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6)
2023(4756)
2022(3855)
2021(3439)
2020(2854)
2019(6307)
2018(5897)
2017(11059)
2016(5338)
2015(5981)
2014(6012)
2013(5955)
2012(5272)
2011(4527)
2010(5033)
2009(5197)
2008(4016)
2007(3618)
2006(3276)
2005(3122)
作者
(15490)
(12600)
(12369)
(11945)
(7942)
(5978)
(5783)
(5048)
(4710)
(4446)
(4310)
(4190)
(4124)
(4055)
(3875)
(3856)
(3774)
(3607)
(3554)
(3390)
(3117)
(3096)
(2921)
(2907)
(2887)
(2825)
(2742)
(2676)
(2651)
(2553)
学科
(24460)
金融(24460)
(21664)
银行(21662)
(21108)
(19427)
经济(19406)
(16500)
管理(15598)
(14582)
企业(14582)
中国(13893)
中国金融(10867)
(8626)
方法(8602)
(8537)
数学(7961)
数学方法(7782)
(6770)
财务(6742)
财务管理(6733)
企业财务(6532)
地方(6235)
业经(5240)
理论(4975)
(4948)
(4814)
事业(4380)
业务(4336)
(4315)
机构
学院(73677)
大学(72768)
(30975)
经济(30150)
中国(26878)
管理(26109)
研究(22676)
理学(21852)
理学院(21652)
管理学(21034)
管理学院(20918)
(16737)
(15817)
银行(15341)
(14748)
中心(14657)
(14513)
(14431)
金融(14245)
财经(13268)
人民(12292)
(12081)
科学(12021)
国人(11137)
中国人(11097)
中国人民(11026)
(10814)
经济学(10660)
(10407)
财经大学(10237)
基金
项目(47909)
科学(36989)
研究(35234)
基金(34457)
(29444)
国家(29199)
科学基金(25587)
社会(22003)
社会科(21054)
社会科学(21048)
(18985)
基金项目(17671)
教育(16499)
自然(16213)
自然科(15886)
自然科学(15882)
自然科学基金(15581)
(15235)
资助(15094)
编号(13448)
成果(11057)
重点(10924)
(10457)
(10350)
(10255)
(10095)
大学(10021)
课题(9958)
创新(9743)
国家社会(9419)
期刊
(30931)
经济(30931)
(27124)
金融(27124)
研究(22918)
中国(14849)
(13315)
管理(12320)
学报(9664)
(9296)
技术(9060)
科学(8378)
大学(8222)
学学(7899)
财经(6892)
教育(6212)
(5847)
农业(5297)
经济研究(5283)
理论(4795)
中国金融(4722)
统计(4545)
(4450)
实践(4377)
(4377)
业经(4167)
决策(3813)
财会(3631)
问题(3443)
国际(3358)
共检索到120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淑芬  张海翔  李占东  冯加志  吕云舒  
为了克服地震属性预测结果不确定性问题,设计了地震属性融合定量储层预测实验。从储层特征分析入手,采用地震正演模拟确定反应储层特征的敏感地震属性,以单属性和砂岩厚度相关度完成属性优选,通过属性加权融合处理,最终实现定量储层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储层特征地震正演分析的属性加权融合方法,对储层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该实验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洪丽  田有  
该文基于地震干涉成像理论,利用短周期地震仪开展地面监测微地震精确定位实验研究。通过设计二维实验模型,进行正反演模拟测试,对微地震进行高精度定位,并对地震定位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实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地震干涉成像实验方法对于有效信号弱、信噪比低的微地震的定位精度高、定位效果明显。该实验能使学生学会设计野外实习微地震二维观测系统,对实习操作具有重要帮助,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探索兴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军华  周昊  孙小东  李志娜  张凯  
提高分辨率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探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传统反褶积、谱白化、波阻抗反演等提高分辨率手段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需做相应的改进。基于此,该文以压缩感知为切入点,设计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实验,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环节,分析并处理了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通过实验,学生对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等专业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对信号稀疏表示、压缩感知采样、信号优化重构等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有了直观认识。该实验对改进教育教学形态,引导学生及时接受新技术、新方法,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佳佳  张广智  张繁昌  宗兆云  梁锴  
针对"新工科"建设需求,对"地震勘探原理"课程实践内容进行更新,设计了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综合实验。以解决实际地质工程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垂直剖面解释、水平切片解释和地质构造图绘制等4个实验模块,同时在实验拓展环节引入机器学习前沿技术,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断层自动识别。实践表明,综合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士荣  杨兆昆  陈明清  
将科研成果移植入综合化学实验:分子印迹水凝胶光子晶体对L-色氨酸的比色检测。实验体现了乳液聚合、自组装及超分子化学等前沿领域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实验结果清晰可比、有趣。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林  陈祥志  向海平  陈淑涛  刘辉  
该文针对融合数据特征或结构表示的自监督聚类任务,进行了教学实验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图结构融合的自监督聚类算法(GSFC)。首先利用K近邻将数据中潜在的关联关系建模为图结构,然后分别构建自编码器和图自编码器学习数据特征和结构表示,再设计自适应融合网络实现二者的逐层双向互补融合与传递,最后建立多分布联合自监督机制指导整体网络的协同训练。在六组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GSFC显著提高了聚类性能,鲁棒性更理想。通过该完整的实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图结构、自监督学习、聚类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颜宁   张骞   朱冬梅   任自艳  
