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4)
- 2023(2354)
- 2022(1930)
- 2021(1953)
- 2020(1629)
- 2019(3852)
- 2018(3693)
- 2017(7309)
- 2016(4089)
- 2015(4601)
- 2014(4494)
- 2013(4536)
- 2012(4206)
- 2011(3832)
- 2010(3597)
- 2009(3404)
- 2008(3458)
- 2007(3168)
- 2006(2762)
- 2005(2569)
- 学科
- 济(19369)
- 经济(19353)
- 管理(11687)
- 业(11209)
- 方法(10573)
- 数学(9874)
- 数学方法(9819)
- 企(9422)
- 企业(9422)
- 中国(5225)
- 财(5150)
- 农(5033)
- 贸(4010)
- 贸易(4009)
- 易(3918)
- 务(3832)
- 财务(3829)
- 财务管理(3827)
- 劳(3737)
- 劳动(3733)
- 企业财务(3712)
- 市场(3608)
- 融(3533)
- 金融(3533)
- 动(3242)
- 银(3113)
- 银行(3100)
- 制(3045)
- 行(2965)
- 业经(2808)
- 机构
- 大学(58200)
- 学院(56787)
- 济(27567)
- 经济(27144)
- 管理(22099)
- 理学(19353)
- 理学院(19162)
- 管理学(18857)
- 管理学院(18755)
- 研究(18591)
- 中国(15544)
- 财(12732)
- 京(11492)
- 财经(10555)
- 科学(9939)
- 经(9782)
- 经济学(9713)
- 所(9163)
- 中心(8991)
- 经济学院(8866)
- 农(8815)
- 研究所(8244)
- 财经大学(8240)
- 江(8107)
- 业大(7751)
- 北京(7213)
- 农业(7063)
- 融(6945)
- 金融(6859)
- 商学(6382)
- 基金
- 项目(37563)
- 科学(30323)
- 基金(29647)
- 研究(25870)
- 家(25809)
- 国家(25630)
- 科学基金(22332)
- 社会(18184)
- 社会科(17299)
- 社会科学(17296)
- 基金项目(15247)
- 自然(14605)
- 自然科(14337)
- 自然科学(14333)
- 自然科学基金(14103)
- 资助(13269)
- 省(13082)
- 教育(12245)
- 划(11410)
- 编号(9781)
- 部(9093)
- 教育部(8165)
- 重点(8138)
- 国家社会(8079)
- 成果(7917)
- 人文(7665)
- 创(7488)
- 大学(7394)
- 科研(7300)
- 创新(7063)
共检索到8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强宇 谷怀玉
本文通过构建TVP-VAR模型,研究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地缘冲突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会导致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净流入,但中长期影响减弱,甚至引发资本外流;二是不同商品的国际价格变动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和时变性,具体表现取决于商品自身属性、商品的进口依存度以及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三是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叠加影响,与单一商品市场的影响具有显著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高元
全球范围内地缘格局的调整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此借助TVP-VAR模型,基于2013年1月至2022年7月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地缘冲突风险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冲击的时变特征,并探析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在其中的传递效应。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国际地缘冲突风险会降低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而国内面临的地缘冲突风险则提升了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基于大宗商品金融化传递效应的解析表明,大宗商品金融化对农产品期货收益率具有正向冲击,国际地缘冲突风险在中长期抑制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叠加投资者悲观情绪导致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下降;国内面临的地缘冲突风险则提升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在供需基本面失衡状态下引发国内农产品期货收益率上升。在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研究结果为利用农产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地缘冲突风险 农产品期货 大宗商品金融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文昊
基于理论视角剖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消费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而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的影响及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的放大作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成本渠道和市场预期渠道等路径实现,虽然理论上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存在反向修正机制,但事实上这种传导渠道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消费价格波动 传导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秀英 周喆 吴建军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汇率与混合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AD-AS模型,采集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过改变总供给,主要影响通货膨胀,其次影响名义利率,对产出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小,对通货膨胀有强度较大、敏感性高、持续长的正向影响,对产出有强度小、敏感性低、持续短的反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慧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考察了不同类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均会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但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向冲击效应更强。进一步的非线性检验发现,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不同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容忍度。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容忍度更大,而对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容忍度相对最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冲击的门槛效应不存在,但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超过门槛值之后,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更为明显的负向冲击作用。而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在门槛值前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门槛值之前表现为负向冲击效应,而跨越门槛值之后则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陈玉财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作为总负责人,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该项目包括1个总课题和7个分课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该研究项目的系列成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 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志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AR应用下,检验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逐渐提高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及进出口总值增长率等相关经济指标,但随着时间延长,这一影响作用会逐渐减缓。基于此,建议中国应提升应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大宗商品定价等,有效防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新世纪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皓 朱明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向坚
本文从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汇率视角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汇率间的动态关系。首先,在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中,中国和韩国名义有效汇率对本国大宗商品价格有稳健的预测能力,但是日本和印度不显著,同时四国名义有效汇率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本文也检验了相反方向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预测汇率),但没有发现显著的预测结论。其次,对影响预测结论差异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汇率制度和贸易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相关结论为中国等国际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提供了新的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防范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迪娜
文章究通过GARCH和EGARCH模型刻画了运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受外部因素影响最大,价格敏感度最高;能源类商品受外部环境影响持续时间最长,价格敏感度最小,而矿产类商品价格持续时间最短。三类产品都具有杠杆效应,能源类商品对市场的利空效应尤为敏感,而农产品和矿产对市场的利好效应更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晁增义 谌金宇
本文选取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的月度数据并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信贷、利率与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变量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狭义货币供给量Ml在短期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显著;利率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大宗商品价格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