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3)
2023(6174)
2022(4581)
2021(4211)
2020(3330)
2019(7237)
2018(7392)
2017(13611)
2016(7263)
2015(8042)
2014(7917)
2013(7325)
2012(6598)
2011(6134)
2010(5911)
2009(5372)
2008(5021)
2007(4581)
2006(4366)
2005(4275)
作者
(19745)
(16579)
(16302)
(15863)
(10517)
(7726)
(7617)
(6449)
(6224)
(5950)
(5671)
(5568)
(5225)
(5140)
(5019)
(4999)
(4998)
(4833)
(4795)
(4701)
(4243)
(3976)
(3946)
(3892)
(3775)
(3761)
(3647)
(3459)
(3286)
(3258)
学科
(23874)
经济(23851)
管理(17227)
(16824)
(12328)
中国(11055)
(10717)
企业(10717)
图书(10411)
书馆(9908)
图书馆(9908)
农业(8964)
工作(8238)
业经(8026)
(7116)
方法(6272)
地方(6111)
(5813)
(5063)
(5044)
(5006)
数学(4993)
数学方法(4902)
发展(4880)
(4872)
产业(4536)
理论(4370)
(4308)
读者(4271)
信息(4153)
机构
大学(99778)
学院(95147)
管理(36993)
(34922)
经济(34087)
研究(32849)
理学(30958)
理学院(30607)
管理学(29987)
管理学院(29777)
中国(24562)
(21385)
图书(21203)
书馆(20647)
图书馆(20645)
科学(20424)
(18137)
(16231)
师范(16106)
(15937)
(15642)
中心(15348)
业大(15194)
(14992)
研究所(14292)
农业(13775)
(13517)
北京(13061)
师范大学(12697)
财经(12012)
基金
项目(64709)
研究(50864)
科学(50796)
基金(46024)
(39865)
国家(39520)
科学基金(34013)
社会(32117)
社会科(30370)
社会科学(30364)
(24734)
编号(24495)
基金项目(24354)
教育(22046)
成果(21330)
(20428)
自然(19950)
自然科(19525)
自然科学(19521)
自然科学基金(19166)
资助(16356)
项目编号(15525)
(14633)
(14295)
课题(13995)
国家社会(13941)
重点(13879)
(13114)
(12938)
(12540)
期刊
(40016)
经济(40016)
图书(29253)
研究(26940)
书馆(23289)
图书馆(23289)
中国(20718)
学报(17920)
(17639)
大学(13642)
科学(13359)
教育(13030)
农业(11970)
管理(11224)
学学(10393)
(10295)
情报(9147)
(8333)
论坛(8333)
(8312)
金融(8312)
业经(8000)
技术(7611)
经济研究(6238)
(6133)
问题(5516)
财经(5328)
(5078)
图书馆学(4947)
理论(4693)
共检索到156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冬梅  
[目的/意义]探求开放数字科研环境下学术图书馆科研服务创新和价值重塑的应对之策。[方法/过程]引入场景和场景化思维,以开放数字环境下科研用户科研活动场景和科研信息需求为框架和主线,以发掘、适应、匹配和融入科研新场景为目标,以“连接”为核心,通过重构虚实空间,建立学术图书馆与科研用户的连接,达到科研服务创新拓展的目的。[结果/结论]场景化思维是一种有效解决学术图书馆面向科研创新服务困境的思维方式。学术图书馆与科研用户的连接重构应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发掘实体空间的场所价值——拓展空间与人、服务与人的连接广度;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包冬梅  
从科研用户的科研信息行为与需求入手,分析学科领域差异,提出面向科研用户的研究图书馆虚实空间的功能定位及重构原则,并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方面详细阐述研究图书馆如何进行重构、创建科研环境,意在改变研究图书馆一直以来"研究信息就是文献信息"、"研究服务就是文献服务"的刻板狭隘理解和游离于研究活动之外的尴尬现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戴咏梅  
互联网信息渠道可划分为四类,即个人信息查询渠道、详细信息浏览渠道、推送信息接收渠道和在线沟通渠道。2014年南京大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高校用户对这四类信息渠道的使用偏好。数据显示,用户在使用不同功能时对渠道选择的偏好存在差异。图书馆服务与互联网公众服务相比关注度不低(41.60%),经常访问实体图书馆的用户比例为78.17%,高于访问网络图书馆的比例(61.69%)。83.37%的本科生经常造访实体图书馆,83.73%的博士经常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用户越年轻则越关注新媒体,用户学历越高则越偏爱官方网站和邮件渠道。图书馆应借鉴互联网渠道建设经验,将用户的精细化需求与相应信息渠道有机联系起来,才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欣  张冬梅  闫凤云  田文英  
[目的/意义]为准确发现科研用户需求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实现图书馆科研服务的个性化定制与推送。[方法/过程]通过科研用户小数据与图书馆个性化推送服务契合性分析,利用科研用户小数据决策支持层和图书馆个性化科研服务推送层构建基于科研用户小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科研服务模式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科研用户小数据能够准确体现科研需求和行为特征,为图书馆个性化科研服务决策制定和模式构建提供支撑作用。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建林  
传统的图书馆受到服务时间、人力资源、服务成本的限制,不能开展泛在化服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成熟是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的前提。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建设不仅是开设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化图书馆,还要以用户为中心重新整合服务理念,建立泛在化服务平台,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泛在化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泽   邵波  
元宇宙空间需要海量内容进行填充,作为元宇宙场景下重要的内容生产方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AIGC)能够推动图书馆的转型与变革,在图书馆用户服务方面的应用具有无限可能。在元宇宙视域下,从AIGC在图书馆用户服务智慧化转型中的作用、元宇宙带来的挑战以及用户对新技术的期待三个方面论证了AIGC赋能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AIGC赋能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潜在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咨询、知识保存与发现、智能翻译与个性化推荐。为推动AIGC的应用实践,图书馆需促进数据、算法、算力融合发展,加强人机协同发展并重视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与落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晓英  
