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1)
2023(7912)
2022(6911)
2021(6199)
2020(5569)
2019(12972)
2018(12702)
2017(24457)
2016(13786)
2015(15705)
2014(15862)
2013(16028)
2012(15323)
2011(14010)
2010(14058)
2009(13286)
2008(13496)
2007(12476)
2006(10717)
2005(9704)
作者
(45436)
(38269)
(38084)
(36269)
(24198)
(18664)
(17251)
(15069)
(14499)
(13509)
(13107)
(12771)
(12393)
(12315)
(12274)
(12092)
(12079)
(11404)
(11196)
(11149)
(9836)
(9554)
(9429)
(8850)
(8692)
(8544)
(8504)
(8468)
(7873)
(7873)
学科
(59907)
经济(59838)
管理(36115)
(36035)
方法(30462)
(28451)
企业(28451)
数学(26954)
数学方法(26700)
(16191)
(16037)
(15223)
中国(14435)
(12313)
贸易(12309)
(11957)
业经(11502)
地方(11445)
农业(10652)
(10650)
(9307)
(8804)
金融(8802)
(8732)
(8728)
财务(8718)
财务管理(8690)
银行(8682)
环境(8580)
理论(8398)
机构
大学(213223)
学院(209987)
(85816)
经济(84059)
研究(77152)
管理(75887)
理学(65527)
理学院(64699)
管理学(63427)
管理学院(63056)
中国(56238)
科学(51566)
(48012)
(46111)
(42486)
研究所(39144)
农业(38781)
(38450)
业大(38340)
中心(34690)
(32431)
财经(30890)
北京(29096)
(28012)
经济学(27323)
(27025)
(26817)
师范(26409)
(25125)
农业大学(25091)
基金
项目(142237)
科学(109272)
基金(102529)
研究(95542)
(93587)
国家(92864)
科学基金(76083)
社会(58929)
社会科(55808)
社会科学(55788)
(55525)
基金项目(54109)
自然(51995)
自然科(50772)
自然科学(50747)
自然科学基金(49841)
(48578)
教育(44007)
资助(43205)
编号(37134)
重点(33479)
(31547)
(31110)
成果(30227)
计划(29690)
(29022)
科研(28577)
创新(27293)
科技(26694)
课题(26562)
期刊
(89883)
经济(89883)
研究(58500)
学报(44224)
(42525)
中国(39368)
科学(36599)
大学(31461)
学学(29948)
(29829)
农业(28741)
管理(25839)
教育(18853)
(17212)
金融(17212)
(16553)
技术(16508)
财经(15418)
经济研究(15130)
业经(14006)
(13317)
问题(12681)
(11930)
业大(11790)
技术经济(10850)
统计(10664)
(10547)
科技(10185)
农业大学(9908)
资源(9593)
共检索到305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卜玉山  苗果园  周乃健  邵海林  王建程  
目的通过研究地膜(PM)和秸秆(SM)覆盖土壤肥力效应的特点,为二者的选择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和秸秆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和微生物影响的差异。结果地膜和秸秆覆盖都有明显保水作用,但前者主要表现为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深层土壤含水量反而明显降低,而后者各层土壤水分都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兼有显著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土壤温度却明显低于对照,但在冬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地膜覆盖土壤温度反而低于秸秆覆盖;秸秆覆盖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而地膜覆盖无此作用,甚至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和地膜覆盖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三大种群微生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吴炜  张永仙  江解增  谢梦薇  钱佳宇  张昊  
为了探究不同季节土表覆盖水稻秸秆腐解及对大棚水生蔬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水稻秸秆7 500kg/hm~2覆盖土表和对照(CK,不覆盖水稻秸秆) 2个处理,各设3次重复,于秋冬季在大棚内使用塑料栽培箱并灌浅水种植豆瓣菜,研究水稻秸秆覆盖对水稻秸秆腐解率、豆瓣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腐解率为69. 34%,处理和对照的豆瓣菜总产量分别为68 610,64 725 kg/hm~2,较对照提高6%,处理的豆瓣菜能吸收转移较多的氮磷钾,茎、叶干物率和粗纤维含量均较对照明显下降,提高了豆瓣菜植株的品质。土壤有机碳含量较种植前下降1. 15%,对照下降2. 88%,有效缓解了因植株生长吸收所致的有机碳含量下降。种植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涨幅较对照高15. 4%-9. 3%-5. 7%、硝态氮含量涨幅较对照高14. 51%、速效磷含量降幅较对照低4. 9%、速效钾含量涨幅较对照高8.36%。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下降,但降幅显著小于对照,说明水稻秸秆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酶活性。认为设施内水田土表覆盖水稻秸秆仍有较高腐解率,能提高当季水生蔬菜产量品质并改善土壤性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军军  姚艳丽  张华林  戴小红  罗萍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胶园覆盖柱花草的土壤循环和根系分布特征。【方法】于2008年建立胶园覆盖柱花草复合系统,2014年对试验区土壤样品和橡胶树根系进行分析与调查。【结果】胶园覆盖柱花草分别提高了0~10和1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465%和17%、达到显著水平,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以及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了橡胶树根系的生长,根系干重和鲜重分别增加了98.07%和77.11%,根系分布以10~20 cm为主变为0~10 cm为主,根系水分含量大于50%,细根增加,木质化程度降低。【结论】胶园覆盖柱花草提高了胶园表层土壤熟化程度,促进了养分物质的转化与利用,调控了橡胶树根系的分布,提高了根系活性,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巧佳  蓝天琼  郑顺林  刘金亮  袁继超  
