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2)
- 2023(6195)
- 2022(5294)
- 2021(4882)
- 2020(3962)
- 2019(9144)
- 2018(9315)
- 2017(17137)
- 2016(9716)
- 2015(10981)
- 2014(11460)
- 2013(10924)
- 2012(10058)
- 2011(9146)
- 2010(9414)
- 2009(8823)
- 2008(8924)
- 2007(8277)
- 2006(7392)
- 2005(7039)
- 学科
- 济(34170)
- 管理(34137)
- 经济(34094)
- 业(28381)
- 企(24874)
- 企业(24874)
- 财(13255)
- 制(13232)
- 方法(12233)
- 农(11238)
- 数学(9792)
- 数学方法(9673)
- 中国(9314)
- 业经(9072)
- 体(8989)
- 务(8257)
- 财务(8232)
- 财务管理(8199)
- 企业财务(7736)
- 体制(7579)
- 学(7341)
- 银(7262)
- 银行(7253)
- 理论(7114)
- 行(6876)
- 融(6474)
- 金融(6471)
- 土地(6311)
- 贸(6261)
- 贸易(6256)
- 机构
- 学院(137708)
- 大学(136185)
- 济(54414)
- 经济(53008)
- 管理(50232)
- 研究(44154)
- 理学(41886)
- 理学院(41439)
- 管理学(40801)
- 管理学院(40541)
- 中国(35999)
- 财(30696)
- 京(28818)
- 科学(25100)
- 江(23910)
- 财经(22921)
- 所(22074)
- 中心(21049)
- 农(20951)
- 经(20496)
- 研究所(19135)
- 业大(18579)
- 州(18440)
- 北京(18136)
- 范(17634)
- 师范(17469)
- 经济学(17003)
- 财经大学(16794)
- 院(16181)
- 农业(16135)
- 基金
- 项目(83615)
- 科学(65724)
- 研究(64900)
- 基金(59802)
- 家(51136)
- 国家(50680)
- 科学基金(43577)
- 社会(40608)
- 社会科(38320)
- 社会科学(38313)
- 省(33015)
- 基金项目(31344)
- 教育(30845)
- 编号(27981)
- 划(27176)
- 自然(27023)
- 自然科(26326)
- 自然科学(26321)
- 自然科学基金(25857)
- 资助(24132)
- 成果(23703)
- 制(22196)
- 课题(19753)
- 部(19055)
- 重点(18996)
- 性(17906)
- 创(17620)
- 发(17367)
- 教育部(16700)
- 国家社会(16576)
共检索到222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利花 杜德权
地票交易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转移,目的是提供建设用地指标。因其牵涉多方利益,因此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定价,以保障地票交易各方——供票农民、地票落地政府、地票购买者(开发商)的权益,具体表现为:由政府设置地票的上限是以保障购票者权益,设置下限以保障供票农民权益,由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交易,体现地票的真实市场价值。
关键词:
地票 价格形成机制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三兴
目前,新一轮的电价改革已开始,对我国电价形成机制及其改革方向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作了回顾,指出现行电价存在形成机制不科学、水平差异大、结构不合理、监管不规范等问题。然后本文从电力业务的四个垂直一体化的环节即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方面对电价改革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在改革中要注意管制与竞争并存、环境破坏和治理成本以及各方利益平衡问题。
关键词:
电价形成机制 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承东 刘武君
工程无标底招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招标方法,其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工程招标时不编制标底;二是制定规范、客观、公正的评标办法。在评标时以投标人的报价为基础,求得一个合理的基数作为评标依据,并通过一系列严密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来决定工程价格和合同授予者。本文通过对工程无标底招标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无标底招标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工程价格形成机制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
招标投标 无标底招标 工程价格 价格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林清
由于软件产品零边际成本、收益递增、共享性等特点 ,使其在价格形成机制上不同于其它产品。软件可分为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专用软件的价格仍以成本为基础 ,但通用软件的价格与成本之间已经没有直接的联系。通用软件的价格取决于需求弹性、软件开发商的市场策略和预期利润率。软件开发商一般会按软件的需求弹性和对软件的功能要求将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层次 ,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价格 ,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软件的竞争一般在寡头之间展开 ,虽然各寡头的市场策略也是相互影响的 ,但寡头市场上刚性价格规律在软件市场并不起作用 ,同类软件的竞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毅
为了研究医疗保健价格的形成机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医疗器具及用品价格、保健器具及用品价格、农村与城镇的医疗需求对医疗保健价格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影响;过高的药品价格以及过高的挂号、手术、检查的费用才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药价以及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是调控医疗价格的关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风 李卿云 吴晓晖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顾客集中对审计价格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顾客集中度与审计价格显著负相关,表明顾客集中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审计价格。进一步,在区分公司行业背景、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情况下,研究表明,相比较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顾客集中度与审计价格之间显著负相关;相比较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低的上市公司: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高的上市公司的顾客集中度与审计价格之间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顾客集中度 审计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卓民 卢亮
