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2)
2023(7079)
2022(6151)
2021(5656)
2020(4881)
2019(11317)
2018(11092)
2017(21979)
2016(11230)
2015(12171)
2014(11957)
2013(11981)
2012(11075)
2011(9918)
2010(9883)
2009(9286)
2008(9143)
2007(8101)
2006(6906)
2005(5897)
作者
(29202)
(24519)
(24439)
(23196)
(15898)
(11682)
(11060)
(9363)
(9349)
(8746)
(8381)
(8215)
(7739)
(7718)
(7519)
(7479)
(7191)
(7074)
(7032)
(6961)
(6028)
(5965)
(5757)
(5574)
(5567)
(5468)
(5379)
(5253)
(4831)
(4751)
学科
(54539)
经济(54490)
(44763)
管理(42680)
(39653)
企业(39653)
方法(30755)
数学(27832)
数学方法(27748)
(16289)
技术(15786)
中国(12635)
技术管理(12292)
(11043)
财务(11040)
财务管理(11024)
企业财务(10767)
业经(10624)
(10560)
(9418)
(9204)
金融(9204)
(9095)
贸易(9089)
地方(8803)
(8783)
(8464)
银行(8458)
(8037)
农业(7632)
机构
大学(162614)
学院(159860)
(75209)
经济(74008)
管理(70765)
理学(62683)
理学院(62143)
管理学(61498)
管理学院(61181)
研究(46059)
中国(36654)
(35553)
(31082)
财经(29177)
(26825)
经济学(24204)
科学(23187)
(22409)
财经大学(22136)
中心(22114)
经济学院(22113)
商学(21670)
商学院(21490)
(20569)
北京(19259)
业大(19117)
经济管理(18490)
研究所(18274)
(17832)
(17782)
基金
项目(109357)
科学(90512)
基金(84245)
研究(81696)
(71052)
国家(70453)
科学基金(63779)
社会(56792)
社会科(54264)
社会科学(54255)
基金项目(45086)
(41591)
自然(40303)
自然科(39564)
自然科学(39557)
自然科学基金(38977)
教育(38953)
(34333)
资助(34127)
编号(30260)
(29460)
创新(26423)
(26385)
教育部(24213)
国家社会(24099)
成果(24016)
人文(23652)
重点(23552)
(22289)
(22130)
期刊
(75186)
经济(75186)
研究(47549)
中国(28882)
管理(28715)
(27893)
科学(19304)
学报(18104)
(17688)
金融(17688)
财经(15560)
大学(15510)
教育(15067)
学学(14669)
(14133)
技术(13826)
(13289)
经济研究(13016)
业经(11288)
技术经济(10055)
问题(9785)
农业(9373)
(9253)
科技(8830)
(8703)
商业(8675)
国际(7972)
统计(7924)
世界(7631)
理论(6958)
共检索到228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红星   刘霞  
本文以科创板I P O公司为样本,基于地缘关系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合谋报价行为。研究发现,科创板I P O过程中,存在地缘关系的机构投资者一致报价概率显著更高;在考虑了信息相似性、锚点报价问题、羊群效应及其他关系类型的替代性解释后,该研究结果依然成立,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涉嫌实施基于地缘关系的合谋报价行为。拓展性分析显示,监管加强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随之改变,存在地缘关系的机构投资者一致报价频率降低,微小差异报价频率提升,从而降低了合谋报价嫌疑与被监管机构关注的风险;I PO公司信息环境较好时,机构投资者基于地缘关系的合谋报价嫌疑较低。本文不仅丰富了I PO领域的理论研究,也为舆论关切的机构投资者合谋报价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机理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小可  武迪  高升好  
利用中国IPO独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注册制下IPO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谋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注册制下IPO询价阶段机构投资者报价呈现出明显的众数群聚现象,且由部分机构投资者组成的核心团体在多次IPO中报出相同报价,这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系统合谋行为的假设高度一致。从形成原因看,过于严格的高价剔除制度破坏了IPO询价机制下价高者得的竞争机制,是系统合谋的主要推动因素。从经济后果看,合谋报价降低了机构投资者报价的信息含量和IPO发行价格,提高了发行抑价,使大量财富转移到机构投资者而非发行人手中,造成了一级市场的资源错配。最后,探讨合谋报价的治理机制,发现雇佣声誉较高的主承销商、加大QFII的参与程度、强化发行人信息披露等方式均可以有效抑制机构投资者合谋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公开披露IPO审核问询与回复,是对核准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重大改革。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否发挥预期的信息挖掘和价值发现功能,帮助投资者评估新股价值,提升IPO定价效率?本文研究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回复函的信息特征显著影响了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具体表现为回复函叙述性披露内容越多,可视化信息量越大或文本可读性越高时,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越低。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越大。进一步,当交易所明确指出回复函存在信息质量问题或者首轮问询后仍多次被问及核心科技问题时,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显著减弱。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等非理性因素对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基于科创板IPO信息披露的分析,从定价效率视角提供了评价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经验证据,也为监管方进一步提高审核问询质量,提升IPO定价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栋  王新宇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吴芳  
IPO定价问题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落地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引入跟投制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科创板IPO公司的数据检验跟投制度对IPO定价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边界。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越高,IPO发行价越低,表明跟投制度可以抑制承销商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上述抑制作用在治理水平较高的发行公司中相对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公司股价增长潜力较大时,跟投制度对发行价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此外,跟投制度能抑制超募资金规模,但为了补偿跟投带来的风险,发行公司倾向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承销费率。最后,跟投制度有助于提升IPO后的市场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强  王明涛  
基于2006-2015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监督、容错和促进知识溢出3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显著提高了公司创新产出;在影响渠道方面,机构投资者主要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和区域知识溢出的传播者,促进投资公司创新产出;机构投资者尽管没有通过降低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管理层可能遭遇的创新失败提供风险保护,但显著提高了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能性。采用中证800指数成份股调整进行机构持股外生冲击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为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咏梅  王亚平  
