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5)
2023(11655)
2022(9917)
2021(9016)
2020(7551)
2019(16673)
2018(16411)
2017(30454)
2016(16819)
2015(18300)
2014(17957)
2013(17347)
2012(15924)
2011(14383)
2010(14505)
2009(13603)
2008(13489)
2007(11788)
2006(10550)
2005(9504)
作者
(50277)
(42167)
(41889)
(39660)
(26880)
(20378)
(18725)
(16237)
(15968)
(14959)
(14486)
(14432)
(13846)
(13432)
(13291)
(12939)
(12608)
(12434)
(12413)
(12170)
(10615)
(10327)
(10222)
(9811)
(9487)
(9370)
(9357)
(9250)
(8518)
(8229)
学科
(63347)
经济(63242)
管理(54562)
(48150)
(39609)
企业(39609)
方法(25116)
数学(21776)
数学方法(21556)
(19832)
(19283)
环境(18211)
中国(16667)
(16565)
(15716)
业经(15212)
地方(14549)
农业(12616)
(12514)
(12296)
贸易(12290)
(11959)
(11877)
财务(11857)
财务管理(11826)
(11429)
企业财务(11243)
(10718)
银行(10676)
(10641)
机构
大学(237614)
学院(236992)
(95844)
经济(93963)
管理(89255)
研究(84709)
理学(77347)
理学院(76417)
管理学(75035)
管理学院(74631)
中国(62623)
科学(54316)
(50675)
(47002)
(46118)
(43562)
(42038)
业大(40202)
研究所(39916)
中心(38511)
农业(36931)
财经(36224)
(32769)
(31203)
北京(30344)
(29990)
师范(29517)
经济学(29345)
(28455)
(28277)
基金
项目(168486)
科学(132556)
基金(124009)
研究(116800)
(112212)
国家(110992)
科学基金(93664)
社会(76874)
社会科(72836)
社会科学(72813)
(66640)
基金项目(66198)
自然(62154)
自然科(60547)
自然科学(60525)
自然科学基金(59441)
(56136)
教育(51893)
资助(49171)
编号(43817)
重点(39096)
(36883)
(36028)
(35516)
(34746)
成果(34606)
创新(33413)
科研(32948)
国家社会(32666)
计划(32268)
期刊
(106647)
经济(106647)
研究(65828)
中国(48801)
学报(44790)
(41522)
科学(39502)
(36505)
大学(33052)
管理(32612)
学学(31708)
农业(27665)
(20806)
金融(20806)
教育(19708)
财经(17834)
业经(17742)
技术(16893)
经济研究(16404)
(15239)
(15200)
问题(13936)
资源(13510)
(13236)
科技(12593)
业大(11936)
(10553)
技术经济(10166)
现代(10166)
林业(9917)
共检索到351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殷成龙  周强  刘峰贵  陈睿山  孟飞  
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切实行动。然而,自然灾害是影响国家公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差,一旦破坏,极难恢复。三江源地区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频发,对生态环境影响深远。为系统评估地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近年来青藏高原多次地震灾害评估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震灾害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评估框架。基于此框架,以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基于遥感和GIS等方法,综合评估了地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与生态基础设施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震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平台的建设思路。结果表明:地震严重损害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设施和冰川、冻土、植被、地表、水系等生态系统要素的结构稳定性,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破坏;地震发生当年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达1492.67亿元,远超116.9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本文提出的评估框架及平台构建思路,可为评估未来地震对三江源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李岱青  
国家公园是一种被全球验证了的能有效实现保护与发展的保护地管理模式。文章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试点,结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以国家公园模式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议由中央财政拨付运行经费、制定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原则、科学划定国家公园管理范围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峥延  李忠  张庆杰  
三江源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贫困地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当地群众脱贫的重要抓手。在保障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该地区实践了以中央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为主,发展合作社和特许经营高端畜牧业和生态体验为辅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建议未来通过推动生态补偿提标扩面、建立"三江源生态特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完善特许经营权,进一步推动三江源地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变为现实发展动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兴  余正勇  
三江源地区作为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生态保护实践和研究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大规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时性、整体性视角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审视,借助计量可视化和质性归纳方法分析构建该区域生态研究议题的内容框架。发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经历了缺乏引导的无序恶化期、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有序调整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摸索期三个阶段,各时期的阶段特征明显,而研究主题框架集中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生态保护、人文生态保护、保护成效评估与变化预测三大板块,围绕各板块细分议题分别阐述研究内容和趋势,继而在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未来三江源生态保护研究提出三方面展望,以期为三江源乃至其他重要保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生态体制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琛  
三江源国家公园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通过挖掘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共同推进,开发与保护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永良  
三江源区生态区位重要,加强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批准,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园区内区域广阔,资源丰富,近些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创新生态管护模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在资源环境管理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四个系统与一个多样性、思想理念与综合管理、具体领域与施政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凯  王金金  
三江源、祁连山,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绿色明珠",在中国生态版图中如同耀眼的坐标熠熠生辉。三江之源,滔滔江河水奔涌而下,养育了无数生命,开启了大河文明;祁连之巅,高耸入云岿然不动,为"丝绸之路"抵挡风沙,让千里沃野滋润万千;青海湖畔,高山下碧波荡漾,万鸟云集、鱼翔浅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宝惠  曾瑜皙  
生态旅游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作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为试点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SESs框架下,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社会-生态系统(E-SESs),并探讨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1)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属性,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试点区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由管理、运营、社区参与和公众支持4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以实现四维目标;(3)从系统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系统运行机制包含政府主导、分区利用、绿色运营、游客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公众支持7个方面。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宝惠  曾瑜皙  
