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3)
2023(9742)
2022(8778)
2021(8402)
2020(6899)
2019(15871)
2018(15824)
2017(30638)
2016(16826)
2015(18776)
2014(18557)
2013(18233)
2012(16534)
2011(14813)
2010(14462)
2009(13071)
2008(12522)
2007(10609)
2006(9141)
2005(7772)
作者
(48158)
(39915)
(39552)
(37650)
(25253)
(19232)
(17851)
(15793)
(15243)
(14074)
(13808)
(13239)
(12504)
(12453)
(12314)
(12125)
(11991)
(11845)
(11328)
(11243)
(10030)
(9582)
(9547)
(8949)
(8927)
(8861)
(8830)
(8738)
(7982)
(7924)
学科
(62529)
经济(62460)
管理(48917)
(44812)
(38404)
企业(38404)
方法(30978)
数学(26674)
数学方法(26383)
(16513)
(15727)
(15596)
中国(15026)
业经(14160)
地方(12815)
环境(11534)
理论(10940)
(10854)
农业(10701)
(10662)
(10639)
财务(10605)
财务管理(10587)
(10495)
贸易(10491)
(10169)
企业财务(10090)
技术(10043)
(9793)
教育(9058)
机构
大学(232793)
学院(230858)
管理(95552)
(85158)
理学(83905)
经济(83179)
理学院(83019)
管理学(81599)
管理学院(81205)
研究(75457)
中国(53323)
(49417)
科学(49351)
(38380)
(37941)
(37575)
业大(37484)
研究所(34800)
中心(33707)
(31439)
财经(31416)
北京(30932)
农业(30179)
(30176)
师范(29913)
(28669)
(27835)
(26201)
师范大学(24378)
经济学(24360)
基金
项目(168285)
科学(131414)
基金(121702)
研究(121641)
(106810)
国家(105942)
科学基金(90613)
社会(74573)
社会科(70501)
社会科学(70480)
基金项目(65785)
(65752)
自然(60795)
自然科(59314)
自然科学(59300)
自然科学基金(58199)
(55865)
教育(55094)
编号(49703)
资助(49549)
成果(39670)
重点(37520)
(36441)
(35154)
(35065)
课题(33769)
创新(32667)
科研(32558)
大学(31131)
项目编号(31039)
期刊
(88735)
经济(88735)
研究(64356)
学报(40513)
中国(38453)
科学(36081)
(34952)
管理(33314)
大学(30136)
学学(28476)
(27260)
教育(25226)
农业(25120)
技术(18843)
(15571)
金融(15571)
业经(14914)
财经(14401)
经济研究(13531)
图书(13244)
科技(12508)
理论(12454)
(12336)
(12066)
实践(11766)
(11766)
问题(11533)
(11255)
业大(11042)
技术经济(10509)
共检索到317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超  田西昭  单强  简彦涛  
为深入研究唐山市老自行车厂场区六价铬污染机理和确定治理方案,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浸泡和土柱试验,查明了六价铬在场地包气带中的污染原理和硫酸亚铁还原固定治理土壤六价铬污染的可行性与相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场地内包气带中六价铬的运移主要受吸附和解析作用的控制。使用PH值为3.0,质量浓度为2.4%的硫酸亚铁溶液作为治理药剂,可将污染场地包气带中93.24%的六价铬去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晋荣  占新华  周立祥  张胜田  林玉锁  
以江苏吴江某复合型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为材料,用盆栽黑麦草出苗率和生长一段时期的生物量作为土壤可种植性的标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污染程度场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小麦发芽指数以筛选可用于复合型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程度指示的灵敏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小麦发芽指数可以灵敏表征该复合型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的程度,且与土壤可种植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与黑麦草出苗率和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和-0.938(n=7);小麦发芽指数与出苗率和生物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和0.755(n=7);若以黑麦草发芽率大于80%,出苗率大于50%,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彦  方先芝  陈俊辉  刘鸿  包婕  柳丹  
为明确铬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前沿,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和突现探测的文献计量分析法,从发文量、参考文献和关键词3个角度分别对该领域的受关注程度、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铬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共发表论文1 972篇,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该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得出该领域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条件土壤中铬的生化反应(环境生化)、含铁物质还原(铁化合物和纳米零价铁)、有机物质还原(官能团和生物炭)、铬胁迫(抗铬细菌、植物毒性和铬胁迫)和生物修复,同时微生物修复、植物毒性和纳米零价铁也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应该受到重点关注。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土壤污染修复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键  赵涛  孙维  李旭杰  
从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两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中国、丹麦在土壤污染调查和检测方面的差异,以四川泸县某一典型区域的调查为实证,针对同一工业和农业用地,分别运用中国现行技术规范、检测工艺和丹麦技术理念与方法,进行场地土壤质量检测,并用统计方法分析中国与丹麦标准和方法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丹麦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立法历程、内容制度以及技术标准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中丹麦普遍使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作为实验室检测的有效辅助和补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茹  洪坚平  
为揭示生物炭、腐植酸对Cr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以太原市流涧村污灌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用3种施加量(0.3%,0.6%,0.9%)、不同生物炭(玉米秸秆炭MBC、稻壳炭RBC、小麦秸秆炭WBC)处理铬污染土壤,以不施生物炭腐植酸为对照,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污灌区土壤的影响,分别测定了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中铬总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显著提高重金属铬污染土壤养分含量以及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土壤蔗糖酶活性均呈现MSB(玉米秸秆炭)>WSB(小麦秸秆炭)>RSB(稻壳炭)的趋势;随着WSB、RSB、MSB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蔗糖酶、脲酶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有机质、速效钾、蔗糖酶随着施加量增加变化显著,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可能由于施加梯度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效磷含量、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RSB>MSB>WSB的趋势;随着施加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仅在RSB 0.3%处理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相同施加量下,随着施加量增加到0.9%,过氧化氢酶活性较0.3%显著降低;不同处理下土壤中铬的固定作用明显,但各生物炭以及各施加量之间铬含量无显著差异,生物炭施加量较低施加量梯度差异小,没有达到吸附固定的最低界限。因此,在接下来的试验将对施用试验效果最好的玉米秸秆炭,增加生物炭的施加量进行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可为用生物炭和腐植酸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杰  张晶  宋靖珂  夏鹏  王学江  
