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3)
2023(9071)
2022(7503)
2021(6691)
2020(5233)
2019(11798)
2018(11615)
2017(21640)
2016(11422)
2015(12819)
2014(13063)
2013(13069)
2012(12874)
2011(12146)
2010(12625)
2009(11885)
2008(11614)
2007(10524)
2006(9906)
2005(9546)
作者
(35517)
(29705)
(29698)
(28295)
(19279)
(14099)
(13354)
(11527)
(11506)
(10714)
(10423)
(9816)
(9731)
(9638)
(9411)
(9252)
(8782)
(8643)
(8588)
(8156)
(8017)
(7288)
(7179)
(7002)
(6709)
(6692)
(6575)
(6412)
(6183)
(5868)
学科
(76109)
经济(76044)
管理(28933)
(26870)
地方(23860)
中国(21430)
(20158)
企业(20158)
方法(19797)
数学(16143)
(16069)
数学方法(16022)
业经(15966)
(15871)
地方经济(15364)
(11755)
金融(11755)
(11593)
农业(11365)
(10953)
银行(10939)
(10777)
(10585)
理论(10175)
环境(10046)
(9896)
(9639)
贸易(9628)
(9538)
(9125)
机构
学院(180452)
大学(180451)
(85772)
经济(84080)
研究(72407)
管理(62982)
中国(54502)
理学(51930)
理学院(51242)
管理学(50548)
管理学院(50184)
科学(41182)
(39832)
(37642)
(37355)
研究所(33352)
中心(30839)
(28921)
财经(28785)
经济学(27724)
(27216)
(27108)
师范(26893)
北京(26288)
(25911)
(25515)
经济学院(24408)
(23370)
业大(21814)
科学院(21812)
基金
项目(106886)
科学(84179)
研究(81978)
基金(75739)
(64993)
国家(64385)
科学基金(54381)
社会(53883)
社会科(51077)
社会科学(51068)
(42124)
基金项目(38617)
教育(36720)
(34771)
编号(32840)
自然(31142)
资助(30966)
自然科(30335)
自然科学(30328)
(30290)
自然科学基金(29784)
成果(28397)
发展(25138)
重点(24823)
(24735)
课题(24332)
(23428)
国家社会(22571)
(21882)
创新(20502)
期刊
(112623)
经济(112623)
研究(65538)
中国(42276)
(27409)
管理(26839)
(26726)
学报(25015)
科学(24432)
教育(23133)
(20405)
金融(20405)
大学(19179)
经济研究(19022)
农业(18249)
学学(17670)
业经(17012)
技术(16883)
财经(15673)
问题(14189)
(13794)
世界(10835)
(10826)
技术经济(10643)
国际(10000)
商业(9439)
图书(9400)
(9251)
经济问题(9185)
经济管理(8817)
共检索到30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敦瑞  
地缘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美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三个主要学派。其中美国学派侧重于将传统地缘政治学的冲突逻辑转向新的经济逻辑;意大利学派认为地缘经济学就是研究国际竞争问题的经济地缘政治学;而俄罗斯学派则将地缘经济学与国家战略相结合,认为地缘经济因素是确定国家战略的基础。地缘经济学还包括地缘经济政策的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新伟  牟文谦  
生态经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演进过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生态经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高效生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明晰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趋向,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高效生态经济的理论探索,需要不断创新高效生态经济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现祥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 ,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 ,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学博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马学博(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对传统目录学理论的反思我国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曾一度成为“显学”。然而历史的辉煌并未延续下来,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中,目录学虽然没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风  冯增俊  
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王学风冯增俊比较教育学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发展,已获得长足的进步,对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新世纪来临之际,不断涌现的高新科技浪潮,以及由此推动的更加激烈的人类社会变革和所引发的崭新的教育实践,都向比较教育提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商晓帆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探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在规律,思考研究中的问题,预测和展望图馆学研究的未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程亮  
21世纪初叶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变化态势:方法论意义上的复杂科学已越来越多地影响教育的研究乃至对教育的基本看法;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对象;专业界限模糊现象既存在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分界之间,也存在于教育学研究从业者之中;教育理论界热情直面教育实践;本土立场正逐渐回归教育学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伟  熊鹏  
传统财务理论支持效率市场假设,假设人们的行为符合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和理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行为财务学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加上其他心理学与行为学对于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发现,来取代现代财务模型中的理性行为假设,进一步解释了传统财务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实证发现,从而对市场效率性进行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诠释,丰富了财务理论的内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杜道群  
文章阐述了《中图法》第4版的背离,即背离其综合性和实用性;提出了《中图法》的方向,即沿着老路走下去,还是实行现代化改造。并就这些问题与《中图法》第4版编辑者商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宝辉  
外语教学的方法可以按其发展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大类。传统方法一般包括语法一翻译法和直接法;现代教学方法指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诸如听说法、视听法、情景法、功能法、交际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本文试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描述外语教学发展的趋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辉堂  王琦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西方理论界不乏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产业转移理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经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另一类是研究经济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理论。而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其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而产生了新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向,它们是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昭  
关于领导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大多把关注的焦点局限于领导者,而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潜在影响因素,使得各种领导理论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性和方向性。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长期以来被国外领导学领域主流文献所忽略的领导对象、领导层级、领导情境以及领导的阴暗面这四个尤为重要的因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进一步就未来领导学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趋向予以简略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国  郭其友  
由格罗斯曼、哈特、莫尔(Grossman & Hart,1986;Hart & Moore,1990)共同开创"所有权一控制权"模型(又称产权理论,简称GHM模型),它是西方近十几年来在研究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控制权配置等理论中有关激励及信息获得性影响问题的最重要分析工具,在企业理论、融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鲍东明  
"课程领导"这一术语,在西方教育理论领域凸显于20世纪70年代,这与此时兴起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密切相关。贯穿半个世纪的历程,"课程领导"的发展始终与课程理论和学校领导理论的发展相连,总体上呈现出从"工具"取向的课程领导观到"价值"取向的课程领导观的发展脉络,亦即从侧重技术、手段转向关注目的、意义,强调愿景性、民主性、合作性、建构性和批判反思性。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在学习借鉴西方课程领导理论的同时,应立足于变革性教育实践,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课程领导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牧华  靳玉乐  
以心物二元、主客二分为基础,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客观性、绝对性,是西方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重要认识论特征。当代西方课程理论正在试图消解现代主义认识论的合法性,推动认识论的多元性、相对性、建构性转向并由此带来课程研究方法论的重构。当代西方课程理论认识论的转向,是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一次"反动",是对人在课程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再一次确认,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但这种转向缺乏一种整合性、系统性和建设性,在众声喧哗之中迷失课程理论的发展方向,失去课程理论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