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4)
2023(17888)
2022(15555)
2021(14581)
2020(12107)
2019(27958)
2018(27929)
2017(53570)
2016(29368)
2015(33296)
2014(33450)
2013(32624)
2012(29924)
2011(26789)
2010(27186)
2009(24585)
2008(24165)
2007(21285)
2006(18678)
2005(16682)
作者
(82533)
(68408)
(67925)
(64987)
(43663)
(32935)
(31109)
(26772)
(26225)
(24753)
(23407)
(22972)
(21913)
(21611)
(21219)
(21057)
(20522)
(20235)
(19751)
(19575)
(17035)
(16728)
(16542)
(15762)
(15407)
(15232)
(15225)
(15164)
(13838)
(13519)
学科
(113357)
经济(113193)
管理(87902)
(81334)
(68532)
企业(68532)
方法(50029)
数学(42866)
数学方法(42232)
(32180)
(32064)
中国(30223)
业经(27394)
(26274)
地方(24560)
(23869)
农业(20950)
理论(20824)
(20230)
财务(20135)
财务管理(20081)
(19194)
贸易(19179)
企业财务(18981)
技术(18698)
(18605)
(18566)
银行(18559)
(18173)
环境(17855)
机构
学院(407137)
大学(406520)
管理(159966)
(158280)
经济(154574)
理学(137332)
理学院(135806)
管理学(133313)
管理学院(132544)
研究(130622)
中国(99233)
(86678)
科学(79904)
(77092)
(64246)
(63075)
(61909)
中心(61805)
财经(60542)
业大(58738)
研究所(57711)
(54882)
(54767)
北京(54681)
师范(54377)
(51165)
(48066)
农业(47900)
经济学(47419)
财经大学(44909)
基金
项目(274159)
科学(215118)
研究(205009)
基金(196388)
(169063)
国家(167584)
科学基金(145015)
社会(127372)
社会科(120570)
社会科学(120542)
(108226)
基金项目(104059)
教育(95999)
自然(93401)
自然科(91140)
自然科学(91118)
(90192)
自然科学基金(89435)
编号(85685)
资助(80751)
成果(70186)
重点(61089)
(60294)
课题(59340)
(58090)
(57051)
创新(53175)
项目编号(52697)
(52327)
教育部(52258)
期刊
(178869)
经济(178869)
研究(121648)
中国(82888)
(61727)
学报(61086)
管理(60231)
(56632)
科学(56080)
教育(52783)
大学(47596)
学学(44254)
技术(38668)
农业(38441)
(36926)
金融(36926)
业经(30295)
财经(29503)
经济研究(26831)
(25264)
图书(23729)
问题(23481)
理论(20190)
(19302)
技术经济(19103)
(19034)
科技(18897)
实践(18555)
(18555)
现代(18344)
共检索到609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义飞  李仕明  李爽  翁治林  
本文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德阳市磷化工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来探讨地震带来产业发展模式契机和灾后产业重建的"破窗"机制的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和二手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揭示出地震灾后重建中寻求产业发展模式突破的契机与"破窗"机制的内在理论联系,给出了灾后产业重建"破窗"机制与原有产业发展模式制度沉淀、地震带来的灾后产业重建契机、社会资源与网络支撑环境、灾后产业重建价值主体关系构建几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和理论联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更生  李仕明  沈焱  
布局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尤其是产业重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在选择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翔实的数据比较,选择极重受灾区的什邡和绵竹两市受到毁灭性破坏的磷化工产业的灾后重建为研究对象,对什邡和绵竹磷化工产业震前的结构、布局、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震造成的破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什邡和绵竹磷化工产业灾后重建的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科学设计,科学制定包括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在内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强有力的领导既是抗灾救灾的必要条件,也是实施包括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在内的灾后重建所必要的;以"举国体制"为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费志荣  刘伟  严进  
汶川地震灾区,是我国西部重点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优势产业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产业恢复重建关系到灾区的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玉福  冯玲正  
依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规划,为灾后土地整治活动提供规划依据,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本研究对灾区土地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土地整治目标,对因地震灾害损毁的耕地、废弃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等统筹做出了整理复垦安排,估算了土地整治投资,明确了土地整治重点,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翁益军  秦东宇  
一、破窗理论的由来与相关解析"破窗理论"主要阐述的是自然灾害等产生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Basxiat)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并由学者黑兹利特在后来加以总结并予以推广。该理论以"需求创造供给"为出发点,认为"破坏(也)可以创造财富"。其推论过程为:如果房屋上的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克俊  张鸣鸣  
汶川地震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一些问题已经凸显,如气候、地质等不确定性因素阻碍重建进程,个别措施不利于民众长远利益,金融贷款方面有潜在的风险,部分援建项目不适合当地的现实需求,而建设成本大幅攀升则是制约重建步伐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在当前或今后给重建进程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从保障、激励、监督、利益协调、工作推进等多方面深层次探索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的机制建设,在保障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提升重建效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斯颖  
通过对汶川地震十几个极重灾区重建景观与社区灾后恢复情况的实地考察,认为讲求速度优先的中国式的灾后重建是一次大规模的精英文化的实践,其建筑空间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精英化的文化景观。因本土文化在重建过程被淡化和边缘化,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新景观与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相斥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灾民在新社区的适应情况不理想甚至导致景观重新改造的情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斌志  
在灾后心理重建中,阅读治疗重在协助青少年通过阅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并实现自我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阅读治疗不仅可以协助灾后青少年表达创伤和降低焦虑,更可以促进其更好地自我觉察、理性思考与技能发展。因此,我国图书馆开展本土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的阅读治疗服务,要从倡导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理念、构建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体系、壮大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队伍、丰富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形式及规范阅读治疗参与心理重建的流程5个层面着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文琦鸿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给灾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金融发展带来商机,对于灾区农行而言,积极融入,有效作为,借机提升县域蓝海市场开辟战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震灾害对地方经济影响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50公里,辖14个镇,总面积864平方公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杨春燕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世庆  
文章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及灾后重建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笔者认为,汶川大地震涉及范围有很大差异性:一类是四川最发达的成德绵平原地区,也是我国西部最发达的地区;另一类是我国水能、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有"富饶的贫困"之称的经济发展最落后和居民收入最低的地区。是什么原因造成"富饶的贫困",如何走出"富饶的贫困",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希望解决,但至今仍存在许多棘手问题的挑战。第二类地区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灾后重建应走什么道路?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汶川大地震警示我们,对这类地处江河上游、高山峡谷、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幸宇  
巨灾后农房重建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居住问题、维护灾区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的资金筹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需求量大、时间紧迫和政策性强等特点,其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健全的实施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资金筹集在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以总结和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铁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对对口支援行为模式的演变进行了跟踪,并对这种行为模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从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的角度予以了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莉  
德阳是汶川特大地震的主要受灾地区,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地区。灾后重建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使德阳处在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本文在德阳总体规划实践和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德阳城市人口发展的特征与条件。借鉴地震灾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经验,根据历史时期城市人口增长趋势,提出德阳中心城市分阶段人口发展目标以及有利于人口集聚的发展策略与保障措施,为德阳城市灾后重建和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