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4)
- 2023(8620)
- 2022(7156)
- 2021(6802)
- 2020(5598)
- 2019(12078)
- 2018(11943)
- 2017(21989)
- 2016(12025)
- 2015(13241)
- 2014(12698)
- 2013(12125)
- 2012(11626)
- 2011(10589)
- 2010(10919)
- 2009(10178)
- 2008(10275)
- 2007(9646)
- 2006(8525)
- 2005(7508)
- 学科
- 济(47141)
- 经济(47086)
- 管理(38577)
- 业(36458)
- 企(31866)
- 企业(31866)
- 方法(16163)
- 技术(15955)
- 中国(13642)
- 地方(13441)
- 数学(12663)
- 数学方法(12393)
- 农(12276)
- 学(11879)
- 业经(11847)
- 技术管理(11842)
- 财(9942)
- 理论(9420)
- 制(9300)
- 融(8679)
- 金融(8677)
- 农业(8548)
- 银(8393)
- 银行(8365)
- 地方经济(8291)
- 行(8084)
- 和(7716)
- 划(7670)
- 贸(7311)
- 环境(7305)
- 机构
- 大学(172365)
- 学院(171382)
- 济(65124)
- 管理(64221)
- 经济(63619)
- 研究(61075)
- 理学(55365)
- 理学院(54534)
- 管理学(53340)
- 管理学院(52996)
- 中国(46114)
- 科学(39688)
- 京(37209)
- 所(31574)
- 财(29917)
- 研究所(28831)
- 农(28471)
- 中心(27612)
- 江(27583)
- 范(25879)
- 师范(25627)
- 业大(24855)
- 财经(23371)
- 北京(23286)
- 农业(22448)
- 院(22306)
- 州(22098)
- 经(21106)
- 师范大学(20766)
- 经济学(19369)
- 基金
- 项目(115439)
- 科学(92719)
- 研究(84181)
- 基金(83412)
- 家(73816)
- 国家(73185)
- 科学基金(62836)
- 社会(53923)
- 社会科(50924)
- 社会科学(50912)
- 省(46655)
- 基金项目(44438)
- 自然(40560)
- 自然科(39709)
- 自然科学(39694)
- 划(39425)
- 教育(39059)
- 自然科学基金(39004)
- 编号(33102)
- 资助(31914)
- 创(29947)
- 成果(27822)
- 创新(26969)
- 重点(26748)
- 发(25941)
- 部(24710)
- 课题(24155)
- 国家社会(22299)
- 科研(21272)
- 计划(21156)
共检索到26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孝斌 李福刚
由于隐性知识需要直接交流的特性与创新的背景依赖,邻近性在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都不利于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地理邻近与其它类型的邻近之间相互促进,并可以相互替代。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地理邻近 知识流动 集体学习 区域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伟伟 邓宏兵 王楠
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地理因素和技术合作角度探究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ESDA方法发现,创新存在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并且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可见区域创新不仅与当地的投入有关,而且与邻近区域的投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为了探寻地理距离和技术邻近对创新溢出的影响,通过Arcgis建立地理邻近权重矩阵,借助SIPO网站的专利合作数据建立技术邻近矩阵,在两个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计算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地理距离对创新溢出的影响比技术邻近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我们发现在两种邻近作用下,R&D经费投入是推动区域创新溢出的内在动因,存在显著而正向的空间溢出,而人力资本则对区域创新溢出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地理邻近 技术邻近 空间溢出 区域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扬德 李福刚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景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本文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创新 知识流动 集体学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福刚 王学军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景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经济学中的位置与传统空间经济学中的位置一样,只是创新的促进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空间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在目的上是一样的,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决定变量导致了对地理邻近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ICTS的发展使传统空间经济学中地理...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创新 知识流动 集体学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平平 金浩 赵晨光
基于我国2002-2018年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统计数据,本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等网络演化特征,并结合QAP回归考察多维邻近性对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密度稳步提升,"多中心驱动"网络已经形成,创新中心发展遵循着邻近递减与等级扩散的规律。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凝聚子群结构变动较大,各省市扮演的角色也随之不断调整,逐步呈现出"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创新格局。社会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地理邻近性对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依次减小,地理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表现为替代效应。据此,提出优化区域创新网络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空间关联 邻近性 网络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杨 李郇
关于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影响已有种种探讨,但对地理邻近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概括。文章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具体案例,对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途径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概括。1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途径:促进合作主体相互适应,建立信任,互惠共赢,导致交通费用和合作交易成本降低,促进其他邻近性发挥积极作用。2作用机制:通过两个层面和四大进程,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其他相关因素发生作用,产生一系列有明显趋向的、相互衔接的、具有规律性的作用联系,形成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晨 覃成林 任建辉
