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0)
2023(15015)
2022(12875)
2021(11879)
2020(10435)
2019(24331)
2018(23806)
2017(46339)
2016(24747)
2015(28061)
2014(27712)
2013(27550)
2012(25594)
2011(23176)
2010(23087)
2009(21482)
2008(21282)
2007(18951)
2006(16182)
2005(14447)
作者
(71613)
(60058)
(59858)
(56996)
(38360)
(29122)
(27355)
(23406)
(22916)
(21372)
(20509)
(20343)
(18995)
(18967)
(18923)
(18898)
(18115)
(17849)
(17520)
(17335)
(14969)
(14708)
(14698)
(13883)
(13718)
(13564)
(13390)
(13059)
(12138)
(11862)
学科
(107792)
经济(107668)
(69918)
管理(69080)
(56149)
企业(56149)
方法(53544)
数学(48185)
数学方法(47624)
(28222)
中国(27639)
(26721)
地方(20810)
(20620)
业经(20356)
(20273)
贸易(20258)
(19906)
(19652)
(17947)
财务(17899)
财务管理(17852)
农业(17717)
(17585)
银行(17537)
(17365)
金融(17361)
企业财务(16986)
(16610)
理论(15859)
机构
大学(355802)
学院(351995)
(148716)
经济(145836)
管理(137231)
理学(118432)
研究(118296)
理学院(117174)
管理学(114966)
管理学院(114357)
中国(93767)
(73964)
科学(71421)
(69941)
(60428)
(59599)
中心(56511)
财经(56118)
研究所(54129)
业大(52859)
(52253)
(51162)
农业(47710)
经济学(47044)
北京(46218)
(43782)
师范(43244)
经济学院(42748)
(42329)
财经大学(42229)
基金
项目(239409)
科学(188812)
基金(177201)
研究(169683)
(156137)
国家(154663)
科学基金(132559)
社会(109248)
社会科(103601)
社会科学(103569)
基金项目(93032)
(91731)
自然(87712)
自然科(85742)
自然科学(85711)
自然科学基金(84198)
教育(79525)
(78211)
资助(74742)
编号(66637)
(54345)
重点(54268)
成果(54081)
(50166)
(49389)
科研(47149)
教育部(46898)
创新(46244)
课题(46068)
国家社会(46012)
期刊
(154332)
经济(154332)
研究(102834)
中国(66690)
学报(57756)
(54957)
(53232)
科学(52356)
管理(49290)
大学(44044)
学学(41644)
(39745)
金融(39745)
农业(35546)
教育(33120)
技术(30479)
财经(28096)
经济研究(25578)
(24016)
业经(23281)
问题(20359)
(19867)
统计(18881)
(18122)
(17348)
技术经济(17278)
(16924)
理论(16615)
国际(16130)
世界(15582)
共检索到520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学思   蒋楷文   冯琛琛   杨怀佳  
防范化解地缘政治风险,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对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地区56种货币的汇率月频数据,探究了不同区域的货币锚定人民币的程度,并进一步基于Frankel经典货币锚模型测度了地缘政治风险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美元虽仍是大部分地区的锚定货币,但人民币已逐步成长为东欧、东南欧、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钉住的货币锚。第二,地缘政治风险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在部分地区的货币锚效应,但是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贸易开放度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时,东欧和东南欧地区会更多地锚定人民币以规避汇率风险,而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却会选择降低锚定人民币的权重以寻求汇率稳定;高贸易开放度的国家会更多地锚定人民币,低贸易开放度的国家更可能会减少锚定人民币。研究结果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精准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别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武小菲  沙文兵  
基于201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日度数据,采用修正的Frankel-Wei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篮子中的人民币权重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美元依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主要的篮子货币;人民币在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篮子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约旦等国家,其权重甚至已经超过英镑、日元等传统国际货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量也有所增多。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贸易结构,推动人民币在相关国家的使用;发挥亚投行作用,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文章基于修正的二阶段Frankel-Wei模型,在其第二阶段回归分析中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及其他主要世界货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样本期的分段动态检验、对比分析。根据检验结果,从中国自身和中国同沿线国家关系两个层面遴选指标变量,并构建二阶段Heckman模型研究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及“一带”沿线和“一路”沿线两个区域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已超过英镑,和日元基本相当,但和美元、欧元之间尚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人民币对“一路”沿线的锚效应整体高于“一带”沿线国家;虽然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的锚效应水平不高且并不稳定,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以来,其产生显著锚效应的沿线国家数量有较多的增加;且在沿线国家中,产生显著锚效应的区域也已逐渐形成。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货币锚效应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还是“一带”沿线及“一路”沿线两个区域,在是否选择锚定人民币及已锚定人民币的国家中,人民币锚效应大小的影响因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文章进一步探讨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霞   杨振宇   周龙平   赵平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实践。本文基于Frankel-Wei模型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使用2009—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锚定人民币能有效提高各国社会福利,且其边际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在社会福利成长阶段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通过提高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低收入、“陆上”丝绸之路、低贸易竞争力、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水平高的国家社会福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后,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提升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分析发现,锚定美、英、日、欧四种货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无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汇率制度选择的视角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水平,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林润红  
以人民币汇率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的动态联动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VAR-DCC-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人民币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的动态相关性、波动溢出效应与联动持续性。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所选取国家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性: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正的时变相关性、一定的联动持续性,但是这些辐射能力并不强,表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范围内的接受、认可程度仍然不够。应继续开展和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提高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认可程度;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方琛琳  叶伟  
