
经济研究(477)
业经(448)
财经(448)
(415)
(395)
科技(392)
农业(375)
共检索到1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汤诚  刘晓霞  王春迎  
[目的/意义]为理解、阐释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增加新的理论视角。[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析新芝加哥城市学派的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关联及该理论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适用性。[结论/发现]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在城市发展、维度分析、设施组合和文化数据库等方面具有耦合性,书店、咖啡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旅游景点等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不同组合体现出场景理论中的不同维度。在该理论观照下,城市管理者应从满足人的文化价值需求出发,注重融合性、审美性、便利性、舒适性、地方性和互动性原则,像设置戏剧场景一般来规划和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创新/价值]新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更为强调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与关联,为营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璞妮  杨红岗  淳姣  
城市阅读空间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全民阅读的宏观战略与个人阅读行为的微观实践。文章以成都10个代表性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从高频词分析、情感倾向等方面对公众评论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现场调研,基于场景理论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维度探究阅读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了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为城市阅读空间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贝妮   王露雅  
文章旨在探究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分析乡村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根据场景理论形成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分析框架,以20个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获取我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条件变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原真性、表现性和认同性三个维度中多个条件变量的组合作用。其次,共有10条提升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效果的路径,可归纳为三种模式:读者需求满足型、在地文化挖掘型和政社合作扶持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图书馆空间研究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各地新建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公共阅读空间也迫切需要空间设计与空间布局的理论指导。本文借助空间社会学、都市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公共阅读空间怎样协调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怎样使公共阅读空间变为社区的有机体而非空泛、浮华的社会形象,如何避免公共阅读空间的"非地方"性倾向而增加"地方"元素,如何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实现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功效最大化等。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公共阅读空间自身的基础理论,也可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者提供思想参考。参考文献23。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枝  
作为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非正式学习占据着人一生中的绝对时间。本文基于非正式学习模式之一的场馆学习理论,对兼具图书馆功能和商业生活场景的社区书屋所营造的公共阅读空间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特点和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了挖掘,以期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多方资源供给载体提供支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炜  
跨界重构是文旅融合背景下阅读空间创新与业态升级的重要路径。上海阅读与演艺的跨界融合已探索出“书店+演艺”“图书馆+演艺”“文化馆阅读空间+演艺”“历史街区阅读空间+演艺”等4类空间模式。文章借鉴共生理论框架分析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阅读+演艺”空间是在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协同驱动下,由阅读单元、演艺单元、消费单元的多元主体,基于物理嵌合、社会衔接、场景耦合三位一体的共生介质进行能量交互,并通过经济互利、偏利寄生、培育服务、社会互惠等行为模式与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等结构模式实现空间共生的产物;初步显现出对宏观城市更新、中观文化生态优化、微观文化生产模式转型等的价值意义;下一阶段可通过政策工具引导、共生单元拓展、共生网络构建等措施推动“阅读+”空间的系统营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璞妮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链和价值链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对构建文旅新空间、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生产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空间辩证的理论范式,为公共阅读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维度,透过公共阅读空间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其空间生产的逻辑,并提出探索多元空间表达、构建多重话语体系、促进多维价值阐释等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闫静  
阅读空间是旅游城市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顾客感知构建了对旅游城市阅读空间“旅游功能”和“阅读功能”的评价维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阅读+”和“旅游+”为目标,从选址与主题定位、场景营造与沉浸式体验、文化挖掘与产品提供、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优化发展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鸥  柳英  
代际阅读为公共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服务注入新的活力,是促进代际融合、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发挥图书馆作为互动空间的资源与服务优势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场域理论为视角,从代际阅读的概念内涵及其本质、图书馆互动空间演化机理以及资源要素和服务体系构成等维度搭建了理论分析框架。以欧美国家经典代际阅读推广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代际阅读、塑造场域空间为对象,提出图书馆要树立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的新理念,构建全民参与的协同服务机制,加强资源和空间建设,依托智慧化为代际阅读空间塑造提供支持,策划开展多元主题的服务项目,健全法律和组织保障机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夏立新  郑路  代沁泉  毕崇武  
【目的/意义】针对全民阅读推广中信息资源过载,读者需求不易获取、个性化服务不理想以及服务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在记录个人阅读轨迹、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及全民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借助移动App服务实现资源、读者、服务的三方互联的共享空间,改善阅读氛围,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方法/过程】借助共享空间理论,分析其与全民阅读推广结合的可行性,构建个人阅读空间模型,并以该模型为指导,开发了个人阅读空间移动App。【结果/结论】个人阅读空间增加了全民阅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构建个人知识库与个性化服务的功能,弥补了全民阅读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雅麟  
当前国家大力推广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场所,更应开展符合碎片化信息时代阅读特征的阅读活动。首先,文章提出了沉浸式阅读的概念,以沉浸式阅读类综艺节目作为分析对象,分析节目的影响效果,为创新公共图书馆沉浸式阅读推广形式提供经验;其次,文章研究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理念的变革和新技术对阅读推广趋势的影响效果,并在沉浸式阅读视域下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最后,文章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了公共图书馆沉浸式阅读活动的影响效果,得出沉浸式阅读可以提高参与者的阅读积极性的结论,由此验证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的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捷  蒲泓宇  葛岩  李琳娜  
[目的/意义]人脑中存储知识的认知结构称作图式,阅读过程实质上是对脑中图式结构的调用和更新。深阅读能够促进图式不断更新,是知识吸收重要途径,在"浅阅读时代"更需要促进深阅读推动知识吸收。[方法/过程]基于图式理论阐释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发生机理,解释深阅读与知识吸收的关系,从信息组织层面,从信息有序化和优质化两方面探讨面向深阅读的知识吸收促进策略。[结果/结论]深阅读过程完整表达图式链,是知识吸收的重要途径,构建合理有效的知识组织架构并优化知识表征对促进深阅读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知识吸收。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吴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贵  
论述“阅读”、“阅读习惯”等理论研究的缺失。分析当前社会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提出阅读研究要注重实际,国家应将阅读作为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加强图书馆读者工作,完善阅读环境,在社会开展阅读活动,养成阅读习惯与提高阅读修养,着重“从娃娃抓起”等有关营造阅读社会的十个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范蕴玉  张宇  
[目的 /意义]分析多重因素影响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效益的复杂因果机制,为提升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效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根据共同生产理论构建影响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效益的分析框架,以我国31个公共阅读空间为例,运用fsQCA软件获取公共阅读空间有效运行的条件组合路径。[结果 /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公共阅读空间有效运行是多条件协同作用的结果,存在5条组合路径,且能被进一步归纳为公共阅读空间有效运行的3种驱动模式,即常规生产者主导下宣传驱动模式、常规生产者主导下资源驱动模式和常规生产者与消费生产者合作供给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