本文构建反映邻近性的区域创新产出SAR模型,运用1998—2013年大陆地区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分析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技术邻近和交通邻近四种邻近下创新空间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溢出是影响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四种邻近性均对空间溢出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交通邻近的作用最大,技术邻近次之,地理邻近居第三位,经济邻近的作用最小。因此,各区域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重视利用空间溢出来增强本区域的创新,可以根据不同的邻近性针对性地制定吸收其他区域创新溢出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空间溢出 邻近性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晨 覃成林 任建辉
本文构建反映邻近性的区域创新产出SAR模型,运用1998—2013年大陆地区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分析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技术邻近和交通邻近四种邻近下创新空间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溢出是影响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四种邻近性均对空间溢出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交通邻近的作用最大,技术邻近次之,地理邻近居第三位,经济邻近的作用最小。因此,各区域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重视利用空间溢出来增强本区域的创新,可以根据不同的邻近性针对性地制定吸收其他区域创新溢出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空间溢出 邻近性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宋长江
从邻近性角度出发,以地理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二维度作为自变量,探究二者对创新网络节点组织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以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创新领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国国家专利数据库(USPTO)进行专利数据收集,构建了合作创新网络,计算相关变量指标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对创新网络节点的开发式创新存在U性关系,与探索式创新关系不显著;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网络节点的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与开发式创新作用关系不明确;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对双元创新存在一定交互作用,对开发式创新表现为互补效应,对探索式创新表现为替代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王蒙怡 孙银建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产学合作发明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和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多维邻近性对我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包括对协同创新绩效的静态影响和对协同创新关系形成与维持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邻近与地理邻近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分别呈倒U型和正向关系;社会邻近能促进协同创新关系形成与维持,不会显著促进协同创新绩效提升,但能够正向调节技术邻近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网络邻近对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关系形成与维持的影响呈正向关系,且正向调节技术邻近对协同创新关系形成与维持的影响,负向调节社会邻近与地理邻近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爱玲
地理邻近性能够加速货物、人才等实体资源的流动,而认知邻近性能够加速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流动。物流业集群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对不同资源的吸收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地理与认知邻近性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能产生不同作用。为验证这种作用差异,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物流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中,地理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地理邻近性与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随着认知邻近性的提升,认知邻近性对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断增强。在不同地区内,地理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对物流业集群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但在整体上,认知邻近性对物流业集群不同生命周期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琳 韩宝龙 高攀
地理邻近与创新论题在西方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国内研究明显滞后。本文首先解析了地理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然后,开创性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前导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级软件园区软件产业集群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地理邻近对集群创新影响呈"S"型阶段特征,而区间地理邻近对创新影响呈边际报酬递减的正效应,并据此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琳 郑刚 杨军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邻近视角出发,解析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以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明显;高技术企业对地理邻近的依赖明显弱于传统产业企业,大型企业弱于中小型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正怡
近期,区域层面投资法律制度的融合与形成引起了普遍关注。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欧盟加拿大全面经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协定核心投资章节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安排更加具有创新性,表现为多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初步成型、争端解决范围扩大化与程序要求细化、对争端解决程序的透明度与监督功能逐步深化。我国尚处于区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起步阶段,在区域协定主导国际投资法制动向的背景下,应当以主动姿态积极参与区域规则制定并充分运用争端解决条款的相关规定,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海外投资者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持。
关键词:
区域协定 投资争端解决 创新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