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0)
- 2023(13327)
- 2022(11742)
- 2021(11024)
- 2020(9287)
- 2019(21353)
- 2018(21400)
- 2017(40805)
- 2016(22392)
- 2015(25245)
- 2014(25463)
- 2013(25270)
- 2012(23354)
- 2011(21012)
- 2010(20961)
- 2009(19056)
- 2008(18567)
- 2007(16069)
- 2006(14149)
- 2005(11778)
- 学科
- 济(90100)
- 经济(90012)
- 管理(62519)
- 业(62102)
- 企(48294)
- 企业(48294)
- 方法(38924)
- 农(34657)
- 数学(33956)
- 数学方法(33513)
- 地方(23423)
- 农业(23127)
- 财(22860)
- 中国(22234)
- 业经(21656)
- 学(20325)
- 制(16827)
- 务(14522)
- 财务(14451)
- 财务管理(14422)
- 环境(14029)
- 理论(13709)
- 和(13664)
- 贸(13632)
- 贸易(13621)
- 企业财务(13588)
- 易(13116)
- 技术(12818)
- 银(12407)
- 银行(12371)
- 机构
- 大学(309135)
- 学院(308967)
- 管理(125378)
- 济(115834)
- 经济(112941)
- 理学(108745)
- 理学院(107487)
- 管理学(105590)
- 管理学院(105041)
- 研究(102608)
- 中国(77106)
- 京(66465)
- 科学(66161)
- 农(57285)
- 财(52470)
- 所(51448)
- 业大(50532)
- 中心(48271)
- 研究所(46949)
- 江(46416)
- 农业(43746)
- 范(42944)
- 师范(42581)
- 财经(41714)
- 北京(41469)
- 经(37854)
- 州(37670)
- 院(37585)
- 省(34569)
- 师范大学(34433)
- 基金
- 项目(218084)
- 科学(170196)
- 研究(159950)
- 基金(155758)
- 家(135363)
- 国家(134157)
- 科学基金(115110)
- 社会(98757)
- 社会科(93155)
- 社会科学(93127)
- 省(88202)
- 基金项目(84404)
- 自然(75709)
- 自然科(73825)
- 自然科学(73804)
- 教育(72603)
- 划(72530)
- 自然科学基金(72401)
- 编号(66857)
- 资助(63140)
- 成果(53809)
- 重点(48428)
- 部(47147)
- 发(46703)
- 课题(45739)
- 创(44650)
- 创新(41638)
- 科研(41531)
- 教育部(39844)
- 大学(39828)
- 期刊
- 济(131250)
- 经济(131250)
- 研究(87392)
- 中国(64140)
- 农(56093)
- 学报(50889)
- 科学(47464)
- 管理(42279)
- 财(40079)
- 大学(38515)
- 农业(38113)
- 学学(36090)
- 教育(34956)
- 技术(26837)
- 融(25995)
- 金融(25995)
- 业经(24367)
- 财经(18675)
- 经济研究(18063)
- 业(17875)
- 图书(17831)
- 问题(17299)
- 资源(16600)
- 版(16511)
- 科技(15824)
- 经(15738)
- 理论(15180)
- 技术经济(14473)
- 实践(14221)
- 践(14221)
共检索到45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宽 杨春 李兰图
本文首先构建了四川省柏杨村地震灾后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总体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并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前后变化显著的指标。其次,基于对121户农民满意度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民对土地协同调控效果的看法和需求,从微观主体角度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发现,柏杨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恢复重建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综合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地震灾后 村级 土地协同调控 效果评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兆宇 王玉峰
4·20芦山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重灾区宝兴县为例,重点调研、分析了该县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产业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资金支持情况。研究发现,该县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存在总量不足且来源单一、投向结构不合理、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重点和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4·20芦山地震 灾后重建 资金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娟 王昌全 邓良基 殷贵林 白根川 冷学军
本文在探讨空间自组织规律的基础上,以灾后柏杨村为例,探讨空间句法在村镇空间规划上的辅助应用。利用空间句法技术得出的关系图解,定性描述的各地域潜在人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柏杨村灾后重建各类用地的规划布局。
关键词:
村镇 空间句法 关系图解 用地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地震发生后,我们就在思考,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抗震救灾不是我们的长项,但灾后重建我们肯定会有所作为。如果说抗震救灾更多地是带着感情色彩,那么灾后规划则更强调理性和科学。"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朱留华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规划,它既要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又要考虑灾区的长远发展;它不仅是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依据,更要让灾后的重建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要让灾区群众看到美好的未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洲 杨明洪 敬珊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以前,阿坝州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给阿坝州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农村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选择。
关键词:
阿坝农村产业结构 资源优势 灾后恢复重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彭思奇 杨凌
借鉴区域经济政策中期与事后评价采用的问卷调查分析方法,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倾向于满意。但是,对产业发展、就业及创业等民生工作仍有更高的期望。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受灾县 政府能力 重建绩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更生 李仕明 沈焱
布局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尤其是产业重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在选择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翔实的数据比较,选择极重受灾区的什邡和绵竹两市受到毁灭性破坏的磷化工产业的灾后重建为研究对象,对什邡和绵竹磷化工产业震前的结构、布局、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造成的破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什邡和绵竹磷化工产业灾后重建的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科学设计,科学制定包括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在内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强有力的领导既是抗灾救灾的必要条件,也是实施包括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在内的灾后重建所必要的;以"举国体制"为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峰 徐玖平
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民营企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民营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其灾后重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对此,在宏观上应注意:改善国有银行的服务,发挥其对灾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功能;积极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灾区民营经济发展;建立灾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灾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机制;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积极为灾区民营企业服务;建立政府专项扶持基金,支持和引导灾区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引导民间融资,扩大灾区民营企业资金来源;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为灾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宽松的环境。在微观上应做到:明确产权关系,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春 邓良基
随着四川省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进行SWOT分析,指出调控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而提出了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对策,以期能为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顺利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城乡土地 协同调控 SWOT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黄钰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贫困是深远而复杂的。社会组织大规模参与灾后社区扶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并已经初步构建起灾后社区扶贫模式。该模式在确定权利边界、回应社区扶贫需求、推进社区自治和自身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文章从制度环境、扶贫方法、社区合作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社区扶贫 灾后重建 协同机制 社会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先金 夏泽明 杨璠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民生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围绕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几方面对4个极重灾县(市)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地震以来,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积极自救,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关键词:
地震灾区 重建 民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灾后重建的目标不仅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后果和影响、满足当前救灾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施生产和生活重建、持续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本文认为,在开展灾后重建项目时,尤其要注意项目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发展性,以体现项目本身对社区和农民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灾后重建 调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