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9)
2023(11459)
2022(10108)
2021(9526)
2020(7817)
2019(17908)
2018(17672)
2017(34408)
2016(18539)
2015(20672)
2014(20737)
2013(20348)
2012(18344)
2011(16421)
2010(16108)
2009(14600)
2008(13890)
2007(11752)
2006(10170)
2005(8469)
作者
(52082)
(43161)
(42957)
(40888)
(27407)
(20686)
(19511)
(17129)
(16338)
(15105)
(15050)
(14308)
(13613)
(13404)
(13234)
(13046)
(12967)
(12889)
(12289)
(12274)
(10661)
(10329)
(10263)
(9792)
(9659)
(9494)
(9475)
(9385)
(8607)
(8530)
学科
(74959)
经济(74882)
管理(52096)
(47960)
(40003)
企业(40003)
方法(34693)
数学(29269)
数学方法(28957)
(19261)
地方(18641)
中国(17970)
业经(16827)
(16498)
(16082)
农业(13179)
理论(13109)
环境(12402)
(12323)
(12200)
贸易(12195)
(11780)
技术(11406)
(10913)
(10714)
财务(10656)
财务管理(10639)
地方经济(10382)
(10344)
企业财务(10055)
机构
学院(259007)
大学(258719)
管理(107075)
(97857)
经济(95649)
理学(93960)
理学院(92890)
管理学(91371)
管理学院(90899)
研究(83092)
中国(59480)
(54445)
科学(53896)
(42812)
(40303)
业大(38265)
(37727)
中心(37496)
研究所(37302)
(36700)
师范(36403)
财经(35670)
(35455)
北京(34140)
(32491)
(30921)
(29797)
师范大学(29747)
农业(29516)
经济学(28530)
基金
项目(187250)
科学(148023)
研究(138251)
基金(135785)
(117841)
国家(116842)
科学基金(101117)
社会(86791)
社会科(82195)
社会科学(82176)
基金项目(73698)
(73574)
自然(66077)
自然科(64477)
自然科学(64466)
自然科学基金(63282)
教育(62627)
(61738)
编号(56941)
资助(54862)
成果(44724)
重点(41539)
(40645)
(40627)
(38981)
课题(38329)
创新(36231)
科研(35637)
国家社会(35154)
项目编号(35003)
期刊
(103480)
经济(103480)
研究(71555)
中国(41350)
学报(39459)
科学(37737)
管理(36254)
(33714)
大学(29632)
(29538)
教育(28694)
学学(27850)
农业(24344)
技术(21163)
业经(18579)
(17140)
金融(17140)
经济研究(15901)
财经(15833)
图书(14206)
问题(13531)
(13401)
科技(13184)
资源(12915)
理论(12885)
实践(12103)
(12103)
商业(11781)
技术经济(11712)
(11643)
共检索到35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秋  杨振之  
旅游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资本,自然资本和文化资本是其具体形态。东道主、游客之间的交往并非单纯的个人之间的互动交往,而是由特定资本的分配情况所决定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反映,他们在惯习的引导下展开对特定利益的争夺,由此构成Bourdieu所说的"场域"。旅游场域是发生在游客惯常环境之外的,依据资本在东道主各方(包括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旅游投资者、旅游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等)以及游客中的分配情况而形成的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空间。文章从场域理论出发,揭示了旅游资源的资本属性,东道主和游客身处的位置和行动策略,解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翔  高峻  
文章从分析1978年至2010年间发表在国外英文类核心期刊上的区域旅游合作文章入手,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国内学者参考国外区域旅游合作文献的必要性,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概念、合作的经济诱因、合作动机、合作范围和合作模式,并着重介绍了公共治理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文章目的在于向国内学者介绍该如何参考国外区域旅游合作文献,吸收国外研究的精髓,以指导自身的旅游研究和实践操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卢昌崇  
作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旅游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文章从认同角度对旅游体验中的认同(成分)加以诠释,指出在旅游体验中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从外在的目的地认同,到对旅游者角色认同,再到文化认同,最后到自我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各种形态的认同,旅游体验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苏彦  
旅游影响研究作为旅游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从不同的视角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但从系统的角度和用非线性思维方式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文章分析了旅游地是具有不可预测和多稳定态特征的、符合适应性循环的社会—生态系统,并且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视角对旅游影响研究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基于恢复力的旅游影响研究的概念性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大悟  蒋一帆  
上海都市旅游的新视角王大悟,蒋一帆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NewViewPointsontheCityToursofShanghai¥WangDawu;JiangYifanAbstract:Thearticlepointsoutthattheapp...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志才  张凌媛  郑钟强  张补宏  廖梓维  
