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0)
- 2023(11867)
- 2022(9638)
- 2021(9110)
- 2020(7805)
- 2019(17998)
- 2018(17694)
- 2017(34094)
- 2016(18063)
- 2015(20593)
- 2014(20080)
- 2013(19966)
- 2012(18126)
- 2011(16172)
- 2010(16299)
- 2009(15442)
- 2008(15414)
- 2007(13566)
- 2006(11813)
- 2005(11115)
- 学科
- 济(89108)
- 经济(89016)
- 业(82055)
- 企(75807)
- 企业(75807)
- 管理(67170)
- 方法(43084)
- 数学(35142)
- 数学方法(34627)
- 业经(28343)
- 财(27811)
- 农(25663)
- 中国(23306)
- 务(19884)
- 财务(19850)
- 财务管理(19830)
- 贸(19781)
- 贸易(19768)
- 易(19394)
- 企业财务(18703)
- 农业(18226)
- 技术(17885)
- 制(17269)
- 策(15599)
- 划(15200)
- 理论(14790)
- 和(14688)
- 体(13209)
- 出(13130)
- 银(12500)
- 机构
- 学院(263599)
- 大学(259009)
- 济(123308)
- 经济(121513)
- 管理(109229)
- 理学(94257)
- 理学院(93403)
- 管理学(92049)
- 管理学院(91570)
- 研究(83883)
- 中国(70324)
- 财(55602)
- 京(54298)
- 科学(46667)
- 财经(44403)
- 所(40996)
- 经(40629)
- 农(39389)
- 经济学(38731)
- 江(38547)
- 中心(37732)
- 研究所(36800)
- 经济学院(35079)
- 业大(34435)
- 北京(34399)
- 财经大学(32920)
- 商学(31495)
- 商学院(31212)
- 农业(30942)
- 经济管理(30150)
- 基金
- 项目(170694)
- 科学(138205)
- 基金(128963)
- 研究(125658)
- 家(110803)
- 国家(109921)
- 科学基金(97389)
- 社会(84717)
- 社会科(80810)
- 社会科学(80790)
- 基金项目(67020)
- 省(64677)
- 自然(61818)
- 自然科(60592)
- 自然科学(60581)
- 自然科学基金(59613)
- 教育(57138)
- 资助(54052)
- 划(53360)
- 编号(48526)
- 部(39326)
- 创(38582)
- 重点(37855)
- 业(37458)
- 成果(37234)
- 国家社会(36506)
- 发(36497)
- 创新(35305)
- 教育部(34573)
- 人文(33780)
- 期刊
- 济(133758)
- 经济(133758)
- 研究(78688)
- 中国(49601)
- 财(46352)
- 管理(46334)
- 农(36488)
- 科学(35052)
- 学报(32068)
- 技术(26298)
- 大学(26233)
- 农业(25570)
- 学学(25020)
- 融(25007)
- 金融(25007)
- 财经(23011)
- 经济研究(22910)
- 业经(22336)
- 教育(20419)
- 经(20043)
- 问题(17435)
- 业(17178)
- 贸(17154)
- 技术经济(16949)
- 统计(15444)
- 世界(15390)
- 国际(14795)
- 策(14379)
- 现代(13126)
- 商业(12841)
共检索到395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包群 邵敏 Ligang Song
基于2000~2006年间持续经营的47000多家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经验考察了外资参与、地理集聚与出口外溢对我国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将全部企业划分为非出口、持续出口、新增出口以及间断出口四种不同类型,本文借鉴显性比较优势(RCA)思想构造了区域内与区域间、产业内与产业间外溢指标。多项式分布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外资进入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出口可能性,而且还通过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外溢效应形成了企业出口的地理扩散与行业集聚效果。但与盛行的"本地化外溢"假说相反,我们发现出口外溢效果并未表现出随地理距离缩小而更为强烈的本地化现象,即局部地区的大量同质性出口企业过度集聚导致了我国企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东北 王珏 唐青青
以制度质量为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针对理论机制的三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方法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业集聚通过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窗口期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计量检验发现,三种研究假说依然稳健。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制度质量视角的进一步讨论,再次验证了产业集聚通过制度质量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重要影响。在对渠道进一步识别时发现,金融制度通过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决策,教育制度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因此,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制度与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微观渠道是企业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阳佳余 徐敏
本文基于内源融资、商业信贷、外源融资等9类财务指标,构建了反映企业融资能力的综合指标。针对出口市场中企业进入与退出行为的复杂性,重点区分了持续出口、新出口、间断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等不同出口模式,探讨了企业融资能力对不同出口模式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多项式选择模型估计证实了企业融资能力在出口模式选择中的重要作用。融资能力提高不仅有助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且有利于企业出口模式的持续性。此外,融资能力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在不同地理区域、贸易产品结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融资能力 出口模式 多项式选择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逯建 王有鑫
本文重点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特别关注数量和价格。结论发现:补贴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总量和数量,降低了出口价格,促成了"低价竞争、数量取胜"的出口模式;补贴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在近年并不稳健显著,在不同模型中促进作用程度不同,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审慎保守地看待补贴的出口促进作用。将政策推动转变为企业内生驱动、构建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补贴 数量 价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萍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较多地采用低价出口的方式,并使“made in chain”产品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然而,单一出口方式已经或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企业自身微观层面上说,应对的主要策略就是适时转变跨国经营方式,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努力塑造世界名牌,以推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深入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秀玲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利用高技术制造业、非高技术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出口上市企业数据,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出口额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也具有行业差异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针对本行业特性科学地做出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出口企业 技术创新 行业差异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林 白雪洁
构建了两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GPCA)对2005-2018年中国1475家A股上市企业的活力水平进行测度。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活力的动态变化趋势及规律,发现样本期内中国企业活力水平依然不足,但自2012年以后企业活力指数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从空间维度比较了全国各地区主要城市各行业的企业活力水平,发现东部地区企业活力水平最高,而东北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大,相同类型城市间、行业间活力水平差异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东北 张营营 王珏
