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8)
- 2023(13829)
- 2022(11407)
- 2021(10924)
- 2020(9161)
- 2019(20703)
- 2018(20553)
- 2017(39192)
- 2016(20503)
- 2015(22924)
- 2014(22094)
- 2013(21146)
- 2012(18871)
- 2011(16719)
- 2010(16427)
- 2009(14560)
- 2008(13791)
- 2007(12005)
- 2006(9951)
- 2005(8394)
- 学科
- 济(75599)
- 经济(75521)
- 管理(62017)
- 业(59922)
- 企(51501)
- 企业(51501)
- 方法(33300)
- 数学(28351)
- 数学方法(27883)
- 财(21345)
- 中国(20829)
- 农(20689)
- 技术(19153)
- 业经(18237)
- 学(16085)
- 理论(15319)
- 制(14395)
- 农业(14084)
- 地方(13976)
- 务(13297)
- 贸(13253)
- 财务(13240)
- 贸易(13239)
- 财务管理(13205)
- 技术管理(13022)
- 易(12848)
- 企业财务(12475)
- 和(12022)
- 银(11804)
- 银行(11783)
- 机构
- 学院(269746)
- 大学(267585)
- 管理(108994)
- 济(107430)
- 经济(105185)
- 理学(94403)
- 理学院(93430)
- 管理学(91784)
- 管理学院(91253)
- 研究(80584)
- 中国(60897)
- 京(53641)
- 财(49453)
- 科学(47629)
- 江(40286)
- 财经(39947)
- 中心(39463)
- 所(36866)
- 经(36522)
- 业大(36455)
- 农(36418)
- 范(36062)
- 师范(35724)
- 经济学(33434)
- 研究所(33374)
- 北京(32657)
- 州(32268)
- 技术(30559)
- 院(30100)
- 经济学院(30083)
- 基金
- 项目(187564)
- 科学(150115)
- 研究(142644)
- 基金(135929)
- 家(116734)
- 国家(115698)
- 科学基金(102082)
- 社会(91444)
- 社会科(86620)
- 社会科学(86601)
- 省(75246)
- 基金项目(72202)
- 教育(67978)
- 自然(64528)
- 自然科(63142)
- 自然科学(63128)
- 自然科学基金(62009)
- 划(61909)
- 编号(59030)
- 资助(53482)
- 成果(46879)
- 创(44626)
- 重点(41935)
- 部(41369)
- 创新(40816)
- 发(40234)
- 课题(40023)
- 国家社会(38131)
- 项目编号(36781)
- 教育部(36635)
- 期刊
- 济(114083)
- 经济(114083)
- 研究(74143)
- 中国(53443)
- 管理(41865)
- 财(40293)
- 教育(37839)
- 学报(36766)
- 科学(35102)
- 农(32737)
- 大学(29552)
- 技术(27697)
- 学学(27210)
- 农业(22408)
- 融(21922)
- 金融(21922)
- 业经(20175)
- 财经(19403)
- 经济研究(17767)
- 经(16839)
- 图书(15792)
- 问题(14231)
- 科技(14045)
- 技术经济(13152)
- 坛(12422)
- 论坛(12422)
- 版(12389)
- 财会(12384)
- 业(12325)
- 商业(12115)
共检索到38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林培思 蒲昆
针对企业从大学中获取探索性创新技术的地理阻碍,本文重点探讨了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中的探索式创新影响,并且基于Boschma多维邻近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的作用关系。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大学的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产学合作创新网络数据库,采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确实是企业与大学合作获得探索式创新的障碍因素,但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与合作大学隶属于同一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拥有先前合作经验和认知优势的情况下,更能够克服地理距离的限制而实现合作探索式创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曾德明 任浩 戴海闻 邹思明
地理邻近与创新的关系是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但地理邻近对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基于组织合作视角,在分析地理邻近对组织合作创新直接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6年至2011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序列逻辑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组织邻近和组织背景对组织合作创新所跨越的地理距离的影响,分析组织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与组织邻近和组织背景之间的关系,探讨地理邻近对组织合作创新的间接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随组织邻近程度和组织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组织邻近程度越高,组织合作创新的地理邻近程度越低,组织合作创新跨越距离越大。3种组织背景不同的合作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浩 郑子卓 吉龙腾
基于空间地理和时间成本双重距离维度,以2005—2022年4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内部创业企业开展创业活动的时空距离对企业内部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时空邻近性对内部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即母公司与内部创业单元之间的距离越近,内部创业绩效越好,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并呈现“近距离产生美”的地理区位效应;(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区制度环境与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时,母公司与内部创业单元之间的距离对内部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3)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形式非时空邻近性对时空邻近性发挥替代或互补效应。基于经济地理学与战略管理学的融合框架有助于丰富内部创业研究,为上市公司开展内部创业活动提供经验依据。
关键词:
时空距离 内部创业绩效 多维邻近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红军 谢富纪
产学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多维邻近性作为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的关键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采用京津冀28个高校和492家企业2009—2018年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邻近性对产学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制度邻近性对产学主体协同创新具有积极正向作用;(3)技术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倒U型作用;(4)技术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的交互作用会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5)技术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6)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因此,京津冀应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投资,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制度和市场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和管理,发挥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聚集,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玲玲 路玉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校企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国家创新实力、促进国家科技变革的关键。然而,总体上看中国校企创新合作绩效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其整体绩效也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维邻近性作为衡量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常用前置因素,其影响关系也在不断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本文在理论分析及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维邻近性的内涵维度及对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结构方程对概念模型进行探索验证。