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2)
- 2023(15122)
- 2022(13064)
- 2021(12172)
- 2020(10275)
- 2019(23942)
- 2018(23684)
- 2017(46657)
- 2016(25162)
- 2015(28581)
- 2014(28806)
- 2013(28437)
- 2012(25783)
- 2011(23231)
- 2010(23446)
- 2009(21662)
- 2008(21306)
- 2007(18939)
- 2006(16490)
- 2005(14744)
- 学科
- 济(103251)
- 经济(103100)
- 管理(78821)
- 业(72776)
- 企(62077)
- 企业(62077)
- 方法(51934)
- 数学(45844)
- 数学方法(45134)
- 财(28649)
- 农(26003)
- 中国(25766)
- 制(24185)
- 业经(22509)
- 学(20334)
- 贸(18223)
- 贸易(18211)
- 务(18143)
- 地方(18128)
- 财务(18059)
- 财务管理(18017)
- 理论(17915)
- 易(17643)
- 企业财务(17126)
- 银(16971)
- 银行(16926)
- 农业(16663)
- 融(16657)
- 金融(16653)
- 技术(16048)
- 机构
- 大学(365533)
- 学院(362271)
- 管理(146594)
- 济(146289)
- 经济(142981)
- 理学(127129)
- 理学院(125810)
- 管理学(123495)
- 管理学院(122831)
- 研究(116078)
- 中国(88581)
- 京(77311)
- 财(70791)
- 科学(69484)
- 所(57190)
- 财经(56460)
- 农(54060)
- 中心(53280)
- 江(53099)
- 业大(52286)
- 研究所(51458)
- 经(51299)
- 北京(49020)
- 范(45730)
- 师范(45321)
- 经济学(44700)
- 州(42781)
- 财经大学(42186)
- 院(42150)
- 农业(42083)
- 基金
- 项目(245450)
- 科学(193977)
- 研究(180127)
- 基金(179760)
- 家(155138)
- 国家(153919)
- 科学基金(133798)
- 社会(114081)
- 社会科(108263)
- 社会科学(108235)
- 省(94957)
- 基金项目(94544)
- 自然(87328)
- 自然科(85333)
- 自然科学(85314)
- 教育(84160)
- 自然科学基金(83783)
- 划(79661)
- 资助(75935)
- 编号(73252)
- 成果(59599)
- 部(54997)
- 重点(54279)
- 创(50918)
- 课题(50457)
- 发(50412)
- 教育部(47963)
- 创新(47511)
- 制(47355)
- 大学(46862)
- 期刊
- 济(159486)
- 经济(159486)
- 研究(108373)
- 中国(70992)
- 财(54927)
- 管理(54752)
- 学报(54501)
- 科学(50452)
- 农(48333)
- 大学(42506)
- 教育(40645)
- 学学(39962)
- 融(34223)
- 金融(34223)
- 农业(33001)
- 技术(32362)
- 财经(28484)
- 业经(25168)
- 经济研究(25150)
- 经(24167)
- 问题(20195)
- 理论(18641)
- 技术经济(17756)
- 统计(17405)
- 图书(17272)
- 业(16916)
- 实践(16896)
- 践(16896)
- 科技(16606)
- 版(16161)
共检索到530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次贷危机后,为避免对手方风险,各国及地区加快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引入中央对手方进行中央清算的步伐。目前,国际上对中央清算机制的保证金模式主要有基准模式、实体隔离模式、完全法律隔离模式、有追索权的法律隔离模式、可选择模式五种。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清算应以上海清算所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在结合各品种的具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场内期货交易所的成熟经验,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以实体隔离模式为主的可供选择的保证金模式。
关键词:
场外衍生品市场 中央清算机制 保证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非中央对手 清算 保证金 场外衍生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轶鸣
2008的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双边交易和清算的巨大风险。除推行强制集中清算政策外,G20匹兹堡峰会宣言就"对未纳入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应给予更高的资本要求以增加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达成共识。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颁布并修订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我国目前尚未对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要求做出相关规定。本文对《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要求》的规定进行了分析,结合欧美各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推行非中央对手清算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非中央对手 清算 保证金 场外衍生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逐渐兴起,投资机构、交易所和证券监管部门等将面临越来越复杂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问题。目前国际上各交易所广泛使用的两大保证金系统是SPAN系统和TIMS系统。本文对这两大系统的计算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期对国内金融衍生品的保证金设计和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伟岸 魏建国
