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5)
2023(13573)
2022(12188)
2021(11462)
2020(9811)
2019(22924)
2018(23056)
2017(45170)
2016(24867)
2015(28127)
2014(28533)
2013(28467)
2012(26387)
2011(23756)
2010(23696)
2009(21846)
2008(21509)
2007(19095)
2006(16178)
2005(14140)
作者
(73981)
(61830)
(61329)
(58640)
(39166)
(29786)
(28102)
(24374)
(23146)
(22009)
(21050)
(20730)
(19482)
(19477)
(19237)
(19173)
(19153)
(18295)
(17637)
(17573)
(15538)
(14964)
(14928)
(13953)
(13866)
(13856)
(13724)
(13645)
(12584)
(12392)
学科
(99798)
经济(99693)
管理(69172)
(67492)
(55364)
企业(55364)
方法(50730)
数学(44525)
数学方法(44059)
(26938)
(25436)
(24218)
中国(23935)
业经(20540)
地方(19882)
(18239)
贸易(18235)
农业(17952)
(17679)
(17140)
(16652)
财务(16581)
财务管理(16546)
理论(16230)
(15842)
企业财务(15672)
技术(15057)
环境(14991)
(14373)
银行(14317)
机构
大学(359851)
学院(357415)
管理(141918)
(138645)
经济(135493)
理学(123765)
理学院(122356)
管理学(120155)
管理学院(119522)
研究(118562)
中国(86126)
科学(77722)
(76443)
(64464)
(62108)
(61223)
业大(58545)
研究所(56375)
中心(53993)
(51363)
农业(51205)
财经(50685)
北京(47903)
(47239)
师范(46764)
(45982)
(42660)
(41837)
经济学(41179)
财经大学(37803)
基金
项目(248191)
科学(193165)
基金(179117)
研究(177182)
(157333)
国家(156059)
科学基金(132460)
社会(108912)
社会科(103066)
社会科学(103036)
(97553)
基金项目(96415)
自然(88781)
自然科(86634)
自然科学(86607)
自然科学基金(85044)
(82473)
教育(81344)
资助(74270)
编号(72719)
成果(58637)
重点(55551)
(54645)
(52377)
(50918)
课题(49470)
科研(48203)
创新(47556)
计划(46292)
教育部(46085)
期刊
(145626)
经济(145626)
研究(99331)
中国(62275)
学报(62143)
(57481)
科学(55962)
管理(47637)
(47038)
大学(45586)
学学(43059)
农业(39677)
教育(36566)
技术(29858)
(26941)
金融(26941)
业经(24439)
财经(24087)
经济研究(23016)
(20687)
(20398)
问题(19670)
图书(18743)
(17832)
技术经济(17700)
理论(17509)
科技(17497)
资源(16291)
实践(16209)
(16209)
共检索到501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静媛  陈发棣  滕年军  陈素梅  
【目的】探讨地被菊株型匍匐性的遗传控制,并寻找与匍匐性连锁的RAPD标记,为匍匐型地被菊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匍匐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盆栽小菊品种‘早意大利红’为母本,地被菊品种‘03(6)-12’为父本构建F1群体,从F1中选取株型表现为匍匐、直立和中间型的单株各1株,分别自交,构建F2群体,并以选取的3个类型F1单株为母本与‘03(6)-12’回交,构建BC1群体。以主枝分枝角度作为株型划分依据,统计每个群体中不同株型分离比,推测地被菊株型控制相关基因特点。此外,以F1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构建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媛  陈素梅  陈发棣  
In this study,PCR product amplified with a RAPD marker A10_555 which is linked to gene controlling creeping habit of ground-cover chrysanthemum(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was recovered,and subsequently subcloned and sequenced. A pair of 18-base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seq...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雒新艳  王晨  戴思兰  李宝琴  刘倩倩  朱珺  卢洁  
【目的】大菊品种数量众多,形态繁杂。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瓣类大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菊花品种分类和品种演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方法】选取涵盖大菊品种5个瓣类的150个品种,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共检测到清晰可重复的2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2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6.0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485和0.5154;5个瓣类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比较高,其中平瓣类最高(PPB=95.20%),桂瓣类(PPB=86.90%)和匙瓣类(PPB=89.52%)最低;瓣类类群间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向辉  佘朝文  许栋  张青桦  赵旺  
为阐明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结合运用形态标记与RAPD标记对7份朝天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以10.25的遗传距离将7个朝天椒辣椒种质材料分成了5类,RAPD分子标记以15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辣椒种质分成4类,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比例为24.4%,扩增多态性位点多,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不明显,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从分子水平和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中会  赵立华  孔宝华  陈海如  范静华  刘飞  李小鹏  蔡红  杨根华  秦西云  方敦煌  
采用I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后选用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17.0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丛文  包满珠  
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3个引物对 5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珙桐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群体间的差异明显 ,2 6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 ,与我国濒危树种马褂木和银杉等相似 ,而与广布性树种相异。取样方法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 ,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多样度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小 ,群体间的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的估算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大。研究还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种源区。通过珙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珙桐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兵  管延安  张华文  徐平平  张文兰  陈利容  秦岭  
