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5)
2023(8568)
2022(6862)
2021(6383)
2020(5495)
2019(11852)
2018(11813)
2017(22708)
2016(12083)
2015(13228)
2014(13226)
2013(13219)
2012(12038)
2011(10645)
2010(11078)
2009(10788)
2008(11164)
2007(10429)
2006(9362)
2005(8522)
作者
(34634)
(29289)
(29050)
(27163)
(18528)
(13965)
(13042)
(11303)
(11003)
(10445)
(9898)
(9734)
(9455)
(9178)
(8932)
(8607)
(8552)
(8454)
(8420)
(8383)
(7288)
(7283)
(7106)
(6971)
(6722)
(6595)
(6475)
(6463)
(5866)
(5852)
学科
(78550)
(62451)
企业(62451)
(57297)
经济(57226)
管理(48020)
(43915)
农业(29341)
业经(26592)
方法(22277)
(19793)
(16049)
财务(16038)
财务管理(16026)
企业财务(15110)
技术(14815)
数学(14783)
数学方法(14598)
(13561)
(13215)
中国(12308)
理论(11612)
(11153)
(11091)
(10877)
企业经济(10426)
(10317)
经营(10119)
农业经济(9764)
技术管理(9534)
机构
学院(184625)
大学(174248)
(81327)
经济(80009)
管理(78422)
理学(67372)
理学院(66838)
管理学(66010)
管理学院(65675)
研究(54609)
中国(47039)
(46469)
(35899)
(35624)
农业(35155)
科学(31516)
业大(31145)
(29907)
财经(28238)
(27260)
中心(26510)
(25439)
研究所(24215)
经济管理(24104)
经济学(23151)
(23017)
北京(21713)
商学(21646)
商学院(21477)
农业大学(21228)
基金
项目(114804)
科学(92048)
研究(88195)
基金(83774)
(70811)
国家(69928)
科学基金(62359)
社会(58310)
社会科(54818)
社会科学(54805)
(47785)
基金项目(44656)
自然(38669)
教育(38015)
自然科(37818)
自然科学(37809)
编号(37440)
自然科学基金(37200)
(36445)
资助(32602)
(32235)
成果(28381)
(27322)
(27312)
(25789)
(25441)
创新(24515)
重点(24460)
(24208)
国家社会(23810)
期刊
(103374)
经济(103374)
(51476)
研究(49481)
中国(36485)
农业(34699)
管理(31094)
(30756)
科学(24990)
业经(24785)
学报(24169)
大学(19659)
学学(19002)
(18563)
金融(18563)
技术(18353)
(17742)
财经(13864)
经济研究(13518)
问题(13518)
农村(13467)
(13467)
农业经济(13362)
教育(12923)
技术经济(12401)
(12029)
世界(11433)
(10194)
财会(9944)
经济问题(9891)
共检索到28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麻志周  
地质科学向农业拓展并交融渗透,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农业地质学。当前,从国内外对农业地质的研究现状来看,其愈来愈被广大地学和农学科技人员所重视。农业地质学为全球地质科学和农业科学结合并推进其向纵深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我国开展了大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简要综述农业地质的发展历史,从农业地质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谈起,并列举大量实例,分析、阐明了农业地质研究工作在农业生产及其生态环境中的独特作用、发展趋势,对今后如何开展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印昌  付文玉  杨大成  关玉岩  蔡明理  姜亚伦  
阐述了土壤地质学与特色农业的关系,科学运用土壤地质学综合分析了吉林省特色农业生产现状。揭示了特色农业生产对土壤地质环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土壤地质环境对特色农业具有严格的限制性,特色农业的分布对土壤地质环境具有敏感的区域性等重要的规律与特点。提出了如何运用土壤地质学科学指导我省特色农业的开发,合理调整特色农业生产结构,统筹规划,建立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和保护与治理特色农业环境等一系列的新思路。为了尽快付诸于实施,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发展特色农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发展特色农业近期计划与远景目标;三是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不断把发展特色农业生产落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汉寿  吴汉章  张益民  陈永萱  
甲壳素又称几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不分枝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类作用下或用其他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衍生物,如脱乙酰几丁质(又称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羟乙基几丁质、几丁寡聚糖、氨基葡萄糖等。这...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凤棠  段明莲  
本文对地质学期刊采用比较和相关系数方法,对不同时期确定的核心期刊表进行分析、比较,并列出我国地质学领域中最主要的10种核心期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心想  耿增超  
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过热裂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溶性的固态物质。近年来,生物质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载体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促进生物质炭在农业上的研究及应用,从生物质炭性质的影响因素,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质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未来生物质炭在农业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凡  冯沈萍  
