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2)
- 2023(8237)
- 2022(7122)
- 2021(6667)
- 2020(5665)
- 2019(12765)
- 2018(12585)
- 2017(25414)
- 2016(13981)
- 2015(15495)
- 2014(15512)
- 2013(15410)
- 2012(14554)
- 2011(13289)
- 2010(13495)
- 2009(12675)
- 2008(12590)
- 2007(11331)
- 2006(10319)
- 2005(9380)
- 学科
- 济(53368)
- 经济(53307)
- 管理(39038)
- 业(38571)
- 企(28875)
- 企业(28875)
- 方法(24518)
- 数学(22326)
- 数学方法(22057)
- 农(18133)
- 中国(16833)
- 财(15244)
- 贸(13364)
- 贸易(13358)
- 制(13157)
- 易(13126)
- 银(11293)
- 银行(11268)
- 农业(11240)
- 学(11094)
- 业经(10964)
- 行(10878)
- 策(10624)
- 融(9464)
- 金融(9464)
- 地方(8872)
- 务(8592)
- 财务(8572)
- 财务管理(8550)
- 技术(8327)
- 机构
- 学院(204635)
- 大学(203677)
- 济(87474)
- 经济(85648)
- 管理(76870)
- 研究(71776)
- 理学(66013)
- 理学院(65259)
- 管理学(64220)
- 管理学院(63814)
- 中国(55266)
- 科学(43199)
- 财(43151)
- 京(42790)
- 农(38893)
- 所(37205)
- 研究所(33653)
- 财经(33645)
- 中心(32147)
- 业大(31470)
- 江(31175)
- 农业(30844)
- 经(30565)
- 北京(27037)
- 经济学(26726)
- 范(26198)
- 师范(25923)
- 院(25493)
- 财经大学(24952)
- 州(24464)
- 基金
- 项目(130781)
- 科学(103069)
- 基金(95569)
- 研究(94824)
- 家(84121)
- 国家(83434)
- 科学基金(70216)
- 社会(60247)
- 社会科(57267)
- 社会科学(57252)
- 省(50328)
- 基金项目(49795)
- 自然(45463)
- 自然科(44396)
- 自然科学(44381)
- 教育(44127)
- 自然科学基金(43634)
- 划(43355)
- 资助(40170)
- 编号(38000)
- 成果(32057)
- 部(30146)
- 重点(29648)
- 发(28474)
- 课题(26903)
- 创(26834)
- 性(25942)
- 教育部(25548)
- 创新(25182)
- 科研(25165)
共检索到30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冬 钟钰
地缘因素对粮食进口有较大影响,探讨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的冲击是准确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保障我国粮食进口安全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粮食进口韧性和地缘因素的理论内涵,从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节奏和进口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地缘因素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粮食进口国粮食进口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明显下降,进口韧性受损;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造成了冲击,我国粮食进口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都有所不足。我国可通过降低粮食对外依赖度、提升进口来源多元化水平、提升国际市场供应链深度利用能力、增强国际市场风险预警能力提升粮食进口韧性。
关键词:
地缘因素 粮食 进口韧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向阳 吴建寨 朱孟帅 孔繁涛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近年来各种冲击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逐渐成为了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从气候变化、价格冲击、自然灾害、政策支持、科学技术、国际援助以及其他因素7个方面,梳理了研究文献,探讨了研究内容,归纳了研究方法,比较了研究结论。最后,基于文献述评,本文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冲击因素 前沿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陈瑶 刘兆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探索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粮食生产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韧性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中部、东部地区韧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韧性水平较低,但整体皆呈下降趋势,只有东北地区韧性水平较为稳定。(2)城镇化率、科技因素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为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交互关系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最后,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粮食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涵 胡晓蕾 刘素倩
打造具有韧性、安全、稳定和畅通的供应链体系已成为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从供应链韧性角度考察供应链安全问题,讨论了供应链韧性的概念及测度,以不利外部冲击下的供应链受损程度、恢复程度以及恢复时间来识别供应链韧性。在此基础上,基于WIOD的ICIO表,本文从中间品贸易视角测度了我国总体及部门层面的供应链对外依存度和供应链韧性。结果发现:我国供应链在进口端以及工业品部门高度依赖国外,容易面临供应链风险,但整体上比其他国家的供应链具有更强的韧性。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建立政府和企业联动的供应链安全管理体制;以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供应链自主可控;拓宽国内市场以内循环增强供应链韧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亚妮 祁春节 谭明交 杨月元
[目的]提升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韧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方法]基于粮食主产区2011—2020年的数据,构建农业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农业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法分析农业韧性的空间差异,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来识别农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从整体来看,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份的农业韧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2)从空间差异来看,粮食主产区整体空间差异性较小,农业韧性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和各区域的农业韧性差距仍然较大,其余地区间的农业韧性差距在逐渐缩小。(3)从影响因素来看,地区市场规模、创新水平、普惠金融水平是影响农业韧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三者的交互作用会增加其对农业韧性的解释力。另外,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对农业韧性存在一定影响,地区经济水平对农业韧性的影响较弱。[结论]为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基于异质性特征,应统筹各区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内生动力增强农业韧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陈科其 陈小龙
基于演化视角的经济韧性理论,运用核心变量法,从抵抗力、恢复力2个维度和韧性的提升能力视角测度北京市各行政区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探讨其时空地域异质性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20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北京市各区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2)西城区、海淀区和朝阳区等地区韧性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展现出较强的抵抗力,但恢复和转化较缓慢,第四季度才展现出较强劲恢复力;门头沟区、怀柔区和密云区等地区旅游业经济韧性恢复和转化较快,在第2次冲击中抵抗力和提升能力较强,但在第四季度恢复迟缓。(3)疫情普遍爆发时,旅游业管控程度、旅游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疫情集中爆发时,旅游服务能力、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业管控程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疫情零星出现时,旅游业管控程度、旅游服务能力和疫情影响情况具有较强解释力;区域内疫情稳定时,人口密度、旅游服务能力和消费环境水平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峰 殷文星 胡本田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基于2000~2021年相关数据,从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角度考察了疫情冲击下长三角26市2020年与2021年的经济韧性,并深入探讨了各市经济韧性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了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长三角中东部城市的经济韧性较强,西部城市经济韧性较弱;(2)疫情对长三角的经济冲击是暂时的、可恢复的,2021年大多数城市已恢复到疫情前或更好的水平;(3)区域发展基础、科技创新水平、劳动力环境、产业组成、政府管理、对外开放程度是抵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卫生事业水平、产业组成、对外开放程度是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4)长三角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正向空间关联性,特别是2020年抵抗力的空间关联性较为明显,形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家敏 魏梦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地缘冲突不断加剧背景下,以俄乌冲突为切入点,构建俄乌冲突下粮食危机的生成逻辑,分析其传导效应,把握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内在机理,从而探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路径。