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5)
- 2023(11059)
- 2022(9761)
- 2021(9349)
- 2020(7827)
- 2019(18090)
- 2018(18292)
- 2017(34743)
- 2016(19329)
- 2015(22002)
- 2014(22250)
- 2013(21688)
- 2012(19771)
- 2011(17730)
- 2010(17526)
- 2009(15856)
- 2008(15290)
- 2007(13110)
- 2006(11301)
- 2005(9718)
- 学科
- 济(71456)
- 经济(71368)
- 管理(54594)
- 业(49860)
- 企(42341)
- 企业(42341)
- 方法(34645)
- 数学(29853)
- 数学方法(29448)
- 农(18720)
- 中国(18556)
- 学(18325)
- 财(17899)
- 业经(15595)
- 地方(14626)
- 理论(14140)
- 制(13634)
- 和(12421)
- 农业(12196)
- 技术(12056)
- 贸(11495)
- 贸易(11491)
- 务(11476)
- 财务(11399)
- 财务管理(11378)
- 教育(11226)
- 环境(11215)
- 易(11123)
- 企业财务(10774)
- 银(10668)
- 机构
- 大学(267716)
- 学院(265998)
- 管理(107065)
- 济(97780)
- 经济(95376)
- 理学(93230)
- 理学院(92158)
- 管理学(90309)
- 管理学院(89842)
- 研究(89122)
- 中国(64523)
- 科学(58656)
- 京(57900)
- 农(45282)
- 所(45265)
- 财(44635)
- 业大(42627)
- 研究所(41695)
- 中心(40378)
- 江(38224)
- 北京(36564)
- 财经(36159)
- 范(36125)
- 农业(35725)
- 师范(35704)
- 院(33164)
- 经(32869)
- 州(31272)
- 技术(30649)
- 师范大学(28798)
- 基金
- 项目(189573)
- 科学(147569)
- 研究(137833)
- 基金(135350)
- 家(119063)
- 国家(118056)
- 科学基金(100393)
- 社会(83074)
- 社会科(78479)
- 社会科学(78459)
- 省(75140)
- 基金项目(72242)
- 自然(67185)
- 自然科(65576)
- 自然科学(65558)
- 自然科学基金(64317)
- 划(63691)
- 教育(63597)
- 编号(57022)
- 资助(56273)
- 成果(46529)
- 重点(42203)
- 部(40975)
- 课题(39837)
- 发(39648)
- 创(39368)
- 创新(36638)
- 科研(36614)
- 项目编号(35201)
- 计划(35182)
- 期刊
- 济(104445)
- 经济(104445)
- 研究(76242)
- 中国(50588)
- 学报(46049)
- 科学(41061)
- 农(40120)
- 管理(38394)
- 教育(34382)
- 大学(33935)
- 财(32630)
- 学学(31767)
- 农业(28147)
- 技术(23917)
- 融(19160)
- 金融(19160)
- 业经(17564)
- 经济研究(16438)
- 财经(16385)
- 图书(15736)
- 科技(14157)
- 业(14154)
- 理论(14053)
- 经(13819)
- 问题(13308)
- 实践(13203)
- 践(13203)
- 版(12701)
- 技术经济(12468)
- 业大(12042)
共检索到38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胜
通过科学的指标构建来量化地震风险的预警与应急能力已经成为整合性风险管理框架下地震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灾害学的量化评估方法,根据统计指数的构建理论,从统计指数的指标构建到实际应用,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震应急能力指数,希望以此丰富地震风险管理中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横向对比上看,统计时点影响和经济价值影响使得汶川地震的各项地震应急能力指数数值结果明显高于雅江—康定地震;而从纵向对比上看,两次地震的测算结果均表明地震预测与监控能力指数的综合权重最高,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增加地震预防过程中的投入,提高地震的预测与监控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力 吴晟
分析几次地震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指出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包括资源保障体系、组织体系、信息支撑平台体系、运作机制体系以及预案体系等。最后提出推进体系构建的建议,即完善震后的逆向物流管理;积极开展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健全法律保障措施;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及交通网络建设等。
关键词:
地震 应急物流 物流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劲松 邓云峰
"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的发生,使我国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方面开始形成了"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为主"的指挥模式"、四位一体"的联合指挥模式、多级政府指挥部模式、分区指挥模式,但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幅度、扩展与缩减方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建议我国制定专门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指挥条例",指导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设立与运转。在一元化指挥原则下,明确区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中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协调保障机构;统一规范各类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的组织结构,规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完善应急指挥协调程序,规范多级政府应急指挥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地震 巨灾 应急指挥体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爱新 吴萍 吴克宁
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与应急体系建设在土地规划领域的体系架构进行探讨,丰富了土地规划理论,为国土部门参与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及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和规划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在阐述开展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该规划的特点,归纳提炼出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的概念,构建了综合防震减灾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框架,并明确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在该体系中的定位及其主要任务。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应急 规划 地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翼舲 张利华 黄宝荣 李颖明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自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一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的组织程序,并对该自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组织程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城市灾害 应急能力 自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铁永波 唐川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在结合城市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参与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城市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安勇 王战军 侯定丕
权重问题是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在深入认识综合加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综合加权法的改进。在形成综合权重的问题上引入了权重的弹性系数的概念。在可靠程度权的求解上,给出了可靠程度权的新定义,并以肯德尔和谐系数作为求解可靠程度的基础。对信息强度权,提出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类似于主成分分析的求解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相全 韩静轩 张波
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程度的评价和测度是进行地震应急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如何快速评价地震灾害的程度成为决策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地震灾情统计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了以经济损失程度、人员损失程度和地震震级强度为主因子的地震灾情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忠卫 马祎 邹明远
目的:构建卫生监督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通过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征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一级指标权威系数the first index均值为0.82,第二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54、0.820、0.565,P<0.05。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可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军 宋书贵
文章提出了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这一问题,针对中央企业在四大类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应急管理 评价 指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文强 刘春年 周涛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应急信息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应急信息质量评估体系,以帮助筛选出高质量的应急信息。[方法/过程]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应急信息的特征以及在应急管理中对于高质量应急信息的需求分析,设计并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应急信息质量评估体系;并且利用云模型对EPS数据库和EM-DAT突发事件数据库中国内的应急信息进行案例研究。[结果/结论]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说明该评估体系对指导应急信息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大数据 应急信息 信息质量 评估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文刚 彭静
城市地铁应急管理是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广州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应急管理相关理论,提出构建广州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步骤,提出应以地铁公司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方针,结合地铁突发事件特点和地铁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系统和实操性强的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晓东 吴群红 郝艳华 康正 梁立波 陈海平
目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专家定性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筛选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专家定性访谈、专题小组讨论所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体系涵盖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敏 韩阳 马运康 高士杰 徐道亮
【目的/意义】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地铁最高自动化等级,地铁应急响应系统建设与机制完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升全自动运行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地铁运营安全。【设计/方法】在地铁应急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地铁全自动运行特点和一系列轨道交通国家规范,剖析应急响应管理的影响因素,构建出全自动运行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以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论/发现】依据权重结果,分析了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进而提出提升全自动运行地铁突发事件响应能力的策略建议,最后对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伯安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观察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途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