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3)
- 2023(16542)
- 2022(14310)
- 2021(13354)
- 2020(11407)
- 2019(25794)
- 2018(25575)
- 2017(49128)
- 2016(26991)
- 2015(30300)
- 2014(29500)
- 2013(28873)
- 2012(26274)
- 2011(23569)
- 2010(23655)
- 2009(21579)
- 2008(20912)
- 2007(18214)
- 2006(15814)
- 2005(13495)
- 学科
- 济(102644)
- 经济(102541)
- 管理(77756)
- 业(75504)
- 企(63846)
- 企业(63846)
- 方法(50382)
- 数学(43947)
- 数学方法(43190)
- 农(27630)
- 中国(26781)
- 财(24754)
- 业经(23743)
- 学(23531)
- 技术(21441)
- 地方(20977)
- 理论(19102)
- 农业(18622)
- 贸(18412)
- 贸易(18400)
- 制(17882)
- 易(17835)
- 和(15960)
- 环境(15941)
- 务(15869)
- 财务(15788)
- 财务管理(15765)
- 银(15117)
- 银行(15044)
- 划(14941)
- 机构
- 学院(372604)
- 大学(372332)
- 管理(148363)
- 济(141714)
- 经济(138622)
- 理学(129926)
- 理学院(128447)
- 管理学(125669)
- 管理学院(125019)
- 研究(122625)
- 中国(89575)
- 科学(81203)
- 京(79583)
- 农(67810)
- 业大(62495)
- 所(62060)
- 财(61853)
- 研究所(57358)
- 中心(56383)
- 江(54150)
- 农业(53609)
- 财经(50430)
- 北京(49653)
- 范(48607)
- 师范(48002)
- 经(45991)
- 院(44651)
- 州(44150)
- 技术(42073)
- 经济学(41743)
- 基金
- 项目(265547)
- 科学(207735)
- 基金(191076)
- 研究(187015)
- 家(169632)
- 国家(168208)
- 科学基金(143987)
- 社会(116105)
- 社会科(110037)
- 社会科学(110005)
- 省(106116)
- 基金项目(101771)
- 自然(97431)
- 自然科(95266)
- 自然科学(95238)
- 自然科学基金(93504)
- 划(89623)
- 教育(87287)
- 资助(79084)
- 编号(75498)
- 重点(59753)
- 成果(59181)
- 创(58368)
- 部(56753)
- 发(55969)
- 创新(53922)
- 课题(52670)
- 科研(51117)
- 计划(50605)
- 大学(48794)
- 期刊
- 济(147649)
- 经济(147649)
- 研究(102071)
- 中国(71941)
- 学报(66883)
- 农(60327)
- 科学(59118)
- 管理(54044)
- 大学(49707)
- 学学(47086)
- 财(45631)
- 教育(44474)
- 农业(41741)
- 技术(33607)
- 融(28747)
- 金融(28747)
- 业经(25556)
- 经济研究(24302)
- 财经(23529)
- 业(22479)
- 科技(20984)
- 经(20126)
- 问题(19030)
- 图书(18851)
- 版(18680)
- 技术经济(18626)
- 业大(18408)
- 统计(17508)
- 理论(16857)
- 策(16846)
共检索到528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司飞 李时起
以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及其对应的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省域层面、地级市层面的因素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地级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市创新能力的差异中有57.6%可以由省域层面的影响因素解释;地级市自身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R&D经费支出可以提升其创新能力;省域层面的财政科技支出对其下辖地级市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其他省域层面因素与地级市层面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地级市 分层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双 陈文波 郑蕉
研究目的:针对以往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仅考虑单一层次且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尺度的问题,尝试从微观企业尺度分析企业、开发区两层因素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和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江西省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赣北>赣东>赣西>赣中>赣南的特征,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域分布一致;开发区企业用地集约度受到企业和开发区两个层次影响。企业层次主要受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行业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影响;开发区层次主要受开发区级别、工业用地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企业资本类型、研发投入和初始基础设施的系数对企业用地集约度产生加成效用。研究结论:分层线性模型有效解决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层和嵌套问题,揭示了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有针对性的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叶 王福博 戎铭倩 刘媛媛 罗万云
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有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本文运用重心模型、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西北五省2011~2020年地级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西北五省城市创新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4.39%,区域发展现状有所改善,但城市创新系统内部协同性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城市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的重心具有较强的空间重叠性,创新能力重心变动的核心驱动力逐渐由创新主体、创新绩效向创新资源转换,而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主要集中在创新主体层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蒙
使用2009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因素和区域性因素对北京市居民网络使用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层面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和家庭层面的家庭用电量、文化和教育支出、休闲娱乐支出、公交距离这些变量对个人网络使用有很大影响。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传统媒体中的电视、书刊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
关键词:
网络使用 分层线性模型 影响因素 北京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汪传艳 徐璐
针对我国流动学生异地升学问题较为严峻的现状,本研究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初中流动学生的升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就读普通高中是初中流动学生的主流选择,个体层面上的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学校层面上的学校性质是影响初中流动学生升学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背后的根源仍在于宏观层面上异地就学政策的不公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FDI 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FDI 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 张运峰
