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9)
- 2023(15686)
- 2022(13614)
- 2021(12868)
- 2020(10480)
- 2019(24191)
- 2018(24105)
- 2017(46386)
- 2016(25388)
- 2015(28682)
- 2014(28764)
- 2013(28164)
- 2012(26477)
- 2011(23905)
- 2010(24311)
- 2009(22411)
- 2008(22053)
- 2007(19546)
- 2006(17594)
- 2005(15281)
- 学科
- 济(99377)
- 经济(99254)
- 业(72675)
- 管理(72078)
- 企(57717)
- 企业(57717)
- 方法(40955)
- 农(38065)
- 数学(34792)
- 数学方法(34258)
- 中国(28057)
- 财(25602)
- 农业(24923)
- 业经(24722)
- 地方(23148)
- 学(22059)
- 制(19928)
- 贸(17980)
- 贸易(17969)
- 策(17584)
- 易(17417)
- 理论(16834)
- 环境(16635)
- 和(15987)
- 银(15923)
- 银行(15882)
- 技术(15526)
- 划(15423)
- 行(15157)
- 融(15061)
- 机构
- 大学(359770)
- 学院(359694)
- 管理(141766)
- 济(139923)
- 经济(136496)
- 研究(122962)
- 理学(121954)
- 理学院(120492)
- 管理学(118373)
- 管理学院(117681)
- 中国(92032)
- 京(77490)
- 科学(76231)
- 财(64980)
- 农(62426)
- 所(61655)
- 中心(56560)
- 研究所(55882)
- 江(54719)
- 业大(54279)
- 财经(51056)
- 范(50591)
- 师范(50182)
- 北京(49107)
- 农业(47699)
- 经(46245)
- 院(44612)
- 州(44262)
- 师范大学(40251)
- 经济学(40045)
- 基金
- 项目(241515)
- 科学(189040)
- 研究(179581)
- 基金(173254)
- 家(150442)
- 国家(148837)
- 科学基金(127190)
- 社会(111503)
- 社会科(105223)
- 社会科学(105193)
- 省(94559)
- 基金项目(91955)
- 自然(82098)
- 教育(81774)
- 自然科(80097)
- 自然科学(80079)
- 划(79225)
- 自然科学基金(78604)
- 编号(75095)
- 资助(70866)
- 成果(62334)
- 重点(53406)
- 部(52673)
- 发(52015)
- 课题(51653)
- 创(49344)
- 创新(45836)
- 科研(45365)
- 项目编号(45139)
- 教育部(45025)
- 期刊
- 济(163979)
- 经济(163979)
- 研究(108025)
- 中国(72592)
- 农(61603)
- 学报(57167)
- 科学(53491)
- 管理(51860)
- 财(48464)
- 教育(43882)
- 大学(43821)
- 农业(41657)
- 学学(40871)
- 融(33914)
- 金融(33914)
- 技术(30867)
- 业经(28557)
- 财经(23931)
- 经济研究(23619)
- 问题(21290)
- 图书(21223)
- 经(20369)
- 业(19962)
- 版(18470)
- 科技(17577)
- 理论(17398)
- 技术经济(16866)
- 现代(16786)
- 资源(16361)
- 实践(16036)
共检索到54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亦冰 王军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陕西省南部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宁强县和略阳县,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社会各界的支援,灾后村庄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如何在灾后全方位地营建乡村社区,并充分体现其地域特色,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地震灾后重建,不仅要考虑房屋建筑等生活空间的营建,还应统筹和规划考虑农村主导产业的生产恢复与技术提升,更新产业结构,以及建设新的循环农业模式。为此针对陕南地震灾后乡村现状,选取宁强县受灾最严重的广坪镇骆家嘴村为例,提出应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现状,从村庄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与新型民居示范等方面营建绿色乡村社区,探索灾后绿色乡村营建策略。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绿色乡村 营建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道日娜
受灾是导致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广大西部地区因灾致贫和返贫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内蒙古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以最大限度减轻农民生命财产损失,尽快恢复农民生产生活为目标的农村灾害应急援助机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
援助机制 灾害 农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斯颖
通过对汶川地震十几个极重灾区重建景观与社区灾后恢复情况的实地考察,认为讲求速度优先的中国式的灾后重建是一次大规模的精英文化的实践,其建筑空间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精英化的文化景观。因本土文化在重建过程被淡化和边缘化,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新景观与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相斥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灾民在新社区的适应情况不理想甚至导致景观重新改造的情况。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中国模式 精英化 文化适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克俊 张鸣鸣
汶川地震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如气候、地质等不确定性因素阻碍重建进程,个别措施不利于民众长远利益,金融贷款方面有潜在的风险,部分援建项目不适合当地的现实需求,而建设成本大幅攀升则是制约重建步伐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在当前或今后给重建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从保障、激励、监督、利益协调、工作推进等多方面深层次探索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机制建设,在保障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提升重建效率。
关键词:
城乡住房 重建 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村镇空间布局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它可以实现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基本思路是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具体措施:一是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的环境;二是重视重建过程中利益补偿的问题;三是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五是找寻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村镇重建 空间布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洲 杨明洪 敬珊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以前,阿坝州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给阿坝州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农村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选择。
关键词:
阿坝农村产业结构 资源优势 灾后恢复重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费志荣 刘伟 严进
汶川地震灾区,是我国西部重点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优势产业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产业恢复重建关系到灾区的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宽 杨春 李兰图
本文首先构建了四川省柏杨村地震灾后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总体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并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前后变化显著的指标。其次,基于对121户农民满意度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民对土地协同调控效果的看法和需求,从微观主体角度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发现,柏杨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恢复重建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综合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地震灾后 村级 土地协同调控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受灾县 政府能力 重建绩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文琦鸿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给灾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金融发展带来商机,对于灾区农行而言,积极融入,有效作为,借机提升县域蓝海市场开辟战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震灾害对地方经济影响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50公里,辖14个镇,总面积864平方公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承伟
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我国巩固减贫成果,确保摆脱贫困人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不仅给灾区带来人员及财产损失,而且对灾区的贫困程度产生了深刻影响——贫困面扩大、贫困程度加深、扶贫成本加大。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扶贫开发效果的持续提高,需要把灾害管理与长期扶贫战略有机整合。以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及其理论总结为基础,阐述了灾害管理与长期扶贫战略整合的必然性,提出了灾害管理与长期扶贫战略整合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
灾害管理 长期扶贫战略 整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方昕 张春清 王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区居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在上万亿元以上,资金支持成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灾后恢复重建筹资格局的基础上,对金融支持重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剖析了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决策提供思路。
关键词:
金融 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 资金支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斌志
在灾后心理重建中,阅读治疗重在协助青少年通过阅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并实现自我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阅读治疗不仅可以协助灾后青少年表达创伤和降低焦虑,更可以促进其更好地自我觉察、理性思考与技能发展。因此,我国图书馆开展本土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的阅读治疗服务,要从倡导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理念、构建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体系、壮大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队伍、丰富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形式及规范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流程5个层面着手。
关键词:
阅读治疗 灾后青少年 心理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