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7)
2023(8250)
2022(6822)
2021(6441)
2020(5159)
2019(11262)
2018(11062)
2017(20509)
2016(10877)
2015(11896)
2014(11103)
2013(10169)
2012(9023)
2011(7936)
2010(8045)
2009(7400)
2008(6853)
2007(6050)
2006(5105)
2005(4369)
作者
(27210)
(22985)
(22609)
(21336)
(14552)
(10991)
(10312)
(8624)
(8533)
(7999)
(7641)
(7573)
(7039)
(7016)
(6856)
(6804)
(6798)
(6743)
(6610)
(6286)
(5521)
(5503)
(5386)
(5189)
(5029)
(5023)
(5005)
(4892)
(4544)
(4480)
学科
(37031)
经济(36975)
(27771)
管理(27674)
(22130)
企业(22130)
(13834)
中国(12460)
方法(12260)
业经(10196)
地方(9832)
数学(9806)
(9752)
数学方法(9661)
农业(9424)
(7987)
(7514)
贸易(7508)
(7327)
理论(7307)
(7232)
教育(6590)
(6296)
金融(6293)
(6243)
(6087)
银行(6081)
环境(5920)
(5837)
(5638)
机构
学院(138997)
大学(134607)
(53333)
经济(52282)
管理(50042)
研究(46338)
理学(43248)
理学院(42698)
管理学(41815)
管理学院(41547)
中国(33943)
科学(28196)
(27564)
(25103)
(22195)
中心(21679)
(20804)
(20517)
师范(20361)
研究所(20290)
(20095)
财经(20084)
业大(18607)
(18239)
(17077)
经济学(16777)
(16774)
北京(16749)
农业(16135)
师范大学(16107)
基金
项目(97877)
科学(77595)
研究(75862)
基金(69531)
(61293)
国家(60337)
科学基金(51403)
社会(48478)
社会科(45744)
社会科学(45731)
(38852)
基金项目(36488)
教育(35519)
(32732)
编号(32343)
自然(31179)
自然科(30431)
自然科学(30421)
自然科学基金(29831)
资助(26576)
成果(26311)
重点(22495)
课题(22250)
(22039)
(21199)
(21025)
国家社会(20133)
项目编号(19813)
创新(19616)
(19525)
期刊
(62058)
经济(62058)
研究(40387)
中国(27924)
(20923)
教育(20886)
学报(20622)
(19562)
科学(19299)
管理(18579)
大学(15810)
学学(14808)
农业(14714)
业经(12029)
技术(11834)
(10567)
金融(10567)
经济研究(10419)
财经(9468)
(8352)
(7977)
问题(7578)
职业(7202)
图书(7140)
(6988)
(6742)
论坛(6742)
科技(6518)
商业(6478)
现代(6375)
共检索到203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楚楚  肖超伟  
马格里布地区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意义,是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汇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外族入侵。本文认为,马格里布地区的地缘政治演变对现代国家构建产生了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各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历史编纂差异使马格里布地区诸国民族文化认同与定位呈现多元性与模糊性特征,妨碍了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对国家的认同。另一方面,多次异族入侵与伊斯兰体制历史遗产等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了前现代关系与政教合一思维的根深蒂固,不利于在该地区推行民主政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孔祥永  
石油具有的特殊战略价值使得它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中权力分配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国际政治研究中,自由主义者主张从相互依赖的视角审视石油安全;而在现实主义者看来,石油消费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与该国对国际事务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成正比,现实主义者强调加强军事投放能力,以确保石油供应安全。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更多的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强调对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地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控制。本文从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石油安全观入手,简要分析了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学说和麦金德的"大陆心脏说",从而指出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地处欧亚大陆的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其本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文革  傅诗云  黄玉  
本文主要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的投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本文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其次,本文将地缘政治风险分为暴力型与平和型,实证结果发现暴力型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而平和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进一步发现具体地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荣升  
运用地理关系谋划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的本来使命。以扩张、对抗和谋霸为核心的传统地缘政治存在逻辑缺陷,不能合理解释当代国际政治现实,也无法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此,需要创新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思维,以新地缘政治观来重新审视和谋划国家安全。中国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实践,表明新地缘政治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和现实应用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淑云  
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研究的重点,地缘政治争夺为国家安全服务,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自近代以来,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每一次转变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东北亚地区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国应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晓凤  葛岳静  胡伟  黄宇  马腾  