本土产业集聚模式会显著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的溢出效应,但是鲜有文献在研究FDI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时考虑了本土产业结构与FDI是否相互匹配的问题。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首先分析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基于我国2008-2013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本土产业集聚模式如何影响FDI在城市创新中带来的区域内与区域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FDI都能够产生明显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差异的约束。从整体上来看,相比于多样化集聚,本土产业专业化集聚更容易吸收和传播FDI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明显。从分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提升FDI的溢出效应作用显著,而中西部地区FDI的溢出效应更多的受益于专业化集聚。从分城市规模来看,特大规模城市应该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而大中小三种规模城市则应该更多地专注于专业化集聚模式。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FDI 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鹏龙 王宝 王勤花 高峰
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22个地级市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指标权重,分析了各实验区创新能力及其空间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各实验区创新能力差异比较大,苏州市实验区创新能力最强,较高创新能力得分的实验区仅占27%,科技创新和社会和谐水平是提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由于创新要素投入的差异,东部地区实验区的创新能力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实验区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存在正自相关的聚集分布特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 创新能力 空间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鹏龙 王宝 王勤花 高峰
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22个地级市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指标权重,分析了各实验区创新能力及其空间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各实验区创新能力差异比较大,苏州市实验区创新能力最强,较高创新能力得分的实验区仅占27%,科技创新和社会和谐水平是提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由于创新要素投入的差异,东部地区实验区的创新能力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实验区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存在正自相关的聚集分布特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 创新能力 空间分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阳 王智勇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并选取2000~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的直接和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是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其中,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对本地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存在空间相依性,即一个地区在积极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对周边地区城镇化所产生的负向空间外溢影响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发展在区域间的作用力。相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穆瑞 肖胜权
通过对福建省厦门市企业的调研和访谈,证实驱动并影响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创新的因素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八要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化分析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揭示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管理者、研发人员等创新人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公博 马悦 向坤 刘龚熠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量化创新能力对于明确现状从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但基于地级市视角对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测度仍较为缺乏。本文构建了包含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成果3个一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2015年数据对289个地级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地级市创新能力与行政级别关联紧密,创新能力最强的地级市往往是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市创新能力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创新能力总体上由东部向中西部地级市梯度递减;创新能力最强的地级市全部位于东部沿海,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关键词:
地级市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空间分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洁 黄宁 沈体雁
本文利用专利强度表征创新产出,首次在中国地级市的空间尺度上使用知识生产函数及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就业密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就业密度与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就业密度越大,创新产出越多;适于创新的最佳城市规模为50万~90万人;产业的集中或分散对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中国创新产出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创新的溢出存在邻近地级市误差冲击的影响。
关键词:
就业密度 空间计量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推进紧凑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秉承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未来提升城市创新质量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创新质量 空间形态 收缩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及其跨层级交互作用对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两阶层线性模型分析
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6个地级市就业弹性的分析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质量管理实践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地区差异——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空间计量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低年级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从分层模型视角看出生人口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地级市的动态空间SAR模型分析
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例
人口规模、创新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京津冀13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