利用RAPD标记对来自春、夏谷区不同育种单位的23份谷子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份品种的RAPD标记的多态性较低,13个引物共扩增出56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为4.31条,引物S30和S45都有7条多态性带,能够鉴别的品种最多为13个。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5时,23个品种可分为4类,不同生态区的品种可以归为一类,而同一生态区的品种也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基于RAPD的遗传相似性和品种来源地没有必然的一致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绍臣  高福玲  姜廷波  
Based on the genetic inheritance and segregation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s) markers,the analysis of linkage groups for birch was performed by using a pseudo-testcross strategy.A segregating population comprising of 79 progenies from the cross between Betula pendula and B.platyphyll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庆杰  李正红  王雁  田杰  谷勇  刘秀贤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滇川两省的12个地涌金莲野生和栽培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10条随机引物在12个种群中共扩增出8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85条,整个种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为96.59%,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89 0以及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41 6。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68 2,即43.1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内,56.82%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略高于种群内。种群间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在0.66~0.95之间。聚类结果显示:野生种群之间遗传距离较近,与地理分布基本相一致;栽培种群遗传距离较远,与地理分布不一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朱兆海  张学文  萧浪涛  
以不同辐射剂量的 6 0 Co- γ射线处理菊花愈伤组织 ,获得变异后代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不同辐射剂量对植物遗传物质的影响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对 5种变异株和对照进行分子标记和遗传突变的研究 .建立了适合 RAPD的反应体系 ,优化其反应条件 ,从 2 5种引物中筛选出的 6种引物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差异 ,共扩增出 72条带 .结果表明 ,经过不同辐射剂量处理获得的变异菊花在 DNA水平上存在多态性差异 .分析了多态性产生的机理和变异株间遗传物质的差异 ,并讨论了 RAPD的可靠性和辐射变异的机理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姝  钱正强  宫霞  赵榕  杨明挚  
本研究分别应用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云南昆明西山5个近距离群体的41份野生蘡薁葡萄(Vitis bryoni-aegoliaBge)样品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以比较2种方法评价同种野葡萄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发现,2种分子标记得到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均小于0.5,基因流较大(Nm>1),表明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间存在的遗传分化小,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的概率远大于在群体间。但RAPD分子标记能更灵敏的体现各个近距离群体间的差异,得到的遗传距离与实际群体间的物理距离呈正相关(r=0.981,P=0.019<0.05)。对远距离的同种野生葡萄以及栽培葡萄进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左开井  张献龙  冯纯大  
选用 8 0个随机引物 ,对栽培种陆地棉、野生种雷蒙德氏棉、它们的杂种一代以及从回交后代中选育的 9个种质系进行了RAPD指纹图谱和遗传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 :2 9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具多态性 ,并能将两个不同棉种、F1 和种质系相互间加以区别。在 9个种质系中分别检测到 5~ 9条 (3 .7%~ 5 .3 % )带与野生种相同的特异带 ,大多数带与陆地棉回交亲本一致。野生种与种质系间的相似系数为 0 .388~ 0 .479,陆地棉亲本与种质系间相似系数为 0 .6 36~ 0 .892 ,材料间的带型差异与相似系数是吻合的。因此 ,利用RAPD标记检测远缘杂种后代材料中来自野生种的血缘是...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高风英  叶星  卢迈新  黄樟翰  张庭  
应用RAPD技术对3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新引进的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扩增结果统计获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奥利亚罗非鱼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 0,0.090 3和0.014 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以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的最大,为0.135 1,奥利亚罗非鱼83系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1 0,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02系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1 8。利用MEGA3.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于琳  李国庆  张静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我国15个地区2种寄主植物(铁苋菜和蓖麻)上分离得到的葡萄孢属类似真菌Amphobotrys ricini的81个菌株以及来自美国的1个A.ricini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63条DNA带,其中有49条DNA条带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7.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47~0.84,平均值为0.72,观测等位基因数(Na)的均值为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均值为1.357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均值为0.227 5,Shannon信息指数(I)的均值为0.363 1。UPGMA聚类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5~1.00,以遗传相似系数0.70为阈值时,可分为5个类群(A、B、C、D、E),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B类群又可以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分析结果表明,A.ricini群体内遗传变异与菌株地理来源、寄主植物有一定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秦英  刘军伟  刘莉  焦定量  郭富常  郭敏  
为了解西瓜强雌性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强雌性系BG1为母本,分别与不同的西瓜品系杂交、自交及回交,共获得5个F1群体、1个F2群体、1个回交群体BC1R34,以及1个回交转育品系(BC4S3)。5个F1群体植株全部表现为正常花性型;经χ2测验F2分离群体中强雌性型与普通花性型的分离符合1∶3的分离比率;与普通花性型回交后代的BC1R34表现为普通花性型;回交转育得到的BC4S3品系表现为强雌性型,雌花率高达77.9%。试验结果表明,该强雌性状主要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但根据F2单株雌花率的分布情况,认为还可能存在微效基因的作用。对两对近等基因系BG1和BG2及BC4S3和R34进行RAPD分析,共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