为川芎的轻简高效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田间控制性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以及川芎产量和阿魏酸、总生物碱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草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这些肥力因素随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量稻草覆盖时,切碎覆盖的显著高于整草覆盖的;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趋势,但可提高块茎膨大期土壤的有效磷含量。②适宜的稻草覆盖还田能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以切碎覆盖还田的增产幅度最大;免耕与旋耕的川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免耕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提高川芎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田甜  孙向阳  李素艳  周伟  郑燚  范志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对城市绿地土壤肥力影响,以期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解决城市绿地土壤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典型城市绿地土壤-圆明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设置4种不同处理:不覆盖(CK)、上层木片+下层堆置15 d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A)、上层木片+下层堆置30 d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B)、上层木片+下层堆置60 d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C),进行室内分析测定,结合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运用Pearson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结果】0~10 cm土层中,C覆盖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 <0.05)。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中F_(imin)值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限制因子为土壤密度及有效磷,土壤综合肥力最主要影响因子为有机质,其次为土壤有效磷及土壤密度。【结论】综上,园林绿化废弃物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综合肥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C为最佳覆盖方案,今后研究中要着重注意土壤肥力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土壤密度及有效磷)的动态变化及改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兵  吕子文  梁晶  黄懿珍  周立祥  方海兰  
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在试验设计的6120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覆盖用量与这些土壤肥力指标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显著增加,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显著正相关,能有效评价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树  汪景宽  高艳梅  
采用培养熏蒸-提取法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和长期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产生显著影响。长期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提高102.6%和60.1%,使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提高107%和41.2%;施氮肥处理则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降低30.8%,使微生物量氮平均降低1.46%。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影响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覆膜后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对照、N4及M4N2P1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覆膜后平均升高20.4%、44.6%和12.9%,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升高22.9%、12.7%和56.5%;而M4处理土壤微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大辛  郭平毅  原向阳  董淑琦  王东明  李永虎  
为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材料对旱区谷子的增产效果和机理,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白色聚乙烯地膜(WP)、白色可降解地膜(WD)和黑色可降解地膜(BD))对土壤水温、谷子叶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CK,露地)相比,各覆膜处理均使020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0100cm土层的蓄水保墒能力有所增加。其中WP处理的地温日较差最大,增温效应最明显,WD、BD处理依次减弱。WP处理的020cm土层保水效果最好。各覆膜处理均使谷子生育前期0100cm土层的蓄水保墒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彬  蔡典雄  张镜清  高绪科  
研究探讨了玉米秸秆还田方式 (直接或过腹还田 )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 ,秸秆过腹还田对提高耕层土壤速效 N贡献较大 ;耕层土壤速效 P含量主要与化肥施用量有关 ;耕层土壤速效 K含量与秸秆直接还田有关。该试验条件下 ,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过腹还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保持平衡。产量统计分析表明 ,化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影响 ,其次为秸秆直接翻压还田。适宜的秸秆直接还田量、秸秆过腹还田量与化肥 N配比 (试验中每公顷用量分别为 60 0 0、1 50 0和 1 0 5kg) ,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 N的利用效率较高。研究为该区玉米秸秆作为饲源和有机肥源的合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世清  李东方  李凤民  白红英  凌莉  王俊  
