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6)
- 2023(4678)
- 2022(4136)
- 2021(3799)
- 2020(3307)
- 2019(7253)
- 2018(7129)
- 2017(14149)
- 2016(7717)
- 2015(8383)
- 2014(8507)
- 2013(8431)
- 2012(7920)
- 2011(7239)
- 2010(7242)
- 2009(6514)
- 2008(6565)
- 2007(5765)
- 2006(4919)
- 2005(4550)
- 学科
- 济(33884)
- 经济(33844)
- 业(21544)
- 管理(21051)
- 企(18213)
- 企业(18213)
- 方法(16122)
- 数学(14020)
- 数学方法(13868)
- 财(8629)
- 学(8310)
- 中国(8289)
- 地方(7283)
- 农(7171)
- 制(6623)
- 业经(6386)
- 贸(6201)
- 贸易(6196)
- 易(5987)
- 融(5629)
- 金融(5629)
- 银(5579)
- 银行(5561)
- 行(5342)
- 务(5296)
- 财务(5286)
- 理论(5283)
- 财务管理(5269)
- 企业财务(5111)
- 技术(4822)
- 机构
- 大学(110901)
- 学院(109505)
- 济(45522)
- 经济(44607)
- 研究(41592)
- 管理(39600)
- 理学(34622)
- 理学院(34112)
- 管理学(33378)
- 管理学院(33161)
- 中国(30214)
- 科学(25929)
- 京(23295)
- 所(21996)
- 财(21031)
- 农(20218)
- 研究所(20178)
- 中心(18065)
- 财经(16973)
- 业大(16789)
- 江(16206)
- 农业(16022)
- 经(15550)
- 院(15058)
- 范(14773)
- 师范(14604)
- 北京(14447)
- 经济学(14328)
- 州(13027)
- 财经大学(12909)
- 基金
- 项目(75020)
- 科学(59527)
- 基金(56110)
- 研究(51249)
- 家(50346)
- 国家(49963)
- 科学基金(42266)
- 社会(33829)
- 社会科(32043)
- 社会科学(32035)
- 基金项目(29453)
- 自然(28417)
- 省(28233)
- 自然科(27840)
- 自然科学(27832)
- 自然科学基金(27384)
- 划(24540)
- 教育(24226)
- 资助(23345)
- 编号(18644)
- 重点(17419)
- 部(17197)
- 成果(15796)
- 创(15542)
- 发(15452)
- 性(14910)
- 教育部(14669)
- 科研(14584)
- 创新(14567)
- 国家社会(14191)
共检索到163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在亚洲地缘政治中 ,弹性均势理论较好地揭示了美中印三角关系的结构特征。在这一均势体系中 ,每个国家都可被视为试图发挥居间制衡作用的平衡者 ,每个国家都不可能与另一国结成正式同盟 ,每一国都试图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扩大与其他两国的关系 ,同时当利益一致且发现两国立场相同时 ,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合作以促进共同利益 ,反对第三方。当前 ,美中印关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的国际警觉印证了弹性均势论的合理性 ,但同时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重大的学理缺陷。第一 ,美中印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 ,第三国因素还远未达到足以超越双边关系的战略地位 ;第二 ,三角关系中的均势论明显地忽视了其他大国的作用 ,而这些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张明龙
地缘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进而对“长三角”区域15个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风华 杜吉中
地缘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章首先设计了一个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进而对"长三角"区域15个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琪
珠三角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其城市间的经济产业关系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地缘经济关系的原理,采用欧氏距离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群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做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城市间的整体竞争性较强,缺乏合作。珠三角城市群应该进行适当的产业分工,降低城市间的分割度,采取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的政策,将更有利于珠三角的长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立凡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各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在详细分析中、俄、美三国与中亚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阐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并大胆预测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共创“三赢”的局面。
关键词:
中亚 地缘政治战略 上海合作组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于海生 龙迎红
基于供应链网络成员思维的复杂性及模糊性,借助三角模糊数对供应链网络弹性测度进行研究,目的是发现供应链网络弱点,为供应链网络弹性决策提供行动方向。首先给出了供应链网络弹性测度框架,然后构建了供应链网络弹性测度属性集合,接着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供应链网络弹性测度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 三角模糊数 弹性测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邓春玉
引入克鲁格曼和信息化指数对城市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经济、信息等指标对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取2007年城市市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经济、信息等指标,对珠三角经济圈对外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经济联系较弱、竞争较强、匹配关系合理化程度不高。珠三角经济圈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的垂直与水平分工和转移、化竞争为互补关系、增强经济联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继东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已由地缘政治时代两极化转向区域化、多极化、一体化混合成长互相影响的地缘经济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是实施中国南向战略的关键与前提之一,应高度重视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在地缘上,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将对环南海经济圈的经济合作,东亚走廊的形成,珠江大都会带的兴起及点轴开发形成的南向"桥头堡"效应,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成中国南向地缘经济战略。
