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8)
- 2023(8978)
- 2022(8014)
- 2021(7526)
- 2020(6611)
- 2019(15889)
- 2018(15952)
- 2017(31534)
- 2016(17400)
- 2015(20127)
- 2014(20191)
- 2013(19721)
- 2012(18366)
- 2011(16466)
- 2010(16720)
- 2009(15527)
- 2008(15454)
- 2007(13695)
- 2006(11486)
- 2005(9949)
- 学科
- 济(72876)
- 经济(72808)
- 管理(47741)
- 业(46676)
- 方法(38391)
- 企(37633)
- 企业(37633)
- 数学(34899)
- 数学方法(34300)
- 农(20019)
- 财(18326)
- 中国(16419)
- 地方(15153)
- 学(13949)
- 业经(13862)
- 农业(13294)
- 贸(13061)
- 贸易(13054)
- 易(12627)
- 制(12034)
- 务(12021)
- 财务(11978)
- 财务管理(11947)
- 理论(11775)
- 企业财务(11222)
- 和(10757)
- 环境(10022)
- 技术(9909)
- 银(9607)
- 银行(9582)
- 机构
- 学院(246224)
- 大学(244437)
- 济(98049)
- 管理(95957)
- 经济(95813)
- 理学(83379)
- 理学院(82442)
- 管理学(80650)
- 管理学院(80194)
- 研究(78854)
- 中国(59448)
- 京(51668)
- 科学(50434)
- 财(43854)
- 农(43133)
- 所(40353)
- 业大(38772)
- 中心(37878)
- 江(36875)
- 研究所(36724)
- 财经(35370)
- 农业(34256)
- 北京(32143)
- 范(32038)
- 经(31947)
- 师范(31690)
- 经济学(29894)
- 州(29504)
- 院(28328)
- 经济学院(27266)
- 基金
- 项目(166262)
- 科学(129903)
- 研究(119827)
- 基金(119112)
- 家(103864)
- 国家(103011)
- 科学基金(88374)
- 社会(73485)
- 社会科(69540)
- 社会科学(69516)
- 省(66717)
- 基金项目(63131)
- 自然(59175)
- 自然科(57808)
- 自然科学(57795)
- 教育(56809)
- 自然科学基金(56718)
- 划(56136)
- 资助(50839)
- 编号(49983)
- 成果(40190)
- 重点(37577)
- 部(36753)
- 发(35743)
- 课题(34555)
- 创(34487)
- 科研(32438)
- 创新(32199)
- 大学(31293)
- 教育部(31270)
- 期刊
- 济(101660)
- 经济(101660)
- 研究(65904)
- 中国(44489)
- 农(38401)
- 学报(38121)
- 财(35818)
- 科学(34620)
- 管理(31780)
- 大学(28570)
- 学学(26838)
- 教育(26484)
- 农业(25967)
- 技术(23563)
- 融(19508)
- 金融(19508)
- 业经(17084)
- 财经(16863)
- 经济研究(16279)
- 业(14884)
- 经(14442)
- 问题(14027)
- 统计(13801)
- 技术经济(12743)
- 策(12471)
- 版(12087)
- 图书(11721)
- 资源(11616)
- 决策(11329)
- 理论(11218)
共检索到34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高众 高建国 苏桂武 王建明
地震发生后对灾区的支援和救助是减轻灾民痛苦的重要措施 ,但人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了解灾区的真实需要 ,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下属的《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子网提供的大量地震资料的分析和理论研究 ,提出了可以定量化快速确定地震灾区可能的救援需求的一系列关系式。通过在闽南防震减灾示范区的实际应用 ,证实这种根据地震初期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快速得出的灾区救援需求框架 ,可以有效地提示救灾人员进行科学调度 ,缩短救灾人员和救灾物资的集中时间 ,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汪建 赵来军 王珂 马挺 倪嘉磊
借鉴日本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结合上海市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上海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地质和地理、地表速度、断水率等工程技术因素,同时还考虑了人群忍受断水能力、人群避难选择等人因条件。通过对比不同因素对于总体需求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人因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综合考虑人因作用,计算结果与单纯建筑学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在避难的高峰时刻建筑物损害造成的避难需求低于总体需求的60%。该模型的结果揭示了避难人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 人因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匡文慧 迟文峰 高成凤 杜国明 潘涛 杨天荣 刘爱琳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危害性较大。在快速收集震区地震烈度分布、地形状况、土地利用/覆盖现状、乡镇人口、居民点分布、房屋建筑物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等信息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定量评估模型,对重灾区自然环境状况,受灾人口、房屋建筑物及道路交通等敏感受体影响,牛栏江沿岸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坡耕地退耕及水土流失防治4个方面进行了快速评估,并针对震区人员救助、地质次生灾害防治以及灾后重建生态治理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乐 王燕语 张靖岩 韦雅云
为了提高专业救援人员高效进行灾场评估、幸存者搜救、行动方案制定和应急医护处理等应急响应能力,从中国地震应急救援的响应机制和行动特征出发,将实训功能设计与安全韧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强震仿真模拟实验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建筑物灾损特征及触发机制。总结归纳了常见地震灾场场景,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揭示了幸存者在灾场中的潜在分布规律,为地震应急救援训练的结构支护训练、搜索营救训练、竖向转运训练、倾斜楼梯训练、高空营救训练和临时营地搭建训练等实训功能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量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 李占风
针对地震灾害初期的伤病员人数增长及其对紧急救援药品的需求均呈"S"形变化的特性,文章以灰色建模理论为基础,构建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预测地震灾害救援初期的伤病员人数变化情况,结合地震灾害伤病员人数与紧急救援药品需求间的关联关系,实现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药品需求量的科学预测,并以青海玉树地震为实例对该预测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云仙 董志伟 钱振伟