文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为例,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三元一体社会理论框架,研究并解析潮州古城旅游社区空间生产与发展的阶段。研究发现,在旅游的发展和推动下,政府与规划者等主体掌握着空间表征层面的绝对话语权;在现有的管理制度、资本运作和社会关系下,加之资金、话语力量、自身精力等匮乏资源的局限,居民在权力主体"底线及规则"下表现出与政府"一致""认同"等规训与顺应的行动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在古城旅游社区的社会关系、文化资本、日常惯习等语境下,列斐伏尔空间思想的话语内涵并非单纯从消费性、生产性主体走向他者化主体,旅游社区参与的日常生活实践超出了原有意义上的旅游空间生产逻辑,是一定意义上的批判和延伸。研究最后倡导从空间表征、日常生活实践等角度挖掘出旅游场域和生活场域的融合机制,识别出古城镇甚至旅游社区研究的更多理论线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文章提出旅游体验当中存在两大类关系:"人—物"关系和"人—人"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人—物"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大量文献,而关于"人—人"关系的研究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文章指出,旅游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是旅游体验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和问题域。在"人—人"关系研究方面,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和旅游者与旅游业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而对于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却少有见到,事实上,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质量对旅游者体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重点讨论了旅游者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秦宇  厉新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珊珊  何秀芬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诸多学术专著纷纷发表,但直接提出针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文献还较少。《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书,对于"一带一路"下的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指导性建议。该书2015年11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我国当前的旅游结构产业现状展开了研究,通过理论、政策以及实证3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探究,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一带一路"构想下我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珊珊  何秀芬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诸多学术专著纷纷发表,但直接提出针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文献还较少。《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一书,对于"一带一路"下的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指导性建议。该书2015年11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我国当前的旅游结构产业现状展开了研究,通过理论、政策以及实证3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探究,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一带一路"构想下我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俊  唐代剑  
旅游者体验及认知规律为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石,引入适合的理论对旅游者体验与其他旅游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为推动旅游学科发展的重要命题。具身理论突破了传统身心二元的理论框架局限,强调人类心智、身体及情境的不可分割性,为揭示旅游者体验的形成机制与规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日益为国际旅游学界所关注。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具身理论的哲学渊源及其理论内涵;然后对具身理论在当前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述评;文章探讨了开展旅游体验具身研究的意义,提出应用具身理论开展旅游体验研究的框架性思路,以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培育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在社会文化建设和环境的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湖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然而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大湘南"旅游圈的建立对于湖南省旅游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陈国生、陈晓亮、阳琴、尹智勇、张哲和邓泓鸿共同撰写的《"大湘南"旅游圈的构建与区域联动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研究》(黄河出版社,2015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英  谢彦君  卫银栋  
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有关旅游场的研究,已日益呈现出从早期的概念性思辨走向知识细化方向上的科学实证研究。本文也是对这一研究转向的一个回应。通过对依托于蒙古族文化的内蒙古大草原旅游情境的实证分析,本文努力拓展旅游场已有理论研究的范畴空间和理论命题,并尝试构造内蒙古草原旅游场的体验模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在已有旅游场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草原氛围场和草原行为场两个表征草原旅游场内部结构的子范畴。本文认为,只有当草原氛围场和草原行为场之间相互作用的"体验力"达成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时,旅游者在草原旅游场中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高峰体验。其次,以内蒙古草原旅游场的特质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对草原旅游体验者的旅游博客及在场体验的访谈文本做扎根理论分析,归纳出草原旅游场下氛围场与行为场的构成特质。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经营者的草原旅游场的心理预期展开调查,以内蒙古12家旅行社所推出的草原旅游产品作为分析单位,剔除雷同线路,最终甄选出18条内容丰富、介绍详尽的精品草原旅游产品线路。通过对其进行高频词统计和语义网络分析,最终归纳出作为旅游生产经营的供给者一方是如何通过媒介手段向旅游者宣传并建构其对草原旅游场的预期体验意象的。研究发现,草原旅游者的在场旅游体验与旅游供给方设计并建构出的预期体验意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明显的匹配度。从而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即内蒙古草原旅游的高满意度取决于草原旅游者的在场体验与其预期体验意象的高吻合度。最后,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草原旅游场的概念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