关键词:
地缘经济时代 南向战略 泛珠三角经济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春玉
选取2007年城市市区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和地区生产总值,信息化用户率,物流量等指标,运用修正后的城市引力模型和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指标体系,对珠三角与全国20个城市群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经济联系较弱、竞争较强、匹配关系不理想。珠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要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的垂直与水平分工和转移、化竞争为互补关系、增强经济联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彪
中日两国同处东北亚,文化同根,在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危机并加速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东移的背景下,中日关系正在各种挑战和机遇中酝酿突破性进展。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日本对华关系应有新的思路。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中日关系 东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地缘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以及国家关系的稳定制约因素 ,是不可忽视的。中日两国作为地缘上非常接近的国家 ,其关系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状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和美国这一地缘制衡力量对现实中日关系的影响 ,在两国利益上的共同点和难以解决的矛盾点都存在的情况下 ,两国关系只能是有限合作、有限冲突 ,但合作应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惠文 葛岳静 马腾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国家实力的强制性趋于无形化,焦点转向国家权力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如何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等问题。关注实体空间扩张和权力争夺的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现实及国际问题的解释力逐步削弱。文章采用新的地缘政治视角——地缘位势及其评价方法——来定量分析国家间的地缘关系,借鉴物理学"位势"概念和国际关系学"地缘重心论"等理论构建地缘位势模型,以中国—中亚为例探讨地缘关系的变化并尝试解释其规律性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以事件数据分析法表达的中国—中亚五国地缘关系来检验地缘位势模型分析的结果,结果一致性良好,地缘位势模型对地缘关系的衡量具有较高拟合度;(2)中国在中亚各国的地缘位势总量都呈逐年上升态势,五国位次几乎没有变动,由大到小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从地缘位势变化率来看分为起步(1999—2005年)和快速发展(2005年以后)两个时期;(3)影响中国在中亚地缘位势的因素中,地缘区位是其他地缘要素的基础,地缘利益是发展国家间关系的目的和出发点,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促进、相互制约,这五方面也是我国在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亟待处理的战略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对俄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战略格局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环。紧密、务实和互信、互谅的中俄关系,对共同遏制霸权主义,保持国际战略均势,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对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俄既是独立的两极,却又互为战略协作伙伴。在国际局势复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鹏 祁月基 封志明 肖池伟 冯京辉
1990年代以来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转变,"发展三角"应运而生。成立于1999年的柬埔寨—老挝—越南发展三角区在中南半岛多个三国发展区中最为成熟且备受关注。随着越南主导下的地缘经济合作持续推进,该发展三角区覆盖省份持续扩充,并经历了以农进林退为主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较于传统地缘经济研究,有关地缘经济合作与边境土地利用的影响-响应互动研究明显不足。本文选取美国国家开发署SERVIR-Mekong项目1988—2018年共7期土地覆被产品,以5年为间隔,基于GIS空间分析定量刻画该三角区近30年农进林退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农田和种植园/果园为主要覆被类型,且农进林退是该发展三角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方式。(2)农进林退现象先增强后减弱,以发展三角区成立前后(1998—2003年)最为剧烈,且其在越柬境内呈西向与东向趋边性特征,柬越边境最明显。(3)越南境内农进林退规模最大,但就保护区而言,柬埔寨境内保护区受农进林退影响最大,柬越边境保护区尤甚。(4)80%以上的农进林退分布在丘陵平原,且具有向高海拔地区发展的趋势;在道路两侧10 km以内呈现随距离衰减的特征,近70%的农进林退发生在道路两侧6 km范围内。本文可为探索地缘经济合作与边境土地利用交叉互动提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桂玲 袁一鸣 李家乐
采用微卫星技术,将9对微卫星引物用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群体,即鄱阳湖(PY)、洞庭湖(DT)、太湖(TH)、巢湖(CH)、洪泽湖(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数据经TFPGA软件估算,分别完成不同群体位点的杂合度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相似指数计算及聚类分析,确立了5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帆蚌5个群体的平均表观杂合度0.4964-0.5621,期望杂合度0.5540-0.6270,多态信息含量0.4061-0.4665,其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而洪泽湖群体最低。(2)五个群体遗传相似度在0.8947以上,遗传距离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