POT模型常被用于分析巨灾风险,然而在应用POT模型时,阀值的估计及选择存在很多困难。本文提出用混合模型对巨灾风险进行估计,并讨论混合模型的贝叶斯统计分析。基于混合模型及贝叶斯统计方法,本文对我国1966年至2014年问GDP调整后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并根据最终模型计算出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的VaR值和ES值,为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云仙 董志伟 钱振伟
POT模型常被用于分析巨灾风险,然而在应用POT模型时,阀值的估计及选择存在很多困难。本文提出用混合模型对巨灾风险进行估计,并讨论混合模型的贝叶斯统计分析。基于混合模型及贝叶斯统计方法,本文对我国1966年至2014年问GDP调整后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并根据最终模型计算出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的VaR值和ES值,为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艾珍
首先在构建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专家打分法确立评价指标集,对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是可行的,并可为地震灾害情况下的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远发
汶川"5·12"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使得人们对日常居住的房屋,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所涉及的各种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等的安全性予以了更多关注。本文通过对某单位震损建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地震灾害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5·12”地震 震损建筑 技术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玲 宿洁 杨华东
对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递与理想的信息需求之间进行契合度分析,不仅可以规范媒体自身行为,还能帮助提高应急决策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本文以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汶川紧急救援》的全部音频资料为研究素材,针对应急物资这一主题,选择"应急物资种类"和"应急物资接收方"这两个能够直接将广播报道与地震灾情开展契合度对比研究的核心要素,对历时19天共395万字的文字资料开展内容分析。由此了解我国应急广播信息传递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提高媒体危机沟通效率和政府应急决策信息质量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瑞
在"3·11"东日本大地震五周年之际,2016年4月,日本熊本县发生连环强震,最高达里氏7.3级。为最大限度减少家庭财产损失带来的影响,在日本财产保险行业协会——日本损害保险协会主导下,保险企业采取全方位应对措施,快速有序推进地震保险相关理赔工作。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保险业曾面临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保险金赔付,财产保险企业当期收益大幅下滑,但在日本地震保险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刘荣
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探讨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管理,构建财政应急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以汶川地震为鉴,构建了我国财政应急体系,主要包括:危机前的预警防范,危机管理的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危机管理的计划系统建设;危机中的应对,建立危机管理的指挥系统,简化应急拨款流程,完善危机管理的财政分担政策;危机结束后的重建机制,建立危机复原系统,危机管理学习、创新系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伟 陈秉正
识别影响居民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合适的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震风险为例,选择北京、大理、成都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认知是影响其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居民关于地震风险的不同类型的认知对地震保险需求的影响不同。另外,居民的防损行为、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灾后的政府救援政策也是影响居民地震保险需求的显著因素。
关键词:
巨灾风险 保险需求 风险认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荀
认为地震灾害对图书馆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为降低图书馆内在的安全隐患,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图书馆应建立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预案的目的,一是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灾害;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应急预案制定的第一原则是生命高于一切,重要任务是保护本馆馆藏文献,并要制定长期的图书馆地震灾害预防预报预警机制。最后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应急反应手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图书馆 危机管理 地震灾害 应急预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胜
通过科学的指标构建来量化地震风险的预警与应急能力已经成为整合性风险管理框架下地震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灾害学的量化评估方法,根据统计指数的构建理论,从统计指数的指标构建到实际应用,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震应急能力指数,希望以此丰富地震风险管理中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横向对比上看,统计时点影响和经济价值影响使得汶川地震的各项地震应急能力指数数值结果明显高于雅江—康定地震;而从纵向对比上看,两次地震的测算结果均表明地震预测与监控能力指数的综合权重最高,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增加地震预防过程中的投入,提高地震的预测与监控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