分析了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条件及关系 ,讨论了图书馆如何与用户双向互动达成双赢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春华  
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是从传统Web技术演化而来的新技术,它可以解决传统Web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采用RIA技术,以多种方式漫游图书馆场景,采用富媒体对场景中的各功能区充分展示,实现三维场景图书馆服务系统。该系统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范围都更加多样化,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美怡  
本文以图书馆2.0给原有用户支持体系带来的挑战为背景,即用户构成更加虚拟,用户技术障碍更加严重、用户参与度更高等,运用问卷和访谈的调研方法具体分析南开大学图书馆的用户需求,最终从内容、形式和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南开大学图书馆用户支持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迪  周力虹  
[目的 /意义]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与责任。为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完善数字学术服务体系,本文从用户需求角度入手,聚焦不同学科属性与科研身份的用户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的需求差异。[方法 /过程]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通过主题分析构建包含五个科研阶段15项内容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框架。基于该框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KANO模型法,从兴奋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基本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逆向需求这5种类型,分析比较不同科研身份与学科属性的用户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存在的需求差异。[结果 /结论 ]不同科研身份与学科属性的用户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存在显著需求差异。兴奋型与期望型需求集中于科研项目实施和成果出版阶段。科研选题构思阶段的服务多为基本型需求,数字学术服务中暂不存在逆向需求。未来,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提供覆盖科研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数字学术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科研身份与学科属性用户在科学研究不同阶段的数字学术服务需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姗姗  徐坤  毕强  
[目的/意义]科研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增值性,并需要对科研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以便复用。探索有效管理科研数据的方法,特别是对普通高校的科研数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方法,以高校科研人员作为对象,通过访谈,分析数据并进行编码,最后形成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架构。[结果/结论]高校科研数据需要管理,应以科研数据为中心,做好科研数据的创建、组织、利用等工作,同时兼顾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素坤  闫江  董政娥  陈惠兰  
从服务创新理论出发,探讨用户参与的学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选择,研究用户在创新过程中的参与方式、参与程度和多重角色,指出要在图书馆服务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用户参与的作用,可从打通用户参与创新渠道,把握领先用户,积极对待用户投诉,帮助用户认识其共同创新角色,促成用户知识隐性向显性转化以及充分利用web2.0技术等方面着手,把握创新方向,提高服务创新效率。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更平   陈红艺   宁子晨   慎金花  
在数字学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满足用户即时性、个性化、精细化需求的挑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方法,梳理了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研究现状,并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网站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目前总体上处于实践探索期,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仍有待大幅提升。为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服务重塑流程,通过识别需求和动机、构建用户画像、服务设计与创新、实施与监督、馆员培训与发展五个阶段的紧密互动,洞察用户的偏好与需求,提供彰显用户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数字学术服务,进而提升用户的学习与研究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施晓华  曲建峰  宋海艳  
阐述了目前国外对学术用户使用数据的研究情况,介绍了BX学术推荐工具的主要架构和原理;最后分析了BX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和需要改进之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更平   陈红艺   宁子晨   慎金花  
在数字学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满足用户即时性、个性化、精细化需求的挑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方法,梳理了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研究现状,并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网站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目前总体上处于实践探索期,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仍有待大幅提升。为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服务重塑流程,通过识别需求和动机、构建用户画像、服务设计与创新、实施与监督、馆员培训与发展五个阶段的紧密互动,洞察用户的偏好与需求,提供彰显用户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数字学术服务,进而提升用户的学习与研究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