次贷危机后,OTC衍生品市场的清算方式已成为监管者视野内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央清算制度的核心运作机制,论证了其具有的有效降低OTC市场交易对手风险、改善竞争环境与操作效率、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面效应,也讨论了其实施所包含的争议问题,并结合中国OTC衍生品市场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OTC 衍生品市场 中央清算制度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清 徐东君 张译方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提高衍生品交易透明度、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成为监管共识。在国际监管改革的实践中,双边清算初始保证金要求能够有效缓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但其实施难度较高。文章深入分析初始保证金要求对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聚焦其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清算机制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在致力推广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集中清算制度。基于不同的原因,美欧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清算的立法和监管制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这些制度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基于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也是美欧各国增强本国金融机构和市场吸引力的需要,更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基于长期利益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结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危机后,强化场外衍生品监管制度成为各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重点,推进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无疑是改革的基石。构建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监管制度,必须首先解决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问题,确定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制度、集中清算的主体范围以及程序来执行适格清算标准。本文总结了危机后美国、欧盟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监管制度发展及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立法实施现状,对完善中国场外衍生品适格清算标准和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跃文 李冬新
我国场外证券衍生品市场相较于场内市场更具灵活性和专业性,可以满足深层次和多元化的财富管理与风险对冲需求,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具有产品非标化、交易透明度不足和自律监管相对宽松等特征,也可能导致证券公司及其客户承担过多风险,为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提供便利,因此需要尽快提高市场运行的规范性和监管有效性。
关键词:
风险与对策 场外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云斌
<正>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陆续推行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将场外衍生品纳入中央清算,盯市结算作为中央对手方保证金机制里的一项重要制度在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业务实践,阐述境外中央对手方对盯市结算采取的CTM和STM两类主要模式,并对比分析境内上清所中央对手方业务里盯市结算的实质,最后对盯市结算的资金性质、中央对手方的业务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东海证券课题组 王一军 丁竞渊 应晓明
因其非标准化合约和非集中交易特征,场外衍生品市场存在交易效率低下,透明度低,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管理与监管困难等诸多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思路是标准化、中心化,但这又牺牲了场外衍生品个性化、定制化特征。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在缺乏中心化可信权威的条件下建立信任机制并实现交易,可有效解决制约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包括:权威认证共识机制、智能衍生品合约、统一信用评价体系、系统风险监测模型等。经论证,应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改善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行组织,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改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加强监管穿透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斯文
金融危机用事实说明,场外衍生品的高杠杆性、低透明度、主体集中化和风险多元化等特征容易诱发并扩大系统性风险,产生严重的外部负效应;同时,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活动涉及全球各经济体,迫切要求各国加强监管合作,共同规范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行。理论分析证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要显著优于监管竞争。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国际监管合作是解决"市场全球化"与"监管地区化"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玄
摩根大通巨亏事件,将场外衍生品交易与监管问题推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央对手方机制产生及发展的回顾,说明了该机制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具有的重要意义。为防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需要借助中央对手方机制加强监管。
关键词:
摩根大通 中央对手方 场外衍生品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晴
所谓衍生性,是较基础性而言,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衍生的无限性扩张。当金融创新的链条过于冗长时,每一个节点的断裂都会成为整个系统发生瘫痪的随机概率。以本轮金融危机为例,假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最原始的基础性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派生出的次级抵押贷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张志勇
本文详细分析了场外金融衍生市场的特点,以及场外衍生品走向场内清算的两个原因:金融危机后政府监管部门意识到对场外衍生品监管的必要性;由于场内清算具有的优点使得场外衍生品也有走向场内清算的自身需求。交易所应当关注国际金融体系的这个重要变革,充分认识到场外衍生品进入场内清算的规模和速度;意识到变革将使得场内和场外交易的界限更加模糊化;积极适应这种变革以减少场外衍生品交易中面临的风险;意识到变革对于国内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场外市场 金融衍生品 场内清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