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9)
- 2023(8334)
- 2022(7131)
- 2021(6732)
- 2020(5411)
- 2019(12060)
- 2018(12097)
- 2017(23171)
- 2016(12301)
- 2015(13445)
- 2014(12629)
- 2013(11918)
- 2012(10700)
- 2011(9562)
- 2010(9360)
- 2009(8667)
- 2008(7868)
- 2007(6670)
- 2006(5633)
- 2005(4880)
- 学科
- 济(40301)
- 经济(40252)
- 管理(34433)
- 业(31181)
- 企(26280)
- 企业(26280)
- 农(13195)
- 方法(13185)
- 中国(10940)
- 业经(10886)
- 数学(10576)
- 数学方法(10425)
- 地方(10417)
- 财(9795)
- 贸(9090)
- 贸易(9083)
- 农业(8842)
- 易(8818)
- 制(7854)
- 理论(7641)
- 划(7165)
- 环境(7102)
- 技术(6892)
- 学(6874)
- 和(6761)
- 银(6419)
- 银行(6417)
- 策(6372)
- 教育(6331)
- 融(6305)
- 机构
- 学院(153744)
- 大学(150418)
- 济(59584)
- 管理(58629)
- 经济(58263)
- 理学(50593)
- 研究(50009)
- 理学院(49974)
- 管理学(49188)
- 管理学院(48850)
- 中国(37749)
- 京(31476)
- 科学(28764)
- 财(26613)
- 中心(23600)
- 范(23429)
- 师范(23295)
- 所(22808)
- 江(22639)
- 财经(21445)
- 研究所(20638)
- 农(19794)
- 经(19393)
- 业大(19300)
- 北京(19231)
- 院(18870)
- 州(18729)
- 师范大学(18625)
- 经济学(17582)
- 技术(16672)
- 基金
- 项目(104842)
- 科学(83412)
- 研究(83109)
- 基金(74511)
- 家(63261)
- 国家(62679)
- 科学基金(54608)
- 社会(52441)
- 社会科(49564)
- 社会科学(49553)
- 省(41733)
- 基金项目(39562)
- 教育(38974)
- 编号(36358)
- 划(35048)
- 自然(33622)
- 自然科(32838)
- 自然科学(32830)
- 自然科学基金(32205)
- 成果(29248)
- 资助(28365)
- 课题(24612)
- 发(23737)
- 重点(23447)
- 部(22875)
- 创(22683)
- 项目编号(22070)
- 年(21811)
- 性(21047)
- 创新(20959)
共检索到226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娜 孙暖
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关键词:
地缘政治 能源安全 美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龙勇 宋敏
能源安全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供应链遭受巨大冲击,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在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深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背景下,我国利用外部能源的渠道收紧、变数增多、风险加剧,导致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用能成本增加,影响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坚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数量安全、煤炭托底,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科技支撑、多能协同,扩大开放、开拓海外的思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效全面提升战略、绿色能源消费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战略、能源多元合作战略,在增大能源供给总量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在控制能源成本的同时降低对外依存度,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塑造长板技术新优势的同时提升全行业竞争力,在保障海外能源安全的同时提升我国能源话语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改变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优质化和多元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出路。本文对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提出了实施能源战略选择时应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能源安全 问题 战略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蒋新卫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中亚 石油地缘政治 能源安全大通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汝根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能源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我国海外能源供应安全。
关键词:
能源安全 国际市场 国际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金东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缺油少气;另一方面能源消费却在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作为能源消费大户的交通运输部门,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能源效率偏低,须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可选择从促进技术进步、调整运输结构、促使制度变迁等三重路径来实施交通节能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魏晓平
能源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投入,就如人体的血液一样,保障能源安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能源安全战略实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在我国现有的经济、财政条件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同时实施所有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主次分明地对战略进行有序地实施。本文通过分析能源安全的经济作用,并运用社会福利准则分析能源安全的社会作用,说明能源安全对经济、社会等的作用是有限度的,相对于能源不安全对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的无法估量性,决定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实施顺序的选择,不应该以传统的效益可得性为依据,而应该在充分考虑全球能源状况和国家经济及能源供需等具体条件下,按照能源的危机程度及先短期后长期等原则排列。最后,依...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社会福利 战略顺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茂兴 王秋苹
随着廉价能源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能源争夺愈加激烈,甚至引发了局部地区的冲突与动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诺亚
近年来,区域性能源危机频发,美国凭借长期建立的战略优势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并积极干预国际能源危机,树立能源安全典范。本文通过对美国48份能源安全相关战略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结合历史分析、案例分析方法,研究美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在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地方战略层面的基本架构,剖析其在战略目标、战略举措、保障机制方面的运行特征。能源安全战略需考量供应安全、经济效率、气候保护、国际竞争等多重价值的平衡。中国可在能源安全顶层规划与战略引领、国内能源安全保障与远期发展、全球能源安全治理与话语引领、能源安全法治机制与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延琛 吴兆雪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动的日益加深,全球能源安全出现了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中国政府在对全球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为核心的新能源安全观,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进行了不懈努力。
关键词:
新能源安全观 全球能源安全 新思路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关键词:
科技 能源 创新 中观 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