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2)
2023(7906)
2022(6587)
2021(5983)
2020(4959)
2019(10785)
2018(10622)
2017(19101)
2016(11007)
2015(11861)
2014(11875)
2013(11254)
2012(10342)
2011(9281)
2010(9164)
2009(8412)
2008(8074)
2007(7235)
2006(6193)
2005(5376)
作者
(37042)
(31086)
(30776)
(28986)
(19440)
(14994)
(13822)
(12228)
(11841)
(10892)
(10690)
(10244)
(10217)
(9977)
(9694)
(9660)
(9302)
(9302)
(8970)
(8835)
(8142)
(7660)
(7565)
(7032)
(6977)
(6916)
(6871)
(6682)
(6411)
(6409)
学科
(35947)
经济(35890)
管理(29042)
(26496)
(20432)
企业(20432)
方法(15504)
数学(13539)
数学方法(13374)
(13123)
(11960)
(10530)
中国(10407)
(9150)
业经(8536)
(8220)
贸易(8220)
(7986)
农业(7953)
(7645)
(6811)
银行(6732)
技术(6568)
地方(6448)
(6392)
(6323)
金融(6316)
环境(6242)
理论(6155)
(6087)
机构
大学(155079)
学院(154820)
研究(59058)
(55379)
经济(54162)
管理(53095)
理学(46292)
理学院(45659)
(44503)
管理学(44431)
管理学院(44187)
科学(43282)
中国(42119)
农业(35640)
业大(34896)
(33752)
(33206)
研究所(31000)
中心(25879)
(24974)
(24163)
农业大学(23725)
(22228)
(21854)
北京(20770)
(20575)
技术(20164)
财经(19889)
(18771)
实验(18769)
基金
项目(114688)
科学(86752)
基金(81962)
(77688)
国家(77073)
研究(71733)
科学基金(62706)
(46484)
自然(44751)
社会(44022)
基金项目(43742)
自然科(43719)
自然科学(43692)
自然科学基金(42913)
社会科(41585)
社会科学(41575)
(39671)
资助(33015)
教育(32564)
重点(26660)
编号(26278)
计划(26086)
科技(24659)
(23881)
(23794)
(23269)
科研(23267)
创新(22400)
(21520)
成果(20345)
期刊
(57452)
经济(57452)
学报(43285)
(39979)
研究(39065)
科学(33488)
中国(31791)
大学(30743)
学学(29830)
农业(26382)
(19044)
管理(18141)
教育(14365)
(13896)
业大(13891)
(11565)
金融(11565)
农业大学(11424)
(11392)
技术(11186)
业经(10642)
林业(10552)
经济研究(10109)
科技(9940)
财经(9576)
(8214)
问题(7857)
自然(7520)
中国农业(7388)
商业(6836)
共检索到223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研究经地肤子活性提取物处理后山楂叶螨的症状表现,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子活性成分对山楂叶螨体内的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有所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被激活,这表明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有毒害作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地肤子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刘素琪  赵莉蔺  路苹  于同泉  师光禄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都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它们参与了昆虫对内源或异源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特别是对杀虫剂的解毒,这表明地肤提取物中存在对山楂叶螨有毒的物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Ca2+_ATP酶的被抑制,可能会破坏细胞内外Ca2+的平衡,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建军  师光禄  谷继成  王建文  王有年  
研究经2mg.mL~-1薄荷活性成分处理后朱砂叶螨的症状表现和处理24h后的透射电镜亚细胞结构,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薄荷活性成分对朱砂叶螨体内的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荷提取物处理朱砂叶螨后,成螨经历了静止、活跃、痉挛和死亡4个时期。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螨体内MAO活性增强,12h和24h时活性差异显著(P<0.05);GSTS亦被激活,24h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chE活性受抑制,处理后12h时酶活性最低,处理组与对照组酶活性24h内变化趋势相同;蛋白酶活性整体处于被抑制状态。薄荷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毒害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丹丹  王有年  成军  招嘉宁  师光禄  
植食性害螨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生物类群,我国每年用于主要作物的杀螨剂费用约90多亿元(师光禄等,1994)。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种类,可危害粮、棉、油、林木、果树等43科146种植物(李连昌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刘素琪  王鸿雷  师光禄  曾鑫年  
本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万寿菊的氯仿提取物在光照和非光照条件下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光照和非光照条件下蛋白酶活性都受到明显抑制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在非光照条件下被激活 ,而在光照条件下被显著抑制 ;山楂叶螨的酯酶同工酶活性在非光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 ,而在光照条件下被明显抑制。研究表明 ,万寿菊的氯仿提取物有较好的光活化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操海群  岳永德  彭镇华  花日茂  汤锋  
Effects of the extracts from selected bamboos on the growth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digestive enzyme and arbaxylesteras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larvae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s from Pleioblastus juxianensis, Bambusa multiplex, Brachystachyum albostriatum s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王有年  张铁强  李奕松  刘素琪  李向花  师光禄  
