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0)
- 2023(14358)
- 2022(12583)
- 2021(11754)
- 2020(9987)
- 2019(22667)
- 2018(22439)
- 2017(42884)
- 2016(23527)
- 2015(26221)
- 2014(25869)
- 2013(25538)
- 2012(23555)
- 2011(20937)
- 2010(20586)
- 2009(18635)
- 2008(17828)
- 2007(15223)
- 2006(13261)
- 2005(11063)
- 学科
- 济(88756)
- 经济(88644)
- 管理(61812)
- 业(60526)
- 企(48112)
- 企业(48112)
- 方法(41409)
- 数学(35510)
- 数学方法(35147)
- 农(26911)
- 中国(22248)
- 学(21454)
- 财(21255)
- 地方(20594)
- 业经(20104)
- 农业(18551)
- 贸(16469)
- 贸易(16461)
- 易(15944)
- 环境(14835)
- 理论(14454)
- 技术(14102)
- 制(14080)
- 和(13941)
- 务(12681)
- 财务(12621)
- 财务管理(12601)
- 划(12118)
- 企业财务(11833)
- 银(11494)
- 机构
- 大学(325547)
- 学院(324847)
- 管理(129338)
- 济(121829)
- 经济(119059)
- 理学(113050)
- 理学院(111697)
- 研究(109806)
- 管理学(109687)
- 管理学院(109127)
- 中国(78515)
- 科学(73537)
- 京(69490)
- 农(62402)
- 业大(56072)
- 所(55729)
- 财(52861)
- 研究所(51739)
- 中心(49920)
- 农业(49284)
- 江(46539)
- 范(44562)
- 师范(44029)
- 北京(43354)
- 财经(43343)
- 院(39952)
- 经(39481)
- 州(37807)
- 师范大学(35889)
- 经济学(35209)
- 基金
- 项目(235396)
- 科学(182706)
- 基金(169292)
- 研究(165713)
- 家(151015)
- 国家(149503)
- 科学基金(126563)
- 社会(102985)
- 社会科(97369)
- 社会科学(97336)
- 省(93855)
- 基金项目(92142)
- 自然(85453)
- 自然科(83356)
- 自然科学(83330)
- 自然科学基金(81811)
- 划(78751)
- 教育(74921)
- 资助(68518)
- 编号(67284)
- 重点(52549)
- 成果(52201)
- 发(50400)
- 部(50226)
- 创(48793)
- 课题(45708)
- 科研(45608)
- 创新(45517)
- 计划(44819)
- 大学(42673)
- 期刊
- 济(129725)
- 经济(129725)
- 研究(87963)
- 学报(60398)
- 中国(58323)
- 农(56334)
- 科学(53567)
- 大学(44208)
- 管理(43000)
- 学学(41856)
- 农业(38973)
- 财(37638)
- 教育(32920)
- 技术(25404)
- 业经(23160)
- 融(21924)
- 金融(21924)
- 业(20203)
- 经济研究(19994)
- 财经(19373)
- 科技(17995)
- 图书(17613)
- 问题(17379)
- 版(17158)
- 资源(17063)
- 业大(16615)
- 经(16464)
- 理论(14726)
- 技术经济(14301)
- 商业(14269)
共检索到45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华 戴宏 李红品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对于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政府及家庭收入;居民对于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多数居民认为发展旅游增加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力度及机会,改善了交通,但存在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识不高等问题。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强烈,多数居民认同旅游发展使居民之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玲 吴成基 彭永祥 赵辉
解说对于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游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说需求。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地质公园的人员解说有较高的需求;在解说主题上偏好地质景观成因和动植物知识;年龄、学历和职业都对游客的解说主题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中:19岁~29岁的游客对地质景观成因的需求程度最高,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对地质景观成因感兴趣,偏好动植物知识的职业群体为公务员,文教专业人员对历史典故兴趣较高,而民俗逸事对农民有吸引力。重游游客对于地质景观成因、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宇辉 肖时珍 胡馨月 张丽君
采用SWOT-AHP模型对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进行分析,探究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不足以及今后开发的侧重点。分析发现: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资源、周边旅游业发展、政策、科普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客源市场等指标综合权重分别为0.510 4、0.060 5、0.029 6、0.071 9、0.050 9、0.048 8,在未来科普旅游开发中应采取"优势—威胁"发展战略。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开发差异性科普旅游产品、打造优质科普基地、推进申遗或申世工作、打造古生物品牌、多维度解说等建议,以期探索一种适用于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思路,为化石类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丽红 武法东 王彦洁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地质公园已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低碳旅游开发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资源品质、旅游客源和环境容量;构建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考察、体育健身等四类旅游产品组成的核心旅游产品体系;提出了在景区建设、旅游行为和经营管理三方面的低碳消费开发方式。对干旱半干旱区以地质遗迹为主的景观资源的低碳旅游开发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鄢志武 管园苹 丁午阳 陈依芳
空间关联性不仅要考虑实际距离上的关联,还需要考虑交通可达性,游客出行是否实惠和便利。本文从距离和交通条件出发,利用威尔逊模型和相关系数对湖北省9个国家地质公园与省内17个地级市的空间关联性与可达性进行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国家地质公园主要集中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且鄂西圈交通网络发展成熟。对于空间吸引力较低的地质公园,可以采取加强与临近地质公园的合作,促进游客互换。同时,应加固加宽县、乡已有公路。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保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轻轨的配套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以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者碳足迹为研究对象,结合旅游者饮食、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和娱乐等六因素,根据旅游者碳足迹模型,计算其产生的单因素人均碳足迹值和人均总碳足迹值,得出结论如下: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年平均碳足迹总值达1.0~3×10~7 kg,人均旅游碳足迹值为78.94 kg。其中在餐饮部分的年平均总值为9.44×10~6 kg,人均碳足迹为72.62 kg。住宿部分总值为6.90×10~4 kg,人均值为0.53 kg。交通部分总值为6.67×10~5 kg,人均值为5.13 kg。游览和娱乐部分为7.17×10~4 kg,人均值为0.55 kg。购物部分总值为1.4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文静 唐承财
