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
2023(1633)
2022(1411)
2021(1371)
2020(1157)
2019(2504)
2018(2447)
2017(4589)
2016(2554)
2015(2779)
2014(2875)
2013(2980)
2012(2630)
2011(2649)
2010(2708)
2009(2640)
2008(2684)
2007(2351)
2006(2325)
2005(1983)
作者
(8342)
(7062)
(7047)
(6571)
(4448)
(3521)
(3158)
(2728)
(2695)
(2573)
(2538)
(2433)
(2365)
(2344)
(2307)
(2266)
(2097)
(2045)
(2035)
(1991)
(1790)
(1764)
(1670)
(1648)
(1587)
(1560)
(1536)
(1505)
(1497)
(1471)
学科
(10532)
经济(10528)
管理(7430)
资源(4611)
(4485)
方法(4413)
(3318)
企业(3318)
理论(3194)
(3088)
(3047)
地方(2922)
环境(2875)
业经(2824)
(2771)
农业(2648)
(2576)
数学(2464)
数学方法(2424)
经济理论(2358)
人事(2299)
人事管理(2299)
中国(2197)
生态(1861)
(1832)
(1758)
旅游(1734)
建设(1644)
农业经济(1521)
开发(1474)
机构
学院(41669)
大学(40132)
管理(16165)
研究(14341)
理学(13401)
理学院(13189)
管理学(12900)
管理学院(12802)
(11799)
经济(11401)
科学(10976)
中国(10597)
(9790)
(9763)
旅游(9641)
(9474)
(8795)
师范(8734)
(7456)
师范大学(7183)
研究所(6922)
(6683)
中心(6369)
北京(6316)
(5964)
(5833)
(5576)
资源(5240)
(5200)
业大(5173)
基金
项目(27687)
科学(21613)
基金(19616)
研究(19398)
(17592)
国家(17443)
科学基金(14728)
社会(12107)
社会科(11487)
社会科学(11481)
(11436)
基金项目(11134)
自然(10064)
自然科(9606)
自然科学(9602)
自然科学基金(9442)
(9098)
资助(8762)
教育(8245)
编号(8019)
(7022)
重点(6135)
成果(5914)
(5431)
课题(5286)
发展(5211)
(5137)
科研(5095)
国家社会(4995)
计划(4965)
期刊
(16239)
经济(16239)
研究(7920)
中国(7863)
科学(7263)
学报(6879)
(6467)
旅游(6467)
(6467)
资源(6018)
(5807)
学刊(5210)
旅游学(5206)
游学(5206)
(5066)
图书(4786)
管理(4474)
大学(4210)
农业(3873)
学学(3675)
书馆(3604)
图书馆(3604)
业经(3582)
教育(3226)
(3003)
(2742)
问题(2261)
技术(2211)
开发(2186)
(2126)
共检索到60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序强  
阐述了地貌旅游资源在旅游景观形成中的独立构景作用和构成风景区的主体作用,探讨了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问题,分析了地貌旅游资源研究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学仁  
本本从分析岩溶地貌发育机理的三大基本要素入手,对那些可供观赏的类型或造型奇特具有旅游价值的岩溶地貌,据其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提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利用导向,应该是岩溶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美学相结合的开发型导向。即资源—环境复合型的开发导向;旅—工—农开放型的开发导向;利用与保护结合型的开发导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储玖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产业结构多元化,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实现向生态旅游全面过渡,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秦巴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生态旅游项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储玖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产业结构多元化,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实现向生态旅游全面过渡,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秦巴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生态旅游项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申洪源  马荣华  鲁峰  
黄岩富山古崩塌地貌是迄今在华东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古崩塌地貌。受岩性、岩体产状、构造、节理和裂隙以及新构造运动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花岗斑岩组成的山体因崩塌而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山峰、岩壁与陡崖、岩洞、断层谷与峡谷、崩塌堆积地貌和串珠状跌水瀑布等各种地貌景观。这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可以考虑将此建成地质公园。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学研究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成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艾万钰  
当今世界的旅游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一门为旅游业和五花八门的旅游活动服务的科学——“旅游地学”应运而生。它在我国已引起愈来愈多的美学、地理,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学家的注视和研究。旅游地学是一门运用美学、地理、地质、环境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系统调查、评价旅游资源,为旅游业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从“商业化”角度为“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本文认为,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只适用于观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则不适宜。文章对度假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评价,认为度假旅游资源由观赏游憩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服务设施及服务、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五大要素构成,生态环境类旅游资源是度假旅游资源的基础要素,生态环境在度假旅游地可直接转化为度假旅游产品,与游客进行着能量交换。度假游客对度假旅游地的需求,对度假旅游吸引物的评价决定了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本文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作了尝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康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三大体系 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尽管专门探究分类的文章还不多见,但研究中对旅游资源的分类问题也多有涉及。 回顾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归纳为三大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顾维舟  
说明: 关于海峡两岸旅游研讨会,本刊上期已经刊出了申葆嘉论文和陈嘉隆论文的前半部分;本期除了继续刊出陈嘉隆文的后半部分外,这里发表的顾维舟来稿,也是作者提交该研讨会的论文。此外,研讨会中刘德谦论文《发展海峡两岸旅游的几个问题》,已在《山东旅游》发表;魏小安、叶军论文《建立国际华人旅游合作系统的设想》和张凌云论文《略论台胞市场的深层开发》,也都在《旅游调研》刊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颖若  
文章从其他学科引入"羡余"这个概念,用以描绘本身具有较高资源品质却在经营中显得"多余"、"无用"的旅游资源。阴影效应、互代性、旅游效率的要求是产生羡余现象的原因,羡余的资源作为后备资源可在提高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丰度等方面发挥作用。羡余概念在资源评价和资源开发中都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京辉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着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外汇收入乃至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西南地区(以下简称西南区)系指四川、西藏、云南、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子鹏  田玲  
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留下的缺口,强调了地方政府在这一缺口中的特殊功能,这一结论性的认识,为我国在转轨时期如何实施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