生态旅游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作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为试点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SESs框架下,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社会-生态系统(E-SESs),并探讨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1)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属性,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试点区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由管理、运营、社区参与和公众支持4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以实现四维目标;(3)从系统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系统运行机制包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西武  贾天朝  
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突出,构建和优化其生态安全格局意义重大。运用2020年土地利用及遥感数据,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引入形态学格局空间分析方法(MSPA),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并进行功能优化。结果表明:(1)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源地面积为26 833 km~2,占总面积21.80%。(2)共提取重要生态廊道9条(536.62 km)和潜在生态廊道55条(6 080.15 km),其中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共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5条(5 124.17 km)和重要生态廊道8条(522.10 km),黄河源园区提取潜在生态廊道10条(955.98 km)和重要生态廊道1条(14.52 km)。(3)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功能进行优化,划分核心保护区(39 613.58 km~2)、生态保育区(67 261.84 km~2)、游憩展示区(10 143.44 km~2)、传统利用区(6 081.34 km~2),分别占32.18%、54.64%、8.24%、4.94%。研究成果可以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空间规划调整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玉宏  赵桂峰  谭平  沈朝勇  金建敏  
本文概述了我国地震保险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在考虑地震环境的基础上计算地震财产保险费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地震保险费率的各项影响因素,提出了地震保险费率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值;探讨了保险费与赔偿金额的计算问题;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1栋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地震保险净费率及赔偿金额时,考虑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差异、合理设定免赔额均是十分必要的,为我国地震保险费率的厘定和赔付等问题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艺璇  赵晓迪  邹文涛  闫钰倩  许单云  叶兵  何友均  
为了科学评估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特点并揭示其驱动因素,在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对2005年、2010年和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大类共12类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2005年、2010年和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6.45亿元、5.36亿元和4.12亿元。虽然2010年到2016年,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但是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明显改善。建议进一步加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管理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提高全社会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若云  马宝建  张玉钧  
国家公园中有许多包含着生态智慧的地方性知识,访客对这些地方性知识的需求是否会影响到其保护环境的行为,是值得探讨的。选取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案例地,以潜在访客为样本,采取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地方性知识需求、地方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性知识需求对访客的环境责任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且通过地方依恋产生间接影响。因而三江源国家公园可以为访客提供地方性知识,以激发访客对地方性知识的需求,从而强化访客的地方依恋,进而促进访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璇   李渊   郭宇龙   位贺杰  
探究近30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衡量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为钱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InVEST模型对1990~2020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生境质量等4种生态系统服务展开评估,并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利用权衡协同度模型(ESTD)分析各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供给服务由1990年的2.39×10~7m~3下降至2000年的1.92×10~7m~3,再到2020年上升至3.74×10~7m~3,土壤保持、固碳释氧与生境质量服务的物质量持续上升;(2)从空间格局来看,水资源供给服务的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其余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格局较稳定。园内生态系统服务的Ⅳ类热点区面积由1990年的7.78 km~2增加至2020年的12.75 km~2;(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以协同为主,协同关系主要出现于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生境质量三者之间,权衡关系则存在于水资源供给与其他三种服务之间;(4)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特定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条件的改变、相关政策与专项规划的实施、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影响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及权衡协同关系的主要因素。近30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格局及权衡协同关系变化显著,主导的影响因素为土地覆盖变化,当前园区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呈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未来应重点关注园区的功能分区优化,逐步探索与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着力平衡生态资源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久毛措   尕藏措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源,运用Bibliometrix方法,在对2015—2022年国内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进行阶段划分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首先,2015—2022年,国内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研究文献量增长明显,研究重点与不同阶段国家政策导向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其次,国内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研究最初聚焦建设思路、路径和方案等,后转向对建设目标、生态补偿政策、发展生态旅游、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困境、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评价等问题的关注,近几年主要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生态补偿、社区居民参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生态旅游开发等民生相关问题研究。最后,论文提出未来应持续关注的方向:(1)结合目标定位深入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目标实现的路径研究;(2)通过关注人兽冲突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发展的研究;(3)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问题的研究助力三江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