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
2023(23)
2022(19)
2021(14)
2020(16)
2019(35)
2018(36)
2017(71)
2016(36)
2015(31)
2014(37)
2013(34)
2012(33)
2011(29)
2010(22)
2009(19)
2008(18)
2007(12)
2006(15)
2005(15)
作者
(87)
(82)
(72)
(66)
(62)
(39)
(34)
(31)
(29)
(29)
(29)
(29)
(27)
(26)
(26)
(24)
(24)
(24)
(19)
(19)
(18)
(18)
(17)
(17)
(16)
(16)
(16)
(16)
(15)
(15)
学科
管理(132)
(126)
经济(126)
(89)
(83)
企业(83)
方法(63)
数学(48)
人事(47)
人事管理(47)
数学方法(46)
理论(31)
业经(30)
地方(30)
(29)
中国(26)
(25)
贸易(25)
(24)
(24)
(24)
供销(23)
(23)
地方经济(19)
(18)
(18)
技术(18)
经济理论(18)
关系(17)
农业(17)
机构
大学(476)
学院(467)
管理(228)
理学(221)
理学院(217)
管理学(212)
管理学院(210)
(179)
经济(177)
研究(127)
(88)
科学(80)
中国(79)
师范(77)
(77)
(75)
商学(72)
商学院(70)
财经(69)
业大(67)
师范大学(66)
(65)
(65)
工商(64)
工商管理(58)
(58)
研究所(57)
中心(56)
北京(51)
(51)
基金
项目(375)
科学(314)
基金(301)
(267)
国家(265)
科学基金(247)
研究(246)
自然(180)
社会(177)
自然科(177)
自然科学(177)
自然科学基金(172)
基金项目(171)
社会科(167)
社会科学(167)
(138)
资助(120)
教育(113)
(109)
编号(92)
大学(83)
(82)
青年(81)
人文(76)
(76)
(76)
国家社会(74)
教育部(71)
科研(68)
(67)
期刊
(195)
经济(195)
管理(115)
研究(109)
科学(74)
中国(71)
(50)
学报(46)
(42)
大学(36)
学学(35)
教育(34)
农业(33)
(33)
财经(32)
问题(30)
业经(28)
技术(26)
(26)
商业(25)
资源(25)
现代(23)
外国(21)
软科学(21)
城市(20)
世界(19)
(19)
技术经济(19)
论坛(19)
业大(18)
共检索到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向  保继刚  Wall Geoffrey  
“场所依赖”理论是解释“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这个客观现象的有效理论工具,并已成为西方休闲和游憩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在我国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讨论了场所和场所依赖的概念及其发展,介绍了西方场所依赖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的主要贡献包括:(1)首次将以游憩为角度开展研究的场所依赖理论引进我国;(2)用数学方法示意理解场所依赖的结构;(3)构建了场所依赖理论的CDEEM研究框架。文章还探讨了场所依赖理论的应用前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旭红  
从场所依赖的角度讨论了博物馆解说系统的构建。指出除了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于资源的解说来建立场所依靠之外,还要通过社会交往、文化认同等社会和心理因素建立旅游者对于博物馆的场所认同,并由此解决博物馆长期以来的冷清现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勇  田金霞  粟娟  
作为影响游后行为倾向的重要心理前因,场所依赖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游后行为倾向并非取决于某单一变量,它是场所依赖、价值感知、满意体验等多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场所依赖具有外源潜变量的基础作用,它虽然不能对游后行为倾向产生直接影响,但是通过价值感知和满意体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游后行为倾向的形成和结构;在中介变量中,满意体验起到了关键性的联结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春晖  白凯  
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的关系,并探讨场所依赖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中的实惠、喜悦、闲适、健康和逃逸5个维度对场所依赖(包括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游客忠诚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的仅有实惠和闲适两个维度;(2)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在实惠维度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闲适维度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3)场所认同在实惠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它在闲适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都是相对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朱里莹  王亚蕾  黄启堂  兰思仁  
场所依恋能够有效影响城市公园游憩者的态度、行为意向以及对环境的感知。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从环境心理学和游憩者感知的角度,以福州8个城市公园为例,测量了8个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和环境恢复性知觉,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游憩者场所依恋与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由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构成;(2)场所依赖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89);(3)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场所认同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90),场所依赖主要通过场所认同的中介作用对环境恢复性知觉产生间接影响。因而,城市公园的管理规划者应注重城市公园的服务功能,加强管理,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以提高游憩者的场所依赖,同时,也要注意地域性景观营造和文化历史传承以提高游憩者的场所认同,最终提高城市公园的恢复性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朱里莹  王亚蕾  黄启堂  兰思仁  
场所依恋能够有效影响城市公园游憩者的态度、行为意向以及对环境的感知。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从环境心理学和游憩者感知的角度,以福州8个城市公园为例,测量了8个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和环境恢复性知觉,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游憩者场所依恋与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由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两个维度构成;(2)场所依赖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89);(3)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场所认同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90),场所依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舟  荀关玉  