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而稳定市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持有渠道和交易渠道的差别入手进行分析,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信息效率越高,市场的稳定性越好;而机构交易频率越高,信息效率越低,市场的稳定性越差。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有利于提高股市的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过度交易行为则有害于股市的信息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枫  
以2009-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及同期未通过审批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媒体监督在公司IPO过程中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媒体监督对公司IPO审批、股票发行定价及IPO抑价均具有显著影响。媒体监督越强,公司IPO审批未通过的概率越高,股票发行定价和IPO抑价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对公司的负面报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媒体监督通过触发外部行政监管部门的审查机制、IPO定价机制及资本市场的惩戒机制等实现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璐伶  沈烈  
本文在科创板背景下,研究战略投资者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表明战略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IPO过程中存在认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认证效应在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和研发强度更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配售比例还与公司IPO抑价率的后续效应,即上市后的未来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战略投资者的认证效应不仅引发上市初期的较高抑价,还会推高新股上市后的价格。本文研究结论为探讨我国注册制市场IPO抑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监管机构优化战略配售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双杰  曹晖  杨坤  
利用谷歌趋势提供的搜索量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投资者关注的直接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行为金融学里投资者关注的理论,系统解释了IPO市场存在的三种异象。与文献中常见的其他解释变量相比,本文发现IPO前个股网络搜索量对于市场热销程度、首日超额收益和长期表现有更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它可以解释首日超额收益的23%,长期累积收益率的10%以上,结果均十分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对资产价格有直接的影响,2009年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首日超额收益的降低起到了明显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  陈岑  
实地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亲自前往上市公司所在地,与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公司产品线、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文章基于手工搜集的2012-2013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信息,以信息不对称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信息的披露形式、行业分布、频率和时间分布等特征以及信息不对称指标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外部信息环境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前期有机构投资者跟随时,机构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  陈岑  
实地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等亲自前往上市公司所在地,与其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公司产品线、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文章基于手工搜集的2012-2013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信息,以信息不对称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信息的披露形式、行业分布、频率和时间分布等特征以及信息不对称指标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外部信息环境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前期有机构投资者跟随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概率越大、调研的次数越多;公司不确定性仅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概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龙  胡少柔  王洁玲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机制和募集资金使用监管,对促进资本市场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2009-2012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在短期内,融资超募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显著正相关,且机构投资者持股加剧了这种正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上市时的巨额超募资金,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锦上添花"之效用,反而很可能因为公司管理层在上市前隐藏坏消息的逐渐释放,增加个股崩盘风险;而机构投资者的骑乘泡沫行为,更助推了股价的暴涨暴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率  赵力  周孝华  
以往的研究虽已证明风险投资对公司IPO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但却少有学者从其行为特征的视角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挖掘。本文基于2010-2012年的中国创业板数据,依次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影响,进而检验了我国风险投资会通过不同的行为特征对IPO抑价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研究发现:(1)IPO抑价率主要由二级市场的热度引起,与风险投资无稳定相关关系;(2)群体性行为风险投资与IPO抑价率呈负相关;(3)个体性行为风险投资与IPO抑价率呈正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率  赵力  周孝华  
以往的研究虽已证明风险投资对公司IPO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但却少有学者从其行为特征的视角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挖掘。本文基于2010-2012年的中国创业板数据,依次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影响,进而检验了我国风险投资会通过不同的行为特征对IPO抑价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研究发现:(1)IPO抑价率主要由二级市场的热度引起,与风险投资无稳定相关关系;(2)群体性行为风险投资与IPO抑价率呈负相关;(3)个体性行为风险投资与IPO抑价率呈正相关。由此,对我国创业IPO公司来说合理选择符合自身特征的风险投资,一方面风险投资才能得到公司相对优势,另一方面以此规避风险投资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