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5)
- 2023(10952)
- 2022(9452)
- 2021(8656)
- 2020(7799)
- 2019(17720)
- 2018(17438)
- 2017(34179)
- 2016(18790)
- 2015(21330)
- 2014(21683)
- 2013(21517)
- 2012(20447)
- 2011(18493)
- 2010(18756)
- 2009(17752)
- 2008(17754)
- 2007(16147)
- 2006(13858)
- 2005(12895)
- 学科
- 济(75150)
- 经济(75059)
- 业(53655)
- 管理(51756)
- 企(42109)
- 企业(42109)
- 方法(38226)
- 数学(33451)
- 数学方法(33105)
- 财(22874)
- 中国(21136)
- 农(19701)
- 学(18246)
- 制(17227)
- 贸(15872)
- 贸易(15866)
- 银(15791)
- 银行(15747)
- 易(15492)
- 融(15259)
- 金融(15257)
- 行(14933)
- 务(14743)
- 财务(14711)
- 财务管理(14663)
- 业经(14542)
- 企业财务(13970)
- 农业(12995)
- 地方(12968)
- 理论(12346)
- 机构
- 大学(279277)
- 学院(274286)
- 济(111729)
- 经济(109243)
- 管理(101460)
- 研究(97336)
- 理学(86260)
- 理学院(85252)
- 管理学(83594)
- 管理学院(83103)
- 中国(77736)
- 科学(61297)
- 京(60239)
- 财(55344)
- 农(54112)
- 所(51788)
- 研究所(46993)
- 中心(45499)
- 业大(44534)
- 财经(43371)
- 农业(43207)
- 江(42291)
- 经(39537)
- 北京(38402)
- 经济学(35075)
- 院(34660)
- 范(34659)
- 师范(34150)
- 州(33404)
- 财经大学(32607)
- 基金
- 项目(180558)
- 科学(139938)
- 基金(131661)
- 研究(125258)
- 家(117744)
- 国家(116828)
- 科学基金(97644)
- 社会(78210)
- 社会科(74067)
- 社会科学(74041)
- 省(68995)
- 基金项目(68923)
- 自然(65768)
- 自然科(64245)
- 自然科学(64215)
- 自然科学基金(63111)
- 划(59879)
- 教育(58094)
- 资助(56189)
- 编号(49087)
- 重点(41754)
- 成果(41069)
- 部(40841)
- 发(37687)
- 创(36643)
- 科研(35857)
- 计划(35026)
- 课题(34584)
- 创新(34440)
- 教育部(34293)
- 期刊
- 济(118758)
- 经济(118758)
- 研究(82128)
- 中国(55400)
- 学报(51294)
- 农(48024)
- 财(43991)
- 科学(43516)
- 大学(37901)
- 管理(35904)
- 学学(35773)
- 融(32497)
- 金融(32497)
- 农业(32270)
- 教育(25976)
- 技术(22419)
- 财经(21980)
- 经济研究(19398)
- 经(18732)
- 业(18103)
- 业经(17264)
- 问题(15960)
- 贸(15037)
- 版(14561)
- 国际(14366)
- 理论(13472)
- 技术经济(13297)
- 统计(13070)
- 业大(13012)
- 世界(12842)
共检索到416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薇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国金融监管者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场外市场的风险监管缺失和双边清算的风险处置效果是一大诱因。后危机时代场外市场的快速改革和发展对各国金融发展以及改革、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和分析了危机后场外市场集中清算的发展改革历程,并从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经典案例切入,分析了场外CCP采用中央对手清算机制防范风险的机理和优势,然后分析国际上最新的CCP清算会员违约处置案例,总结出对我国场外市场的风险监测与监管、违约处置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场外市场的发展与改革、场外CCP的风险管理和对清算会员的违约处置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政策建议,并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春兰
预期违约(Anticipatory breachof contract)亦称先期违约,是违约行为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包括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两种。作为对约定履行期限未至的合同当事人利益的保护,预期违约制度为英美法系的国家所独有,它与缔约过失责任、实际违约责任共同构成完善英美法系国家的合同责任制度。由于预期违约制度允许受害方(即非违约方)尽早采取对策,最低限度地减少其所受之损失,并迅速了结他们之间的债务或赔偿纠纷,从而能及时从原有的合同关系中解脱出来,故有利于对受害方利益的极大保护和现实的经济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应雨
在缓解农民融资难、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小额信贷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小额信贷也面临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小额信贷的信用缺失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小额信贷的管理水平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小额信贷规范制度,这些表现造成了小额信贷的高风险运营直接影响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信用问题是小额信贷机构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的寻求一种可行性机制对小额信贷模式进行规范。
关键词:
农户 违约风险 小额信贷 博弈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卞金鑫
2018年P2P平台出现了爆雷潮,大量网贷平台出现流动性危机,随之而来的P2P平台跑路、倒闭现象层出不穷,风险迅速蔓延。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意识到加强P2P监管的重要性,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规范行业发展,但从长远看,P2P行业的监管才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本文介绍了我国P2P的发展历程、风险情况,并分析英美国家对P2P监管的经验,总结出国外P2P监管经验对我国完善P2P监管体系的借鉴意义,以期对我国P2P行业风险处置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靖国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表明,以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当前,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高度关注的内容和改革的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征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加强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在此背景下,对系统性风险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优化了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模型(SCCA),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5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