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8)
2023(18366)
2022(15598)
2021(14574)
2020(12151)
2019(28159)
2018(28258)
2017(53685)
2016(29333)
2015(33340)
2014(33554)
2013(33191)
2012(30645)
2011(27988)
2010(28508)
2009(26110)
2008(25764)
2007(23053)
2006(20771)
2005(18690)
作者
(85687)
(71105)
(70740)
(67229)
(45394)
(34001)
(32215)
(27605)
(27222)
(25870)
(24413)
(24197)
(22864)
(22747)
(21958)
(21890)
(20982)
(20860)
(20571)
(20346)
(17931)
(17634)
(17305)
(16314)
(16043)
(15900)
(15878)
(15840)
(14524)
(13979)
学科
(118242)
经济(118091)
管理(86601)
(78583)
(65297)
企业(65297)
方法(48715)
数学(41669)
数学方法(40949)
中国(35962)
(32482)
(30203)
地方(29782)
业经(28241)
(27034)
(26336)
农业(21500)
(21402)
银行(21357)
理论(20783)
(20566)
(20353)
金融(20348)
(20066)
贸易(20046)
(19709)
(19378)
环境(18971)
技术(18713)
(18189)
机构
大学(416216)
学院(413732)
管理(160564)
(159896)
经济(155992)
研究(141144)
理学(136554)
理学院(134932)
管理学(132267)
管理学院(131475)
中国(107773)
(90965)
科学(87437)
(77947)
(71406)
(66699)
(64409)
中心(64348)
研究所(64321)
业大(60609)
财经(60053)
北京(58426)
(57454)
师范(56922)
(54294)
(53063)
(51599)
农业(51546)
经济学(47100)
师范大学(45503)
基金
项目(274124)
科学(214203)
研究(203191)
基金(195379)
(169845)
国家(168391)
科学基金(144004)
社会(125550)
社会科(118855)
社会科学(118824)
(108292)
基金项目(102834)
教育(94022)
自然(92817)
(90828)
自然科(90589)
自然科学(90570)
自然科学基金(88856)
编号(85082)
资助(80888)
成果(71137)
重点(61559)
(60651)
(59502)
课题(59284)
(56559)
创新(52753)
项目编号(52390)
科研(51588)
(51090)
期刊
(185063)
经济(185063)
研究(125520)
中国(91148)
学报(66187)
(61753)
管理(61395)
(59846)
科学(58837)
教育(54339)
大学(50320)
学学(45479)
农业(42347)
(40352)
金融(40352)
技术(38333)
图书(37402)
业经(31030)
财经(29309)
经济研究(28505)
书馆(27985)
图书馆(27985)
(24987)
问题(23786)
(22101)
(20113)
论坛(20113)
理论(19928)
科技(19743)
技术经济(19453)
共检索到643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孝良  黄扶敏  黄英  郑蜀  
托管型公共图书馆是地震灾区公共图书馆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图书馆管理与运行模式的产物,具有"政府搭台、委托管理、企业运作、全民享受"的体制特点。其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唤醒公众意识,优化公共图书馆生态。保持服务的公益性、合理的定价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到位的监管,是托管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核心要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双群  
2008年汶川地震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对区域自然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惨遭不幸的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理构成极大的创伤,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生态都急需恢复。基于生态修复的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受灾地区生态环境水平,同时还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比较自然生态修复工程科普型休闲农业与普通休闲农业的利润率,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科普型、感恩型、祈福型和重建生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出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应当紧扣地震重建的主题,在发展其他地方休闲农业共通的项目基础上,展现独特的汶川地震主题休闲、旅游项目的结论,并提出建立汶川地震研究部门和打造灾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正明  郑予捷  沈鹏熠  
地震对生态体系及环境的破坏,潜在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生态重建过程才能恢复。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系统探讨地震灾区生态重建的关键问题,分别就震区生态重建的路径和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促进震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公共管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玖平  李姣  
以"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找到影响社会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确立低碳模式为灾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佳模式。通过对低碳社会的特征分析,结合社会学理论,认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是低碳价值理念、低碳准则、低碳行为互相作用的过程。低碳社会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基于综合集成与统筹优选的方法,从价值理念、低碳行为、规范体系三个方面对低碳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集成;低碳社会的推行模式分为低碳农村模式和低碳城市模式。低碳农村可以与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补偿政策;低碳城市相对于一般社会发展模式和农村发展模式,更集中体现在建筑、交通、文化、消费行为等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黄钰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贫困是深远而复杂的。社会组织大规模参与灾后社区扶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并已经初步构建起灾后社区扶贫模式。该模式在确定权利边界、回应社区扶贫需求、推进社区自治和自身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文章从制度环境、扶贫方法、社区合作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宁波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学生蒙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学校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心理援助应急机制,对减少灾害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重建心灵家园意义重大。学校心理援助机制就是根据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的任务及阶段特点,构建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社会动员参与机制、评估或辅导反馈系统等构成的机制体系。建立学校心理援助机制应遵循系统规划原则、客观实际原则、有效防控原则。学校心理援助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心理援助组织体系、心理援助执行系统、学校心理援助社会动员参与机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萍  
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很强的外部性,表现出要求建立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受益地政府和企业、社会资源几个层面,逐步形成以纵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规范化、低成本、多元化、长效的稳定投融资渠道,以解决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持续资金来源问题。为此,一是应通过分税制改革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二是应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和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应利用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形成多元化补偿渠道,建立生态修复投入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招军  
公益信托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开办此业务的基础条件,金融监管当局积极鼓励规范开展公益信托,在灾区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政  
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四川审计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其中五位披挂上阵的"穆桂英"。她们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奋战在救灾一线,充分展示了四川审计人的公仆意识和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就像开在地震灾区的"五朵金花"……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峰  
托管型社区图书馆是新型的社区图书馆办馆模式,具有“委托管理、分馆运作”的体制特点。其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解决社区自行办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改变“小而全”的办馆模式,为建立地区性公共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荀  
认为地震灾害对图书馆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为降低图书馆内在的安全隐患,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图书馆应建立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预案的目的,一是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灾害;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应急预案制定的第一原则是生命高于一切,重要任务是保护本馆馆藏文献,并要制定长期的图书馆地震灾害预防预报预警机制。最后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应急反应手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付虹  
托管型分馆是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多级投入、集中管理的形式,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图书馆分馆建设模式。笔者结合厦门图书馆分馆建设的实践经验,通过对托管型分馆的管理及运作模式、特点及实际效果的探讨,为图书馆依托社会资源创办分馆寻求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澍  
本文试图通过利用循环经济理论来研究四川地震灾区乡村旅游开发,以期能够对变革传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各方农民利益的实现、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一些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倩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生态农业是由其特殊的区位环境、客观形势、具体区情与发展条件决定的。本文基于对汶川县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农业资源基础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提出灾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并进一步提出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