结果表明:认知、技术及关系邻近性通过合作信任度和合作依赖度两个中介正向影响校企创新合作绩效,地理邻近性的作用在下降,政府引导支持和技术中介服务在两者之间起的调节作用互补且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王蒙怡 孙银建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产学合作发明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和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了多维邻近性对我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包括对协同创新绩效的静态影响和对协同创新关系形成与维持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邻近与地理邻近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分别呈倒U型和正向关系;社会邻近能促进协同创新关系形成与维持,不会显著促进协同创新绩效提升,但能够正向调节技术邻近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网络邻近对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关系形成与维持的影响呈正向关系,且正向调节技术邻近对协同创新关系形成与维持的影响,负向调节社会邻近与地理邻近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丽娟 谢富纪
近年来,邻近在创新研究、组织合作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基于多维邻近的视角,详细解读了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首先对前期与邻近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脉络梳理,然后分别从地理邻近、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社会邻近等维度评述了合作创新相关研究和进展。综述结果表明,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主要关注地理邻近的影响,且各维度邻近性交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多维邻近视角下合作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邻近 地理邻近 合作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琳 吴越
产学联盟中的企业同时处于地理位置和网络位置的双重空间中,具有空间二维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邻近和网络位置视角出发,对地理邻近、中心度、结构洞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的独立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中心度、地理邻近与结构洞的组合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理邻近、中心度、结构洞均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产生显著正影响;地理邻近与中心度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产生显著交互影响且表现为互补关系;地理邻近与结构洞的交互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产学联盟 地理邻近 中心度 结构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琳 雒道政
近年来,多维邻近性与创新的论题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热切关注。相关研究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整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国邻近动力学派和其他邻近学派两个视角探析邻近性对创新的影响机理,以期通过厘清主要学派的研究脉络、主要观点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推进学术界对于邻近性与创新论题的深入探究做些努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赖明勇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李琳教授、博导的新著《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李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11FJL012)的最终成果,也是她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该书从多维邻近性这个全新视角出发,对多维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效应进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术界所以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研究,并非单纯是产业集群因地理邻近带来了各种成本的下降,更重要的在于它所拥有的集群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形成集群内生增长和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从我国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经验来看,各地在推进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通常比较强调地理上的邻近或扎堆,而对组织邻近、认知邻近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形成"陌生的邻居"现象。这种地理上邻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雪 顾新 王元地
本文以语言的相似度作为文化邻近的主要判断依据,探讨文化邻近对产学合作创新的影响。在引入大学威望为控制变量后,利用2008—2012年中国产学合作申请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大学威望会削弱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创新倾向的影响;在控制大学威望的影响后,文化邻近会削弱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创新倾向的影响;我国大陆各地区在产学合作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输入或输出活跃度。
关键词:
文化邻近 产学合作 创新倾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杨 李郇
关于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影响已有种种探讨,但对地理邻近的作用机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概括。文章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具体案例,对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途径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概括。1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途径:促进合作主体相互适应,建立信任,互惠共赢,导致交通费用和合作交易成本降低,促进其他邻近性发挥积极作用。2作用机制:通过两个层面和四大进程,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其他相关因素发生作用,产生一系列有明显趋向的、相互衔接的、具有规律性的作用联系,形成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扬德 李福刚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景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本文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创新 知识流动 集体学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福刚 王学军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景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经济学中的位置与传统空间经济学中的位置一样,只是创新的促进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空间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在目的上是一样的,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决定变量导致了对地理邻近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ICTS的发展使传统空间经济学中地理...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创新 知识流动 集体学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