储能系统初始参数和运行环境的差异性,会导致电池单体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不一致性,降低储能系统能量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双层极值法的锂离子电池均衡实验。采用耦合电感与Flyback变换器搭建均衡系统双层架构,建立电池组端电压、均衡电流及占空比间的关联特性;以储能电池端电压作为均衡目标,提出基于双层极值法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均衡方法;搭建电池均衡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充放电及静置均衡实验,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教学实验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电气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立立  赵琦  王力  李晶  王兆琦  赵美玲  
文章设计了基于"在线-在环"融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首先,通过实体沙盘全景模拟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再利用自主研发的OSP(open simulation platform)交通仿真软件动态仿真沙盘路网交通流状态,并进行交通控制策略设计;最后,采用现场级交通控制器执行所设计的交通控制策略,并反馈到仿真软件中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该实验将交通流理论、交通控制策略设计、交通仿真和交通控制器应用等知识融为一体,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开展实践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小花  张娴  乐毅全  唐贤春  王磊  
为不断完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样品分析能力,设计了一套检测水样中大肠菌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pd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方案切实可行,学生完成情况良好,学生了解并践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环境样品中的大肠菌数的方法,切身体会到新实验技术的简便性与灵敏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晁会霞  蒋晏灵  汪双双  李家明  罗祥生  
基于科研项目设计了“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电化学储钠中的应用”研究型教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钒锰基杂多酸的合成和结构解析,静电纺丝技术构筑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高温转化后自支撑电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分析,VM@CNFs自支撑柔性的储钠性能及原因解析。通过该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前沿知识,掌握相关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能从分子层面理解物质的构效关系,培养科学素养和科研探究思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管官  林焰  杨蕖  周帅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LNG蒸发规律,针对研制的独立C型LNG储罐及保温层装置,进行适用于实验教学的创新实验设计,开发了独立C型LNG储罐蒸发率实验,设计了实验方案,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测量方法、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内容及步骤等。此实验的开设不仅可以大大增强科研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也为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许杰  刘小花  徐骏  
浮栅存储器是一种重要的微电子器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学生在微观尺度下观察和研究浮栅存储结构的存储特性,设计了基于开尔文力显微镜(KFM)的探究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试样准备、KFM测试和结果与讨论等,最后根据KFM测试结果与半导体器件物理知识,定量分析出存储电荷的面密度大小。该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浮栅存储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文坡  郝江瑜  杨欣  王士超  敖勋  
随着能源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储能电极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新型电极材料显示出既不是纯电容性(超级电容器,表面电容控制)也不是纯法拉第性(电池,扩散控制)的电化学特性。为了阐明电极的这2种电化学储能行为差异,该文采用在实验课堂上就可以进行的简单快速的方法制得Co(OH)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电极。在1 mol/L KOH水溶液体系中,对该电极进行了不同小扫速下的循环伏安测试(CV)。根据电流i与扫速v的幂律关系对电极反应的表面控制与扩散控制贡献进行定量计算,并探讨其与Co(OH)_2电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差异。该实验将当前的储能研究热点整合成一个物理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会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储能原理等相关概念,掌握电极材料储能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原理,学习一种储能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此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杰   孙成禹   吴国忱  
阻抗反映了地下的岩性信息,在储层预测中具有广泛应用。该文设计了基于空间上下文信息的卷积神经网络叠后声阻抗反演教学实验,结合地震道周围的数据重建约束对反演网络进行了联合训练,优化了基于单道反演的效果。该实验从1D CNN网络出发,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实现基于空间上下文信息的叠后地震数据声阻抗反演。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教学设计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教学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晓光  葛敏  云霄  樊强  
为了增强学生对电子信息类课程关联知识体系的理解,该文将课堂教学与实验设计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深度特征融合的多尺度行人重识别网络(multi-scale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ulti-granularity depth fusion network,MSMG-Re ID)实验设计,包含全局粗粒度融合特征、局部粗粒度特征、局部注意力细粒度融合特征3个分支。首先,全局粗粒度融合学习分支能够捕获行人身体最显著信息;其次,局部粗粒度融合学习分支从不同区域中提取局部特征,作为对全局特征的补充;最后,局部注意力细粒度融合学习分支引入注意力模块,挖掘行人更深层次特征且消除复杂背景干扰。此外,在局部分支后构建PBNeck模块,防止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梯度爆炸,并提出联合损失函数对多尺度和机制融合网络进行学习,保证MSMG-Re ID模型的鲁棒性。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行人标准数据集Market-1501、Duke MTMC-re ID上展开大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SMG-Re ID学习到的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辨别力,且明显高于其他行人重识别算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