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2)
2023(11845)
2022(9765)
2021(8962)
2020(7604)
2019(17063)
2018(17088)
2017(33304)
2016(17731)
2015(19937)
2014(19923)
2013(19636)
2012(18039)
2011(16043)
2010(16089)
2009(15527)
2008(15784)
2007(14560)
2006(13058)
2005(12243)
作者
(50053)
(41673)
(41576)
(39301)
(26793)
(19816)
(18975)
(15900)
(15715)
(15253)
(14233)
(14146)
(13422)
(13279)
(12806)
(12525)
(12174)
(12142)
(12071)
(12008)
(10292)
(10049)
(9952)
(9657)
(9417)
(9340)
(9239)
(9140)
(8197)
(8031)
学科
(84299)
(78593)
经济(78465)
(77262)
企业(77262)
管理(73982)
方法(31147)
(29818)
业经(28969)
(26694)
数学(22675)
(22539)
财务(22510)
数学方法(22489)
财务管理(22484)
(21641)
企业财务(21360)
农业(18809)
中国(17801)
技术(17316)
(15874)
理论(15079)
(14823)
(14714)
(14252)
地方(13903)
体制(13805)
(12943)
银行(12935)
(12934)
机构
学院(260507)
大学(256661)
(111709)
经济(109502)
管理(108316)
理学(91459)
理学院(90573)
管理学(89607)
管理学院(89058)
研究(81215)
中国(68272)
(57721)
(54300)
财经(44417)
科学(43899)
(41596)
(40014)
(39670)
(39340)
中心(39107)
研究所(34251)
北京(33936)
业大(33874)
经济学(32948)
(32857)
财经大学(32484)
农业(30773)
商学(30555)
商学院(30255)
(29876)
基金
项目(161625)
科学(130216)
研究(123638)
基金(119785)
(101068)
国家(100132)
科学基金(89394)
社会(80760)
社会科(76537)
社会科学(76519)
基金项目(63847)
(63229)
自然(56441)
自然科(55181)
自然科学(55170)
教育(54961)
自然科学基金(54274)
(51206)
编号(50994)
资助(47703)
成果(41761)
(36668)
(36497)
(36118)
(35593)
重点(35000)
(33951)
创新(33375)
课题(33366)
国家社会(33300)
期刊
(134752)
经济(134752)
研究(80609)
中国(53281)
(50883)
管理(45792)
(38050)
科学(31997)
学报(31064)
(29960)
金融(29960)
农业(25628)
大学(24876)
业经(23710)
技术(23467)
财经(23293)
学学(23196)
教育(21319)
经济研究(20091)
(20026)
问题(17429)
(16012)
财会(15252)
技术经济(14758)
现代(14215)
理论(13721)
(13713)
会计(13359)
世界(13346)
图书(13315)
共检索到410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理升  王晔倩  
本文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考察了一个通常并不被认为具有递增规模报酬的行业——走私手机市场的市场特点。文章认为,在地租、信息等因素的作用下,非递增报酬行业会体现出递增报酬行业的市场特点,并一样形成循环和集聚的过程。同时,这种集聚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成为保护性产业政策的理论支持。文章认为,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可能外生地改变产业分布的均衡,但是这种政策的竞争性也十分明显,应当在宏观上予以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能生  张文波  
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位优势和2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区位优势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显著相关:大多数现代制造业和依赖规模经济的制造业与区位优势正相关,大部分传统制造业与区位优势负相关;不同的制造业细分行业侧重不同方面的区位优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林  林琳  郝前进  
Krugman认为,最终需求在制造业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本地制成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地内部的消费规模,还取决于其对所有市场的通达性,二者相加即为市场潜能。本文引入Krugman市场潜能这一关键变量,分析市场效应对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实证方面,通过中国1997年八大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贸易引力模型,从而计算出市场潜能。每个省份的市场潜能可分为三部分——省内需求形成的市场潜能,区域内其他省份需求形成的市场潜能和区域外需求形成的市场潜能。在分析市场潜能与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关系时,实证证明Krugman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的产值分布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时,本文针对市场潜能内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毛艳华  易中俊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广东经济的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集聚经济优势一直成为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内配套产业跟进的重要动因。本文在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制造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指数等分析工具,详细研究了广东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集聚规模、地理集聚程度与变化动态以及空间分布水平与转移趋势,对不同类型行业的集聚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结论对于当前制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娜  
文章在对美国产业区域专业化向心力与离心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美国废水、废弃气和废物数据探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美国能源消耗增长率数据考察了美国产业集聚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从产业集聚的转型升级、集聚内企业技术、知识、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的环保节能政策三个层面给出我国雾霾治理的有益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跃  蒙永胜  
本文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新疆1998-2012年数据,把制造业28个行业分为8大类,以各类行业产值占总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作为制造业升级测度指标及因变量,以衡量地区是否违背比较优势战略的测度指标TCI指数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出口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程度、科研状况等可能对新疆制造业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析新疆制造业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结果发现,TCI对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影响为正,其他行业为负数,说明新疆长期忽视自身比较优势提升,而选择优先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导致制造业升级"困境",也验证了所谓的"资源诅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平  张会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中心,中西部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结构。但自2006年以来,出现了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为解释这种集聚与扩散现象,本文在建立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的市场潜能和要素成本对产业集聚与扩散的作用,并利用2000~2010年全国43个城市面板数据和一阶差分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本地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对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具有正向作用,周边市场潜能对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劳动力成本、工业地价和住宅地价对产业集聚起到离心力作用。另外,分组估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工业地价和住宅地价的上升,中西部地区的周边市场潜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汝娟  卢呈  
精确度不仅反映CFO在业绩预告披露的准确性,而且还反映披露信息的动机意图。回归结果显示,CFO的年龄,学历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度存在正相关关系,CFO的职称、专业背景为财会类分别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度存在负相关关系。CFO兼任董事和董事会秘书的情况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度不相关,同时发现,资产负债率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度有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度正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小珈  李继志  周发明  
选取41家沪深A股食品类制造和加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社会责任表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制造企业对股东、债权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实现程度越高,其财务绩效提升得越快;缴税率与总资产报酬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对政府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其绩效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价值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要兼顾相关利益群体,实现食品制造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慧  周根贵  任国岩  
利用产业集聚指数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分别对中部六省制造业、物流业及两大产业间的共同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细分行业里中、高集聚行业占多数,且以劳动密集型居多,资源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上升幅度较大。物流细分行业除航空运输业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产业集聚,装卸搬运、仓储和邮政业集聚指数上升较快。两大产业细分行业间多呈共同集聚态势,但低度集聚的产业组合仍占多数,仓储业、装卸搬运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最高,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和装卸搬运的共同集聚水平上升变化最为明显,而铁路、道路、水路运输业与制造业分布趋于分散。最后,以马歇尔3个外部性理论为框架,结合产业转移的背景,解释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形成共同集聚的内在机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师源  黄茂兴  
集聚一般被认为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深刻反作用于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选择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分析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福建省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但呈下降趋势。与华东六省一市相比,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效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避免产业布局分散化并提高集聚效率,将是提升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蓉娟  郭宝琳  
在理论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珠三角9个城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可相互促进,其中金融集聚通过增长极效应和外溢效应能显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可促进金融集聚发展,但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因而应树立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共生互利的理念,注重产业政策之间的协同性,推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有效对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吴穹  张跃胜  崔敏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吴穹  张跃胜  崔敏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