对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动态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201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系统性违约风险显著上升,5家联合违约的概率已逼近20%,从联合预期损失来看,其值也已处于较高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征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加强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在此背景下,对系统性风险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优化了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模型(SCCA),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5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对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动态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201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系统性违约风险显著上升,5家联合违约的概率已逼近20%,从联合预期损失来看,其值也已处于较高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强国令 王梦月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积累易发期,如何正确把握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论文从非金融企业高杠杆风险、影子银行引发不良贷款、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融资风险等角度,分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和根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立夫 陈军晖 毛德一
债券违约风险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债券违约风险的管理有着成熟的制度和经验,借鉴其经验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美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管理的方法,如分类管理、信用评级、保护性条款、破产清算等进行了归纳,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债券违约风险 保护性条款 信用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基于拓展的系统或有权益分析法研究了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风险,并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机构联合违约概率并不高,危机期间违约风险迅速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以来再度提高。各子行业违约概率走势相似,但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多元极值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估计了金融机构违约的条件期望损失,较好地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算了危机期间政府可能面临的救市成本。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期望损失较小,在可控范围内,并且系统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加强银行系统性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基于拓展的系统或有权益分析法研究了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风险,并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机构联合违约概率并不高,危机期间违约风险迅速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以来再度提高。各子行业违约概率走势相似,但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多元极值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估计了金融机构违约的条件期望损失,较好地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算了危机期间政府可能面临的救市成本。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期望损失较小,在可控范围内,并且系统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加强银行系统性风险监控仍是监管当局主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莉亚 梁琪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娅教授和南开大学科研处处长梁琪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汉
中国证监会自2015年1月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将公司债发行主体范围由仅限于境内外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扩大至所有公司制的市场主体,并建立了非公开发行制度,企业信用债市场大幅扩容,企业债也随之大规模增长。近两年,企业逐渐进入债务偿付期,年度到期债务规模逐步加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高质量发展期,阶段性的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公司信用债违约事件时有爆发。据WIND
关键词:
信用债 信用债券 违约风险 金融市场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路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微企业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微企业存在的信贷违约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本文利用从银行取得的585家小微企业信贷作为样本,从财务指标、企业概况、业主特征及贷款特征四方面入手,探究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违约率的因素,并借助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衡量小微企业贷款违约率的预测模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小微企业提出关于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邑龙 梁晓钟
本文基于2006年第4季度至加13年第1季度14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利用运用会计信息的Z分数方法和基于LMV模型的违约距离来表示银行的违约风险,研究银行违约风险与银行业风险及金融市场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违约风险既具有异质性,又具有系统性。中国银行违约风险,对银行自身经营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引发银行业的连锁反应系统性风险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有益启示。银行监管机构可以将银行业违约率的大小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一个重要预警指标。
关键词:
Z分数 违约距离 异质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