 在年降水量415m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和年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红油土上,分别以春小麦和冬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地膜覆盖(春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30d、覆膜6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冬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75d、覆膜15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和施氮(春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75kg2个水平;冬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225kg2个水平)对土壤水分、温度、氮素有效性、土壤中CO2和N2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年的春小麦试验中,覆膜对2m深土层的贮水量基本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0~20cm土层的含水量;覆膜对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呈"U"型变化,即在作物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国璋  郑玮  孙敏  高志强  张锦朝  
为改善旱地麦田土壤水分条件,实现旱地小麦高产高效,于2013~2014年度在山西省闻喜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休闲期垄覆盖、平覆盖和不覆盖3种覆盖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平覆盖和垄覆盖较不覆盖相比,播种-孕穗期0~100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播种期各土层土壤蓄水量提高,且60~100cm土层差异显著,播种至成熟期作物耗水量分别增加12.07mm和41.91mm。覆盖后,各生育时期根系活力提高,越冬期、返青期和孕穗期群体分蘖数增加,成熟期穗数增加,成穗率显著提高,且以垄覆盖显著最高;孕穗-成熟期干物质量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量以垄覆盖显著最高。休闲期平覆盖、垄覆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红锋  王伟  魏素珍  
【目的】研究地膜覆盖对西藏土壤性质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提高玉米栽培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林芝为研究区,选择"正红211"为供试玉米品种,以未覆盖地膜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地膜覆盖对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未覆盖地膜相比,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真菌数量分别增加了28.0%,29.17%,118.68%和50.95%。地膜覆盖可有效促进土壤N、P、K的转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但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地膜覆盖玉米生育进程提早,整个生育期缩短15d,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丽红  王俊  凌莉  李凤民  李世清  
在年降水量 4 1 5 m 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上 ,以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 ,研究地膜覆盖 (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 30 d、覆膜 6 0 d和全程覆膜 )、底墒 (设低、高 2种底墒 )和施氮 (设不施氮和施氮 75 kg/hm2 )对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膜后作物根系生长加快 ,中下层根系比例增加 ,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水分。相对发达的根系保证了作物吸收器官 (根 )和失水器官 (叶 )间的平衡 ,协调根冠间的干物质分配关系 ,能在不影响根系吸收能力的前提下 ,提高光合产物的繁殖分配比例。适时揭膜能够改善光合产物分配 ,促进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谈保清  
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种植花生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项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它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厚度为0.012—0.02毫米的塑料薄膜紧密地覆盖在垄畦上,然后在地膜上扎孔点种花生。地膜覆盖可以使耕层土壤温度上升,保持水分,防止养分流失,并能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因而能促使花生早出苗、早生长、长势旺、枝叶茂、成熟早、结果多、籽粒饱满,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但是,铺放一亩地膜大约需用10公斤塑料薄膜。由于目前我国这种薄膜价格较高,仅每亩增加的地膜成本就接近40元。同时,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禹池  冯文强  秦鱼生  曾祥忠  周相玉  王昌全  涂仕华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配合不同施肥处理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提出该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最佳施肥方案和明确土壤培肥效果,2005-2011年,在成都平原灰色冲积水稻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还田配施不同用量氮磷钾肥连续免耕轮作种植水稻和小麦,研究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5~15和15~30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对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相同化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能显著增加水稻和小麦产量。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增施氮肥和钾肥都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产量,而磷肥只能增加小麦产量,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秸秆覆盖还田比单施化肥每季每公顷至少能节约6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