研究表明:地缘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实质反映出全球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俄乌冲突直接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随后传导至化肥和能源市场,间接推高粮食价格。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会引发更多外溢风险,一方面负向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稳定,另一方面加剧中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压力,推高农资成本,同时增加中国贸易政策制定难度和风险。据此,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4条路径:一是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二是完善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健全粮食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四是畅通粮食流通内部循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家敏 魏梦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地缘冲突不断加剧背景下,以俄乌冲突为切入点,构建俄乌冲突下粮食危机的生成逻辑,分析其传导效应,把握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内在机理,从而探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路径。研究表明:地缘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实质反映出全球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俄乌冲突直接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随后传导至化肥和能源市场,间接推高粮食价格。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会引发更多外溢风险,一方面负向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稳定,另一方面加剧中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压力,推高农资成本,同时增加中国贸易政策制定难度和风险。据此,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4条路径:一是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二是完善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健全粮食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四是畅通粮食流通内部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项辛怡
文章基于确保粮食安全可靠这一重要战略决策,通过梳理粮食系统与韧性发展已有文献,为粮食市场供求、对策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文章认为,全球疫情控制、俄乌战争持续、全球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等国际局势对我国粮食系统韧性带来一定影响,宜采取建立健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强化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治理、开展国际贸易与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粮食系统韧性。
关键词:
粮食系统 韧性 国际局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谭家银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粮食体系韧性和数字乡村建设的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探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提升粮食体系韧性,且乡村数字金融和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促进效果在较长一个时间序列上都稳健成立。研究还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流通数字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据此,未来应关注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协同,并结合流通数字化改造,以进一步放大数字乡村建设对锻铸粮食体系韧性的作用,从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泽丰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中国粮食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伴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和全球粮食供给的风险,中国粮食安全始终不容忽视。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库存消费比过高、粮食贸易受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使粮价稳定和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应通过充分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粮食国际贸易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内粮食价格体系,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维护中国粮食价格稳定,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粮食安全 疫情冲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邸静兰
地缘因素在地缘政治学和地缘经济学中早已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会计、审计、金融领域中,地缘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本文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审计领域中地缘因素、地缘联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评述,最后提出了未来审计领域地缘联系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王奇 肖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新冠疫情,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疫情下各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的可供性、获取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分析疫情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国粮食贸易政策最新变化和原因,并就如何构建高质量、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粮食供应,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运转这一当前难题,提出了要以全球化视野来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加强全球粮食合作与治理,促进全球粮食公平贸易,共同维护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稳定和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灿飞 陈韬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防范外部需求冲击风险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产品出口数据,从需求侧探讨相关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如何影响城市—产业出口韧性。现有研究主要探讨相关多样化的供给侧效应,对相关多样化的需求侧效应缺乏讨论,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需求侧详细分析相关多样化的作用机制。相关多样化水平高的产业具有更多的本地关联产业,且与关联产业具有更高的关联度,这种结构特征可能使其受到更多直接和间接外部需求冲击。本文发现,相关多样化确实与城市—产业的短期出口韧性负相关,且这一结果能够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关多样化的作用强度由于不同产品、地区、出口目的国对本地出口信息溢出的依赖程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相关多样化通过增加产业受到本地需求冲击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概率而降低短期出口韧性;进一步拓展理论模型发现,相关多样化还可能通过抑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不利于短期出口韧性。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建议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区域风险共担机制以防范外部需求冲击风险,推动区域内基于比较优势合理分工。
关键词:
相关多样化 韧性 外部需求冲击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