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家仍是国际社会最重要行为体,但非国家行为体作为重要的国际活动参与者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地理学框架中深入探讨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角色,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多元地缘关系。论文依据地理学尺度思想梳理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概念和分类,并归纳其地缘政治空间影响及实现途径,以期在理论上完善对地缘政治主体的研究,搭建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认识框架,实践上指导中国"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的开展。主要结论包括:①非国家行为体没有动摇国家主权的决定性地位,但在世界政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是作为国家力量的拓展,二是对传统的国家边界、主权有空间上的突破;②在国际事务上,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的互动及相关行为对国际安全、制度、认知和权力空间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造成了一定损害和威胁;③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参与和维护全球治理,塑造地缘政治想象与认同,以及调节和重塑地缘政治空间边界三种方式实现地缘政治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通过与之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合理管理、警惕部分非国家行为体的威胁以及培育鼓励中国的非国家行为体等多种方式应对其潜在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先平  罗瑞丰  皮永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除了经济不确定性,还需高度关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基于全球39个国家及地区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显著降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参与,具体通过抑制中间品贸易与降低外国直接投资发挥作用,且全球供应链压力降低及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会缓释此冲击。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低创新力国家的作用更强;地缘政治行动影响强于地缘政治威胁。此外,国际制裁对发起国与被制裁国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不同,贸易制裁与金融制裁分别对被制裁国的后向及前向参与造成了负面冲击。研究结论对维护地缘政治稳定、增强经济体韧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希群  
德国人戈特里布·芬次尔(Gottlieb Fenzel,1896—1936年)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林业建设和发展,贡献卓著,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戈特里布·芬次尔是一位具有很深造诣的林学家、教育家,他对中国林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年谱记录了芬次尔先生短暂而不平凡的人生和学术经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李红强  
中国周边国家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周边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与周边的东亚、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并分析了其地缘政治影响,主要结论包括:①东亚主要是中日之间的能源竞争,竞争态势近期有进一步加剧之势,中远期如果不考虑钓鱼岛领土争端的因素,两国在海外的油气争夺会趋于缓和;②东南亚的油气合作取决于南海领土争端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只要争端不成为地缘政治操作的工具,南海的油气合作才有可能;此外,中国需要在南海首先开发起来,然后才能谈得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否则只能是"搁置争议、别人开发";③中亚应成为中国周边油气合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亚飞  刘高焕  
以植被种类丰富的大香格里拉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点数据、数字高程数据(DEM)以及该地区植被分布图,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该地区典型植被空间分布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植被分布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量化了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范围,并根据二者的关系特征,得到了植被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同时,界定了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范围。发现大香格里拉地区影响不同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因子不同,影响草甸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7月平均气温,影响针叶林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影响灌丛分布的较分散。同时不同植被的海拔分布界限和坡度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学思   蒋楷文   冯琛琛   杨怀佳  
防范化解地缘政治风险,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对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地区56种货币的汇率月频数据,探究了不同区域的货币锚定人民币的程度,并进一步基于Frankel经典货币锚模型测度了地缘政治风险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美元虽仍是大部分地区的锚定货币,但人民币已逐步成长为东欧、东南欧、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钉住的货币锚。第二,地缘政治风险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在部分地区的货币锚效应,但是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贸易开放度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时,东欧和东南欧地区会更多地锚定人民币以规避汇率风险,而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却会选择降低锚定人民币的权重以寻求汇率稳定;高贸易开放度的国家会更多地锚定人民币,低贸易开放度的国家更可能会减少锚定人民币。研究结果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精准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别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娜  孙暖  
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依赖也日显突出。能源资源储有量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在世界能源供给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确认,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渐呈白热化。美俄之间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之争;二是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线之争;三是对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争夺。俄美之间的争夺与斗争,不仅威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也给中亚相邻地区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带来安全隐患。中亚地区国家只有积极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才能使大国无机可乘,才能使该地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集团间较量的焦点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为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地缘政治的涵义以及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和研究冷战前后地缘政治的发展及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洞悉世界的发展方向——地缘经济必然代替地缘政治,并以此来作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