本研究在分析工作场所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拓展性—限制性学习框架工作场所学习的场景特征作了区分。其中,拓展性学习是组织鼓励、引导学习者不断超越现有工作范围的学习,限制性学习是组织限制学习者的学习范围以促进组织发展的学习。2011-2014年间,本研究选取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的六家制造企业,采用观察和深入访谈方法,探究新员工在公司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活动。研究的企业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公司,分属三个特点不同行业。研究发现企业存在三类拓展性学习形式,这些拓展性学习形式较好地整合了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拓展性—限制性学习框架揭示了两类不同工作场所学习模式,为我们观察和评价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邝艳湘  
相互依赖将如何影响国家间的政治关系?这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又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国内外相关研究非常丰富。通过回顾中美两国学者对于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关于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为主,依然停留于学习和模仿的初步探索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相互依赖理论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接着针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共有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2)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两个维度对环境偏好影响不显著。(3)环境偏好不仅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而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接着针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共有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2)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两个维度对环境偏好影响不显著。(3)环境偏好不仅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而且可以通过场所认同的中介作用实现。(4)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影响不显著,而场所认同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认同→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复杂影响路径。因此,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要提高人工绿地的环境恢复性知觉,就要从绿地景观的空间营造、环境偏好以及场所认同的特性出发,注重情感的注入,打造具有人情味的景观,从而使绿地景观提升绿地环境的恢复性知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游憩者“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视角,构建景观知觉、场所依恋、环境行为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四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1)自然属性感知、设施属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空间属性感知是构成景观知觉的主要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777、0.696、0.743、0.755,景观知觉对场所依恋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达74.4%;(2)景观知觉能显著影响环境行为水平,直接影响效应达39.8%,间接影响效应达44.3%,场所依恋是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3)景观知觉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30.2%的直接影响效应,并通过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的中介作用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50.9%的间接影响效应。【结论】通过结构关系模型检验分析,揭示了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健康恢复是“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系。后续可结合媒体大数据以及科学的人体健康测定器材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图1表6参3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秀芹  
讨论学校的依赖性与独立性其实质是讨论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唯本文则尝试从产权理论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实质 ,以便寻求解决学校运作的优化的外部环境 ,以实现学校的高效运作 ,实现投入教育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小章  
任何个体都无法完全凭一己之力去获得和维持正常的人生,在任何社会中,个体从根本上讲都是"依赖"的;个体如果失去所有在必要时可以依靠的保护力量,他就没有安全,而一旦他只能没有选择地单向依赖于某种特定的保护力量,他就失去了独立。马克思分析揭示了在传统上的个体对于小共同体的人身依附走向终结以后,在由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所造成的无产者对于资本和资本家的单向依赖下,工人之安全与自由的双双沦亡;现代社会政策作为来自国家的一种保护,给了个体(特别是工人阶级)一定的安全,但是,由此发展起来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体系,作为一种"保姆式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坐实了托克维尔曾经的隐忧:一个把一切社会事务统揽于一身的国家会让公民个体全面依附于自己而失去独立;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志愿结社(第三部门)成了许多人眼中治愈市场缺陷和国家(政府)弊端、兼顾个人的安全与独立的一剂"灵药",但实际上它的力量并不足以应对这种期待。现代社会政策须在确保公民个体基本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的福利和服务安排,和对多元的社会行动主体的培育与维护,促进公民个体的选择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沂  
在总结路径依赖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演化的新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路径依赖问题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从跨学科的视角来提出对策是破解路径依赖的关键所在。最后从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建立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瑄玮  席酉民  陈雪莲  
作为组织、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概念,路径依赖至今仍没有得到明确统一的界定。鉴于路径依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推进有关研究的进展,适时地对有关路径依赖的研究做一梳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助于推动对路径依赖的应用研究及更进一步的理论拓展。本文对大量文献进行了梳理,对有关路径依赖的研究进行了剖析,比较了路径依赖的不同定义,并指出在当前路径依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可能的应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