近来,景区门票价格轮番上涨这一现象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景区价格上涨的具体表现,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探寻了这一现象的形成机理,指出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继而提出相应的应变对策。
关键词:
景区 门票价格 上涨 形成机理 应变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波 荣朝和 黎浩东
铁路旅客票价定价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大。从行业来看,票价的定价在反映生产成本和市场价值、整合市场竞争力、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激励经营主体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从社会来看,票价定价的不合理会造成多方的资源耗散,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然对其进行改革。改革要明确公益性和商业性客运服务的范围,对商业化客运服务要以成本核算为基础,进行充分的市场化定价,同时还要加强清算机制的建设,保证定价改革有序展开。
关键词:
铁路客运 运价机制 成本 内部清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新伟 陈建成 田新豹
从总部经济的内涵、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总部经济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展开对总部经济形成机制的探讨,以求对总部经济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
总部经济 集聚效应 辐射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谦 杨选兴 梁欣漾 张海
本文通过比较单一制电量电价和两部制电价,得出两部制电价具有更多优势,是电价改革方向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与实施两部制电价相适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单一制电价 两部制电价 电价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尚峰
高校品牌的形成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内部机制是高校品牌形成的基础。文章借助关系营销理念,尝试构建一个高校品牌形成的内部机制模型,即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和内部营销为保障,三位一体、相互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基本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钟伟
两年来外汇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试图保持汇率的稳定,造成汇率机制缺乏自我调节功能。不少学者主张,伴随着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也应转变到由国内外汇市场的供需状况来确定,但本文认为,其外部条件尚不成熟,提出由汇率钉住出口换汇成本并决定调节幅度,由市场供需指标调节变动方向和速度的做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一民
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有两个:一是银行结售汇制,非银行客户(不包括三资企业)必须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无条件地卖给外汇银行,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后来调整为大型外贸企业可以持有一部分外汇,1996年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非银行客户的贸易用汇可以通过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非贸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祥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及其市场主体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改革开放前,政府影响力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以不断调适政府对粮食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力为主线,经历了从政府直接控制价格水平到间接影响价格水平形成的转折。总体而言,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时,往往通过政府强势的价格影响力来实现粮食增产,而当粮食供求关系偏松时,政府强势影响价格的弊端就会累积性呈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及其调整来看,我国一直没有找到粮食供求关系偏松状况下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印贤 郭汉丁 马辉 李芬芳
废旧电器的回收再生利用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其产业化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意义,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形成机制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应以产业链协调发展为原则,用循环经济理论,兼顾我国现阶段废旧电器的垃圾和商品两个属性,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层次研究其回收再生利用物质、价值和行为三个形态循环机理与互动关系;考虑自然资源资本,基于新价值观用资源经济学理论研究产业链价格理论、定价模型、形成机制与协调原理;以产业链有效运行为目的,研究特许经营下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与实施机理,形成价格市场竞争与合理补贴系统理论,提供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