文章从企业劳动力成本视角构建了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模型,采用微观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通过合成工具变量方法解决了产业集聚和企业出口之间的联立方程内生性问题,并通过Heckman二元选择模型解决了选择偏误引起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并且通过劳动力蓄水池效应抵消了劳动力成本攀升对企业出口的负向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存在拟凹型关系,而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存在拟线性关系;贸易自由化强化了产业集聚缓解企业劳动力成本压力所带来的企业出口负效应;本地基础设施有利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与扩大企业出口规模;产业集聚通过劳动力蓄水池效应抵消劳动力成本压力所带来的负效应,从行业类型来看技术密集型企业强度最大,从所有制类型来看外商投资企业作用最强,并且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程度大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意味着,扩大贸易开放引进高质量中间产品,完善本地基础设施,大力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互动,是提升中国企业出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余骁
文章基于扩展的MO模型,将企业出口模式选择和出口动态效应引入该模型加以讨论,论证了不同出口模式选择下加成率的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出口模式可能对企业加成率动态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渠道。文章认为出口模式选择通过"出口中学效应"和"需求冲击适应效应"分别从成本渠道和价格渠道影响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静态来看,直接出口企业加成率高于间接出口企业;(2)动态来看,企业间接出口后加成率下降,而直接出口后企业加成率提升;(3)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民营企业表现出更大的动态"加成率效应";(4)针对理论模型中影响渠道的检验显示,直接出口企业的正向"出口中学效应"和"需求冲击适应效应"均显著超过间接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金秋 蒙双 余嘉杰
发展外贸产业集群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区域集聚的视角,研究了中国机械制造业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本文将区域集聚的信息溢出效应拓展到异质企业出口决策理论模型中,并基于2000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产品—目的地市场维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区域集聚加强了出口企业通过相同出口行为获得的信息溢出,进而缓解了出口不确定性,促进了企业的产品出口;其次,相较于采取价格竞争策略的企业,采取质量竞争的企业基于同类产品的出口信息溢出效果相对不明显;最后,当企业越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向信息越不对称的市场出口、处在信息越不对称的行业或处在数字经济发展越不发达的区域时,区域集聚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越明显。本文拓展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为我国新发展格局中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区域集聚 竞争策略 出口决策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李向毅 侯耀辉
针对当前中国各地区企业出口行为差异较大的现实,本文从中国各地区及其相邻地区地理条件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出口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重点关注外部因素,也就是地理条件与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与内部因素一样都很重要,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出口贸易,而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倾向,但由于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地区间的集聚作用提高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持续时间,并且这种跨地区的集聚效应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衍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在加速了国际化过程。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宏观数据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针对1104家企业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的发展情况、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影响因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量和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成长、目的地和投资产业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比较均衡,但侧重于制造业为主;京津唐地区的企业海外投资侧重金融等服务业,单笔投资规模比较大。信息通信技术、建筑、纺织和机械行业
关键词: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发展态势 布局差异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王笑笑
本文通过将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引入HIR模型,分析了出口、生产率异质性、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并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拓展模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异质性对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会引起工资差异;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和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后,中国企业存在2.8%的出口工资溢价,但出口企业间的工资差异程度要小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工资溢价程度与出口固定成本正相关。
关键词:
工资差异 HIR模型 出口 异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守华 吴春雷 刘国强
企业环境资源和财务资源承担着价值创造功能,而出口模式的选择是价值实现方式。本文从独立因素和协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生态效率、融资约束与出口模式选择的价值创造机理,并以2013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态效率越高或者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则越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口模式,反之则越倾向于间接出口模式。进一步地,企业生态效率与融资约束程度协同作用时对直接出口模式倾向的贡献大于它们各自发挥作用时的贡献之和,且良性协同性越强则这种协同效应越大;较高的生态效率与各种融资约束水平的协同效应随着融资约束由低到高而反向变化;如果生态效率较低,则不论融资约束如何,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韩剑 张二震
本文从地区专业化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方面,对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基于行业集聚的分工协作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而源自行业集聚的企业所有权优势自我加强效应则有助于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这是行业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本质。利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地区专业化还是行业集中度,两者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均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对本文理论机制分析给予了较好的经验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集聚优势能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依托优势。上述研究对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集聚优势 地区专业化 行业集中度 走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