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7)
2023(17935)
2022(15438)
2021(14142)
2020(11826)
2019(27417)
2018(26949)
2017(52402)
2016(28127)
2015(31413)
2014(30930)
2013(30322)
2012(27949)
2011(25148)
2010(24951)
2009(22759)
2008(22141)
2007(19384)
2006(16993)
2005(14828)
作者
(79001)
(65891)
(65068)
(61683)
(42003)
(31462)
(29638)
(25807)
(24956)
(23472)
(22337)
(22139)
(20703)
(20589)
(20348)
(20045)
(19498)
(19395)
(18857)
(18734)
(16104)
(16078)
(15841)
(15000)
(14652)
(14572)
(14449)
(14271)
(13150)
(12890)
学科
(119278)
经济(119161)
管理(82489)
(81178)
(67258)
企业(67258)
方法(54673)
数学(47769)
数学方法(47207)
中国(32446)
(30936)
(30866)
地方(27539)
业经(27291)
(22902)
(21339)
贸易(21323)
农业(21231)
(20766)
财务(20688)
财务管理(20646)
(20605)
(20141)
企业财务(19708)
技术(18614)
理论(18490)
环境(18447)
(17896)
(17867)
银行(17826)
机构
大学(393361)
学院(392941)
(159646)
管理(158328)
经济(156382)
理学(137917)
理学院(136407)
管理学(133997)
管理学院(133290)
研究(128307)
中国(96266)
(83248)
科学(78276)
(73437)
(62757)
(60354)
财经(59437)
中心(58673)
业大(57195)
研究所(57051)
(56412)
(54226)
北京(52395)
(52091)
师范(51598)
经济学(48495)
(47236)
农业(46937)
(46153)
财经大学(44517)
基金
项目(271610)
科学(215163)
研究(198956)
基金(198195)
(171902)
国家(170430)
科学基金(148162)
社会(127023)
社会科(120510)
社会科学(120483)
(105885)
基金项目(105252)
自然(96409)
自然科(94231)
自然科学(94211)
自然科学基金(92519)
教育(92216)
(88840)
资助(82033)
编号(80879)
成果(64101)
重点(60527)
(60274)
(60029)
(56556)
课题(55237)
创新(52659)
国家社会(52344)
教育部(52341)
科研(51885)
期刊
(171185)
经济(171185)
研究(114399)
中国(72591)
学报(59104)
管理(58611)
(56308)
科学(55372)
(53999)
大学(45787)
教育(43734)
学学(43144)
农业(37750)
技术(35078)
(34739)
金融(34739)
业经(29694)
财经(28821)
经济研究(27872)
(24562)
问题(22229)
(19695)
图书(19668)
技术经济(19073)
商业(18556)
理论(18478)
科技(18354)
统计(17680)
(17271)
现代(17228)
共检索到569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佶贤  任慧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公司为主体开展的经济活动"聚集"和"分散"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也与其对通信技术的依赖程度息息相关。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2010-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地理集聚产生的"向心力"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以及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离心力"对其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互联网发展程度在地理集聚提升公司价值路径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地理集聚是公司价值提升的关键途径,并在不同行业中表现出异质性,绝大多数传统行业的公司可以通过地理集聚获益,而对互联网发展依赖程度较大的高新技术行业、金融业和部分传统行业的公司价值却无法通过地理集聚获得提升;互联网发展程度对地理位置提升公司价值的路径具有中介效应,且对于大部分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发展程度在地理位置对公司价值提升的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孔涛  王靖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孔涛  王靖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佶贤   任慧平   杨晓光  
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总部地理位置和公司所在地区互联网发展程度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考虑二者之间的交互对于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总部与中心城市相隔较远的距离或公司处于非中心城市对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抑制作用,而反映互联网发展程度的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却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绩效;互联网发展程度与公司总部地理位置对上市公司绩效提升具有正向的交互作用;此外,互联网发展程度、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的阶段和公司总部地理位置等三个因素对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的交互作用。因此,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上市公司总部地理位置劣势给公司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弥补公司总部选址于非中心城市的地理劣势,使得上市公司在总部选址决策时能够着重考虑除地理位置以外的其他多种利好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杨益  
互联网金融集聚区的界定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力求在互联网金融竞争格局中占据制高点,如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出台了扶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综合政策措施,天津、成都、南京、长沙等地推出了专项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区域竞争态势愈加明显。互联网金融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最为迅猛,这得益于其互联网和金融产业优势、产业链支撑和政府强力支持,而一条重要的经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杨  郭松明  高杨  
本文以互联网经济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视角,借助计量模型得出两个主要结论:首先,互联网发展对流通业经济增加值存在显著的直接积极效应;其次,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可知,互联网发展对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还存在间接效应,具体是通过减少交易成本的方式,间接带动流通业的发展。总而言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论证了互联网经济对流通业发展的经济效应,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形成长尾消费市场,进而提高消费者与生产者对流通服务的需求,以及催生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新型流通业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风雷  
The author mak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equality from 1999 to 2002 and equality between sexes,ages,educational levels,provinces of Chinese people who have access to Internet through calculating Gini Coefficient,and thereby indicates the inequality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of Chin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探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分享意愿,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品销售和营销渠道在制造业当中发挥作用,并带来制造业绩效表现的提升。研究创新: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为"互联网+制造业"战略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研究价值:提供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证据,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问题带来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陈雅琳  
从网络销售在我国产生之日起,电商企业的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和税收的研究主题。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大国,互联网发展对税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应?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以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税收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此种影响的来源,本文又分别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志勇  陈雅琳  
从网络销售在我国产生之日起,电商企业的税收流失和税收征管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和税收的研究主题。至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大国,互联网发展对税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应?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构建了以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税收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此种影响的来源,本文又分别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互联网发展为解释变量构建了两个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洋  吴顺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集聚和信息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将发挥居民消费增长的双轮驱动作用。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现代流通服务业为例,利用区位熵、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等方法,实证考察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三者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现代流通业的非均衡集聚趋势显著,并逐渐形成东高西低和中部塌陷的空间格局;从全国层面来看,随着现代流通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居民消费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特征;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对不同水平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果存有差异;互联网发展在现代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路径中具有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从多维度异质性视角看,现代流通业集聚、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率间的关系在城乡消费群体、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明显。因此,必须科学引导现代流通业集聚发展,坚定推广“互联网+”计划,提升互联网与现代流通业融合程度;立足于地区、行业以及城乡异质性,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策略,为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凯麟  蒋伏心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今在"供给侧"改革大潮的背景下,证券公司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一员,研究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对其获得竞争优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理论,就GL证券公司的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业务经营转型、创新风险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战略实施方案,以推动其业务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凯麟  蒋伏心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今在"供给侧"改革大潮的背景下,证券公司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一员,研究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对其获得竞争优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理论,就GL证券公司的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业务经营转型、创新风险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战略实施方案,以推动其业务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