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8)
2023(9125)
2022(7681)
2021(7051)
2020(6089)
2019(13643)
2018(13330)
2017(26615)
2016(14116)
2015(16085)
2014(16088)
2013(16175)
2012(15129)
2011(13534)
2010(14119)
2009(14035)
2008(13296)
2007(12104)
2006(10977)
2005(10384)
作者
(40495)
(33365)
(33234)
(31919)
(21142)
(15814)
(15312)
(12762)
(12758)
(11998)
(11425)
(11143)
(10818)
(10666)
(10491)
(10439)
(9809)
(9753)
(9663)
(9650)
(8636)
(8189)
(8083)
(7606)
(7578)
(7519)
(7458)
(7433)
(6749)
(6554)
学科
(54563)
经济(54471)
管理(47002)
(43429)
(36592)
企业(36592)
(27561)
金融(27559)
(26105)
银行(26089)
(25249)
中国(24613)
方法(22769)
(22182)
(21334)
数学(20348)
数学方法(20147)
(15000)
(13607)
财务(13576)
财务管理(13545)
业经(13495)
(13051)
企业财务(12866)
(12034)
贸易(12018)
(11842)
(11376)
制度(11344)
中国金融(11312)
机构
大学(207036)
学院(204673)
(90471)
经济(88331)
管理(76014)
研究(68561)
理学(63843)
理学院(63202)
管理学(62260)
管理学院(61888)
中国(61402)
(49850)
(43522)
财经(38042)
科学(35673)
(34289)
(33534)
中心(33145)
(31749)
经济学(29535)
研究所(29187)
(28932)
财经大学(28307)
北京(28244)
经济学院(26676)
(25668)
业大(25547)
(24998)
(24325)
(23881)
基金
项目(123619)
科学(97072)
研究(94414)
基金(90198)
(76448)
国家(75813)
科学基金(64949)
社会(61336)
社会科(58365)
社会科学(58354)
(47379)
基金项目(46951)
教育(43798)
(39519)
自然(39032)
编号(38575)
自然科(38069)
自然科学(38058)
资助(37446)
自然科学基金(37389)
成果(33033)
(29587)
(28782)
重点(27802)
课题(27221)
(26466)
(26213)
(25627)
国家社会(25614)
教育部(25363)
期刊
(103369)
经济(103369)
研究(70688)
中国(46074)
(39966)
金融(39966)
(39892)
管理(29863)
学报(26815)
(26659)
科学(24955)
教育(22009)
大学(21847)
学学(20572)
财经(19962)
(17014)
农业(16658)
经济研究(16459)
技术(16391)
业经(15751)
问题(13750)
(12366)
理论(12093)
国际(11149)
实践(10825)
(10825)
财会(9470)
(9431)
技术经济(9397)
商业(9387)
共检索到331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课题组  陈小云  
从整体来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合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通用的,一些国际性行业组织,如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应运而生,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化协议范本,以降低场外衍生产品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其中ISDA发布的一系列标准文件范本是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佟爽  
金融衍生交易终止净额结算是一种重要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有助于提高金融资金效率、避免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被国际上ISDA主协议和我国NAFMII主协议所承认。终止净额结算的法理基础是抵销,与我国《合同法》相协调,但发生破产类违约事件时,则与我国《企业破产法》及司法解释相冲突。我国应当制定《金融衍生交易法》,明确金融衍生交易的概念、合格交易、合格主体,以确定终止净额结算的范围,确认单一协议和提前终止权的效力,具体规定终止净额结算的规则,同时防止金融衍生交易终止净额结算被滥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危机后,强化场外衍生品监管制度成为各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重点,推进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无疑是改革的基石。构建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监管制度,必须首先解决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问题,确定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制度、集中清算的主体范围以及程序来执行适格清算标准。本文总结了危机后美国、欧盟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监管制度发展及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立法实施现状,对完善中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和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鲍晓晔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场外衍生品市场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交易商的审慎监管。美国《华尔街透明度和问责法案》等法律文件确立了多层次审慎监管框架,并提出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一系列措施。而我国场外衍生品交易商监管存在着立法缺乏统一规则且立法层次较低、市场参与主体分类监管不清晰、偏重于事先市场准入和事中数量管控而限制市场创新等问题。为此,应从统一明确交易商分层监管标准、强化过程监管等方面着手,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发展交叉性综合经营业务,避免从事高风险、高杠杆的复杂衍生品交易。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陶修明  
国际掉期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组织全球范围内市场相关机构,编制了一整套交易文本架构,并持续修订,给交易活动提供了巨大方便。另外,由于衍生品的杠杆交易特性及场外交易的一对一特点,使得市场主体特别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风险的控制,由此产生了两项特色交易制度,即终止净额结算和信用支持安排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静  
净额结算是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算手段。它具有降低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为了维护衍生交易的安全,国际组织为交易方提供了许多净额结算的标准文件。在交易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终止型净额结算,它由加速到期、终止交易、轧差结算和合同更新四个步骤构成。其最基本的法律性质是当交易一方破产时,交易对方在交易项下的债权可以通过这种结算安排免受破产清算人的别择权的筛选,从而实现自动性救济。我国《破产法》对终止型净额结算在破产程序中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的态度不甚明朗,增加了交易的法律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清算机制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在致力推广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集中清算制度。基于不同的原因,美欧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清算的立法和监管制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这些制度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基于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也是美欧各国增强本国金融机构和市场吸引力的需要,更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基于长期利益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结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宏  
净额结算条款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但它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交易对手破产时各国法律体制的差异,这将影响净额结算条款的效力。尽管我国刚出台的《中国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及补充协议涉及到净额结算条款,但终止净额制度在我国《企业破产法》上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是不确定的。为此,应尽早建立健全国内金融机构破产涉及跨国金融衍生交易项下债权债务方面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地开展国际衍生品业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泳  
由金融衍生工具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路径制度分析,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玉红  霍天翔  冯宗宪  
文章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追溯,论证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是风险管理的必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新生力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