我国许多地质遗产旅游区均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效益较低。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分析了黄河石林遗产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最后,提出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理念,并构建了农旅共融、工旅共融、科旅共融、文创旅游共融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可指导黄河石林地质遗产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地质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培基 马泓芸 程华
国家地质公园是重要的地质资源和旅游资源,本文在回顾近几年地质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石林公园科技旅游的发展方向尝试性进行可行性的论证。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科技旅游 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涛 田明中
通过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实际中地质公园旅游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了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对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硕博论文在内的共627篇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表明: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非常不平衡且极其薄弱,地质公园旅游发展仍然处于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为主体的初级阶段;指出地质公园旅游主体研究、地质景点与地质旅游线路研究、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研究、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地质遗迹保护研究、地质公园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等是我
关键词:
地质公园旅游系统 研究现状 研究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梦茵 薛宝琪
以南阳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别从知识、态度、行为三个方面构建环境解说对游客游览质量影响的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地质公园环境解说对游客游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解说有助于游客知识获取、态度和行为改变;游客知识获取、态度和行为改变与游览质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解说尤其是专业人员解说和智能媒体解说与游客游览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人员解说与非人员解说对游览质量的影响差异不大;知识、态度与行为三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有解说组游客要比无解说组游客游览质量要高,不同解说类型对游
关键词:
环境解说 游览质量 地质公园 宝天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旭亮 张海霞
本文以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地质公园区位、类型及成因,探讨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部分产品开发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有限性等问题,提出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进一步参考。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生态旅游 喀纳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燕 李江风 梁滨 张浩 田秋菊
地质公园生态文化培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质旅游对于公园生态文化培育具有促进作用。以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为例,构建以地质特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人文生态文化为三大要素的地质公园生态文化体系,提出科普项目、解说系统和基础设施是公园地质旅游开发中表达生态文化的三大媒介。对地质旅游与生态文化的关系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旅游是地质公园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培育环境公民的有效手段,通过环境教育,提升环保意识,产生亲自然环境行为,从而建立公众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生态保护,培育生态文化。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旅游 生态文化,神农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薛艳 席宇斌 孙雪飞 高峻
通过客观参数计算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声环境进行研究,揭示了声景与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廓清混乱生态系统中唤起受众听觉知觉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等效声级、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声谱图和GIS空间聚类法都能较好地反映景区整体声景环境;云台山整体声景构成中自然界声源与景区资源特色一致性高,但缺少与其人文资源特色相应的声音元素;游客对景区声级的主观感知和忍受阈值与之在城市中的情况不完全吻合,入口与景区维护中高强度人声与器械声对游客体验产生负面影响,风声、水声等与景区自然环境协调度高的声音,纵然声级超过日常噪声等级却依旧被认为是舒适的,偶尔出现的鸟鸣、猴叫等生物啼吠声能在噪杂环境中被有效感知。最后,探讨了游客声景感知机制和过程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光辉
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地——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对游客感知形象、认知形象、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等内容的研究,对生态旅游地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通过差异性检验分析发现,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客源地"等,都是导致游客满意度与生态旅游目的地忠诚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洪 贺喜 袁开国
文章从地质公园与地质公园旅游的概念释义入手,简要回顾了湖南地质公园的建设历程,并从基本态势、湖南奇迹、扶贫效应、总体水平四个方面较系统分析了湖南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情况。基于以上认识,提出湖南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系统思路:1确立旅游开发的总体构思;2突出旅游产品开发;3狠抓以张家界、崀山、飞天山、酒埠江、红石林为重点的旅游项目开发;4重视解说系统建设;5强化地质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
地质公园 专项旅游开发 湖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游目的地周边地区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
基于Tetra-class模型的游客目的地满意度属性要素分类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为例
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贵州省思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目的地旅游供给游客感知评价与行为态度的比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基于行为与态度的生态旅游市场构成研究——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