转基因(tr-ansgene)技术是指所有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导入受体生物细胞并稳定整合到该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的技术。人们对植物、动物进行遗传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从转基因在受体植物、动物基因组中得到稳定整合并在当代及其子代中得到有效、稳定的表达。转基因这项前沿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有望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克安  
反义RNA最初在原核细胞中被发现并广泛存在于多类生物中,通过与mRNA互补结合形成杂交链而抑制基因的表达,作用于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目前人们利用反义RNA的这一特点,在动植物、微生物及医药等领域对生物基因进行有效调控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贵荣  
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服务于现代大农业生产发展战略的新兴领域,也是应用地质学研究领域发展方向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已为我国的大农业生产作出了一系列贡献,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了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农业地质基本概念,国内外农业地质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并着重对农业地质环境背景,非传统新型矿物肥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地质灾害的研究在我国现代大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作了系统地阐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德志  古黄玲  辛宇佳  
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人为地质灾害已十分突出,人为地质灾害主要起因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包括地表及其以下的地壳岩石圈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环境的改变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岩石结构的改变容易导致地应力的集中,地应力集中并达到岩石破裂强度极限就会导致岩石破裂,从而诱发地质灾害。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矿山开采和道路建设对自然界原始岩石结构的破坏作用尤为显著,文章主要就矿山开采和交通建设造成地壳物理结构改变所引起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机理进行简单探讨。因此在构造地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G.T.Roberson  崔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太平  
智慧农业是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传感设备和无线通信对农业生产实施精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决策。智慧农业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当前智慧农业在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结合智慧农业的特点和我国农业产业升级的需求,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增加农业投入和科技投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雪洁  吕莉  王晓蕾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转型的路径如何选择是大家瞩目的焦点。经济地质学与资源型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经济地质学的理论观点来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梳理经济地质学的发展脉络,揭示经济地质学的本质内涵,结合经济地质学在淮南矿业立市和产业转型中的重要导向作用,提出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应更多地从经济地质学本质特性出发,依托资源、延伸资源、不唯资源、超越资源,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以期对众多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卢小莉  李晶  吴登生  
针对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中多维数据难以获取、定量定性结合不强等问题,提出运用期刊编委数据来度量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既采用了文献数据这一客观信息源,同时也兼顾同行专家的意见。构建期刊编委指数(Journal Editorship Index),综合考虑了期刊等级,编委等级和编委规模的影响,从多个维度来反映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以地质学为应用对象,在选取的在111种地质学期刊中,共收集整理期刊编委3811名作为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期刊编委指数能很好地的刻画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地质学领域科研机构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海宝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油气田开发作为获取能源重要渠道,必然会得到国家的大力重视与发展。在油气田开发中,油气勘探是重要环节。研究与发展油气勘探技术是提升油气勘探水平、获得更好勘探效果的关键举措,其中地质因素是重点研究对象。由国景星、李红南和张立强联合编写、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一书,对油气田开发中相关地质学知识进行系统介绍与阐述,并从具体勘探环节入手介绍勘探技术类型、应用程序、作用价值等内容,能对油气勘探技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