利用自制草木灰对单一与复合污染土壤中铜、铅和铬进行钝化处理,以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减少对草木灰投加量进行优化,化同时对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改进的BCR分级提取法研究最佳草木灰投加量下土壤中3种重金属的形态变。结果表明,草木灰对单一与复合污染土壤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和5%。草木灰在最佳比例投加后对土壤中3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可交换态含量的减少和残渣态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在单一污染土壤中,铜、铅和铬3种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分别减少41.3%、31.5%和9.3%,残渣态含量分别增加4.2、3.3和1.1倍;在复合污染土壤中,铜、钳和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修平  郭庆海  
2014年4月,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土壤污染极为严重,各类耕地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工矿区废弃地土壤污染严重超标,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16.1%,因肥料滥用、农药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耕地污染的面积为1.5万亿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国家亟待出台土壤污染治理计划。因此,被称之为"土十条"的《土壤环境保护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灿萍  周罕  陈安  徐继刘  付俊  
【目的】了解铜选冶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为场地污染评价及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场地土壤重金属(Cd、As、Hg、Cu、Cr、Ni、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Cu、Pb、Cd、As、Hg 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结果表明Cr元素属于重度污染,As元素属于轻度污染,其余Cu、Ni、Pb、Cd、Hg元素均为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属于重度污染。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Hg元素为中度累积,Cd、As元素为偏中度累积,Cu元素为轻度累积,Pb、Cr、Ni元素为无累积。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单项指数Hg>Cd>As>Cu>Pb>Ni>Cr,除Hg、Cd元素外的其余5种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Hg、Cd元素为很强生态风险,整体上研究区生态风险属于强生态风险。研究区属于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中Hg、Cd、As元素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关污染治理措施,以改善土壤质量及周围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朝云  王铁宇  徐笠  庞博  谭冰  李奇锋  吕永龙  
为了解典型农药化工厂区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本研究选择京津渤地区某农药企业,对其厂区和周边表层土壤中Cu、Ni、Cd、Zn、Cr、Pb、Hg和As等重金属进行了监测,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美国环保署(USEPA)的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存在明显的As污染,尤其是生产区土壤中As的浓度达到土壤三级标准的2.59倍,企业周边土壤也存在普遍的Cd、Pb和Hg累积现象,历史生产过程含砷辅料的使用是造成厂区As污染的关键原因。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企业内部生活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平均总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翟文  王保莉  曲东  李杨  
【目的】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淹水培养后的模拟铬污染土壤为供试材料,通过直接提取土壤中总细菌DNA,利用细菌专一引物克隆细菌16S rDNA片段,分别建立克隆文库。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比较了土壤淹水10 d(对照,S1)、添加Cr(Ⅵ)淹水10 d(S2)、添加Cr(Ⅵ)和Fe(OH)3淹水10 d(S3)及20 d(S4)4个处理中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用专一引物克隆细菌16S rDNA片段,分别建立了克隆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RsaⅠ进行细菌16S rDNA PCR-RFLP分析,分别得到123,120,97和69个酶切类型,库容值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国  陈风琴  史秀娟  
通过分析土壤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危害,并针对重金属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及农膜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由于土壤环境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区域性、不可逆性、累积性和难恢复性等特点,在研究治理已有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要警惕新的土壤污染,对新的土壤污染应以"预防"为主。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积极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修复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燕芳  
本文从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污染危害、污染空间特征、污染评价方法和治理方法等方面来对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鼎  周建民  彭晓春  龚道新  洪鸿加  李方鸿  
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评估方法,运用HERA软件对广州某电镀搬迁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该场地土壤中铬(Cr6+)和镍的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1.92×10–6、2.31×10–6,均超过其评估标准值1×10–6,表明其对人类有较高的致癌风险。②该场地土壤中铬(Cr3+)、镍、铜、银的非致癌危害熵分别为16.7、20.8、4.68、1.48,均高于其基准值1,表明该场地土壤中的铬(Cr3+)和镍有较高的非致癌危害,铜和银具有一定的非致癌危害。③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加强治理防护工作、根据目标污染物含量和位置分布确定修复重点区域、防治污染物扩散等管理、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亮  王水  曲常胜  王栋  蔡安娟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相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的缺失阻碍了行业发展和场地环境保护。文章从水、大气、固废和噪声四个方面,研究讨论了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来源及其防治,突出其重要性和专业性,以保障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最后,针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进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奇伟  秦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