研究地肤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地肤子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浓度为2mg·mL-1对山楂叶螨的卵和雌成螨24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63.37%和70.02%,明显高于根、茎和叶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萃取物中氯仿相的活性明显大于水相、石油醚相和甲醇相,对氯仿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流分11个,其中以第2流分杀螨效果最好,浓度为1mg·mL-1时,24h对卵和雌成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68.01%和87.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刘素琪  赵莉蔺  师光禄  曾鑫年  
瑞香狼毒的氯仿、石油醚、甲醇提取物对果树重要害螨山楂叶螨有很好的内吸和触杀活性 ;对氯仿提取物处理后的成螨体内几种重要酶系活性测定发现 ,在内吸处理中 ,其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酯酶同功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在触杀处理中 ,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影响不明显 ,对酯酶同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 ,瑞香狼毒可以有效杀死山楂叶螨 ,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杀虫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刘素琪  赵莉蔺  李向花  师光禄  
The toxicities of extracts of Tateges erecta against Tetranychus viennensis, and the effects on several enzymes of Tetranychus viennensis conducted with the chloroform extrac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s of Tateges erecta possessed high bioactivity against Tetranychus vienne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骊珠  罗兰  袁忠林  
【目的】探究马缨丹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萃取物对黄胸散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系及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滤纸片带毒饲喂,测定处理不同时间点其对黄胸散白蚁体内3种纤维素酶[内切-β-1,4-葡萄糖酶(EG)、外切-β-1,4-葡萄糖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和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多功能氧化酶(MF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马缨丹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萃取物在672 h对黄胸散白蚁体内6种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莉蔺  刘素琪  曹挥  师光禄  
Wikstroemia chamedaphne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acarocidal activity against Tetranychus viennensis, a serious pest of many crops including apple trees in China. Its active constitutes were extracted,separated and purif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ion of petroleum ether from WCME (Wik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进一步明确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与乳酸脱氢酶(LDH)及TCA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菌体代谢旺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提取物处理组菌体5种酶活性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处理24 h的SDH活性与处理48 h的HK、PK、MDH活性均已降至为零,而处理48 h的LDH活性仅为对照组的14.09%。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5种酶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严重干扰了叶枯病菌菌体糖酵解途径与TCA循环的顺利进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德东  张国财  杨璟  曾建勇  张国珍  
采用系统溶剂法对北乌头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用饲料混药法测定4种萃取物对舞毒蛾的胃毒毒力,测定了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幼虫体内解毒酶、保护酶、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杀虫作用显著,为主要杀虫活性物质;舞毒蛾幼虫经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亚致死浓度(LC_(20))处理后,其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表现为持续抑制,处理72 h,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为对照的50.6%,抑制作用极显著(P<0.05)。综上,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可影响舞毒蛾幼虫的解毒酶、保护酶及消化酶,扰乱其正常生理代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有年  李青  李照会  师光禄  
研究萹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发现萹蓄氯仿提取物的杀螨活性最高,浓度为2mg·mL-1时,雌成螨48h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9.95%,LC50为(0.7153±0.1253)mg·mL-1,明显高于石油醚、甲醇提取物(P<0.05)。对萹蓄氯仿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最终得到的19个流分中,第2,7,8,15,16,17,18流分杀螨效果较好,死亡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流分16的杀螨率达到87.12%。采用比色法测定第16流分对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其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Na+、K+-ATPase,GSH-S-转移酶的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敏  刘正坪  胡俊  
以不同抗病性品种的茄子幼苗为试材 ,研究了茄子黄萎病菌毒素对其叶片POD ,PAL及PPO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抗、感病品种茄子幼苗用毒素处理后 ,POD ,PAL ,PPO活性均比未处理的对照有所提高 ,且随处理时间延长 ,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 ,后降低趋势 ,即POD活性在处理后 0~ 2 4h逐渐升高 ,之后下降 ,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 0~ 36h升高 ,而后活性下降。随毒素浓度增加 ,POD ,PAL ,PPO活性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3种酶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