除官方宣布的"显性锚"之外,那些不宣布钉住但实际参照篮子货币的"隐性锚"则需要测试才能判断。本文在Frankel&Wei (1994)和陈学彬(2016)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短期汇率波动和长期汇率波动的差异,对模型进行改进回归。发现"一带一路"地区参照人民币的排序结果为中亚、独联体、东南亚、中东欧、南亚、西亚北非。在人民币汇改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下,独联体和中亚是参照人民币最为显著的两块区域,显示出弱势美元时间段对人民币参照的依赖,而西亚、北非和南亚地区则参照人民币较弱或不显著。本文表明,汇率波动与影响汇率决定因素的关系虽然随着回归时间频率不同而有所侧重,但短期和长期两者不能绝对分开。这种参照篮子货币权重模式超越了经济地理上的"引力模型"对参照权重的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刚  张友泽  
"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开辟了我国对外投资新渠道,为人民币发挥锚效应提供了新平台。本文分别检验人民币、欧元和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的联动态势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欧元在中东欧的锚效应较强,而人民币在中亚等内陆地区的影响力较大。使用经典"货币锚"模型对样本国家货币进行固定效应检验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人民币对此类货币的影响日趋显著。虽然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锚效应总体上远逊于美元和欧元,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经贸联系加强,人民币锚效应将逐渐扩大。适当使用外汇储备投资"一带一路"沿线优质项目、善用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平台以及加强与IMF合作将有利于促进人民币锚效应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优树   唐家愉   冯秀玲  
贸易渠道是人民币发挥货币锚效应的关键因素。在增加值贸易框架下对双边贸易流进行分解,运用经典的货币锚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全球价值链贸易这一占主导地位的贸易形式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中货币锚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全球价值链贸易依存度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中的货币锚效应;第二,全球价值链贸易在双边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即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相比较,中国的相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经济体中的货币锚效应。因此,应当构建“一带一路”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助力人民币货币锚地位的提升并进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志明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00—2018年1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讨论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并且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存在收入差异性,即"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显著,而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不显著。此外,研究还表明,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与贸易开放程度有关,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金融发展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候杰   柳春辉  
基于2012—2021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数据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构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一方面,数字贸易发展能够直接提高国家(地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发挥中介效应,而数字贸易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化进一步提升国家(地区)创新能力。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不同收入、不同贸易开放度的国家(地区),其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同,在高收入、高贸易开放度的国家(地区),数字贸易对国家(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数字化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衡化发展,加大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开放力度、激发数字贸易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莹莹  
本文运用溢出指数方法,定量测度了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汇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并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人民币汇率净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近年来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汇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在波动中有所提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人民币汇率净溢出效应逐步提升,在该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币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较强,且对阿联酋迪拉姆和安哥拉宽扎的净溢出效应已超过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在净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贸易附加值依存度对其有利,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第三方市场贸易竞争、全球商品价格指数和全球风险指数却对其不利。因此,应加强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主导能力和商品竞争能力,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区域性风险管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明辉  祁春节  
基于SITC,Rev.3的3位贸易编码,采用GL指数和RCA指数,研究了2000—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产业内贸易和比较优势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但不稳定;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速度较为滞缓,进口结构高度集中;中国对蒙俄和东盟依赖程度较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但这种发展空间是非对称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瑾  卫平东  罗嘉豪  
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OCA指数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中国与各国的宏观和微观OCA指数进行测算,旨在探究中国与哪些国家具有良好的货币金融合作基础与最优的合作成本收益。研究发现,在东南亚区域,中国与马来西亚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成本收益最优;在东欧区域,波兰和克罗地亚是与中国开展金融货币合作潜力最大的国家。中亚和中东区域目前还不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条件与潜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牛丽群  赵一林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与相关国家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人民币对“一带一路”国家(1)货币直接兑换需求持续增加,相关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有序推进人民币对“一带一路”国家货币直接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有利于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文章总结了当前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现状,分析市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