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8)
- 2023(18367)
- 2022(14972)
- 2021(13680)
- 2020(11441)
- 2019(25661)
- 2018(24963)
- 2017(48757)
- 2016(26020)
- 2015(28747)
- 2014(28376)
- 2013(27502)
- 2012(24885)
- 2011(22012)
- 2010(22004)
- 2009(20557)
- 2008(19354)
- 2007(16919)
- 2006(14882)
- 2005(13144)
- 学科
- 济(106175)
- 经济(106068)
- 管理(77610)
- 业(76210)
- 企(62194)
- 企业(62194)
- 方法(50394)
- 数学(45524)
- 数学方法(45040)
- 中国(33363)
- 财(31524)
- 融(29850)
- 金融(29849)
- 农(29751)
- 银(28430)
- 银行(28388)
- 行(27253)
- 业经(23985)
- 制(23202)
- 贸(21159)
- 贸易(21142)
- 地方(21080)
- 易(20616)
- 务(20503)
- 财务(20441)
- 财务管理(20401)
- 农业(19920)
- 企业财务(19559)
- 学(18449)
- 技术(16046)
- 机构
- 学院(359553)
- 大学(358294)
- 济(153998)
- 经济(151064)
- 管理(142497)
- 理学(123572)
- 理学院(122375)
- 管理学(120282)
- 管理学院(119645)
- 研究(116808)
- 中国(96468)
- 财(73231)
- 京(72949)
- 科学(68538)
- 农(59995)
- 财经(58715)
- 中心(57681)
- 所(56594)
- 经(53643)
- 业大(53061)
- 江(52782)
- 研究所(51275)
- 经济学(48692)
- 农业(47098)
- 北京(44902)
- 经济学院(44238)
- 财经大学(43970)
- 范(42925)
- 师范(42393)
- 院(42345)
- 基金
- 项目(246880)
- 科学(196272)
- 基金(183077)
- 研究(177704)
- 家(159997)
- 国家(158688)
- 科学基金(137804)
- 社会(116455)
- 社会科(110858)
- 社会科学(110830)
- 基金项目(96212)
- 省(95150)
- 自然(89640)
- 自然科(87679)
- 自然科学(87653)
- 自然科学基金(86125)
- 教育(81659)
- 划(80193)
- 资助(74780)
- 编号(70493)
- 成果(56103)
- 重点(55449)
- 部(54763)
- 发(52654)
- 创(52044)
- 国家社会(49404)
- 创新(48702)
- 课题(47836)
- 教育部(47734)
- 科研(47729)
- 期刊
- 济(159720)
- 经济(159720)
- 研究(103288)
- 中国(65401)
- 财(57219)
- 学报(55343)
- 农(53333)
- 管理(51972)
- 科学(50920)
- 融(50802)
- 金融(50802)
- 大学(42955)
- 学学(41028)
- 农业(35037)
- 教育(30515)
- 技术(29764)
- 财经(29613)
- 经济研究(27310)
- 业经(26377)
- 经(25341)
- 问题(21291)
- 业(18242)
- 贸(18054)
- 理论(17999)
- 统计(17496)
- 技术经济(16876)
- 版(16691)
- 商业(16679)
- 策(16398)
- 实践(16113)
共检索到528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雅炯 幸丽霞
通过建立贷款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地理距离对贷款人、投资人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证券化产品底层基础资产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贷款人倾向对与其地理距离较大的借款人开展更多的风险评估,同时倾向持有优质贷款、出售劣质资产和混合资产,导致投资人采取逆向选择策略,购买与贷款人地理距离较小的借款人的贷款。对于资质良好的贷款人,投资人会侧重评估基础资产风险;而对于资质较弱的贷款人,则会侧重贷款人的主体信用风险。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应通过监管指标引导属地经营较强的中小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建立更完善、更标准化的信息披露体系,提高大型银行的基础资产信息、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主体的信息披露程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攀 王兵
本文在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单个银行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效果,从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放大了银行的财务杠杆加剧了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将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促使资本市场上的波动演变为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当银行在危急中获得救助时,并不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反而会更加惜贷并倾向于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储备资金或持有证券化资产,从而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因此,有效的救市措施应是从资产方处理银行的"问题资产",而...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创新 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洋 佟孟华 褚翠翠
不确定性已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基于2008—2019年中国50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网络,从微观层面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显著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其不仅会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性,而且会加重金融机构自身的脆弱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证券、房地产和金融控股四类部门风险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在经济政策不确定较快上升时期,银行、证券和房地产部门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入效应,而金融控股部门则表现出显著的风险净溢出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收益水平较低的个体机构以及在经济环境不景气和政策环境不稳定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都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燕 胡利琴
次贷危机打破了资产证券化的神话,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急速萎缩。本文从证券化产品的发起初衷追溯,分析了证券化产品微观机制设计层面存在的缺陷以及证券化产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证券化产品试点情况,提出了发展证券化产品的几点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银行盈利性 金融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倪志凌
本文使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探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造成银行动机扭曲的根源。和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非通过转移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对银行的行为动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据此,新的金融改革法案提出的要求证券化发起人保留5%证券化风险暴露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其效果将极为有限。相比较而言,流动性监管措施更为有效。为防范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后风险上升,微观审慎监管应当将流动性监管放到和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流动性监管和资本监管的有效配合。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动机扭曲 微观审慎监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银行盈利性 金融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之一,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资产证券化业务似乎成为一个禁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否应当停止,抑或应当进一步推进?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已经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现阶段的资产证券化风险可控性程度高,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信用风险和流动性压力逐渐加大,在我国稳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认为,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应当从资本监管、会计监管、信息披露及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资产证券化相关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资产证券化 风险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涯 陈戴希 徐建国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微观特征发行规模和发行种类我们按照欧美项目分类习惯,对国内项目进行了归类。如表1所示,2014年末美国和欧洲资产支持债券余额分别占债市总余额的27.38%和9.37%,中国仅为0.87%。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MBS)上。我国的MBS占资产证券化市场比例为1.15%,而MBS是美国和欧洲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中流砥柱,分别占比为82.41%和60.04%。基础资产分类我们进一步研究资产证券化的细分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悦 冯宗宪 倪志凌
文章扩展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影响的模型,分别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及监督努力水平两方面来研究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若证券化增加了通常情况下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则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降低银行的监督努力水平;若证券化增加了非常时期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则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并且提高银行的监督努力水平。总体而言,若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则会增大单个银行的风险。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流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武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佳
以2011~2017年中国银行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是否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中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金融市场化趋势主要通过不良贷款与盈利状况恶化等方面促使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这两项因素也是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真实目的;随着时间不断推移,金融结构变迁对银行发展证券化的促进效应将持续存在,并呈不断增强态势。基于此,在银行资产证券化没有超出优化风险管理渠道、改善盈利性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放松资产证券化管制,推进拥有"真实出售"功能的"表外化"模式,同时加强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监管。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市场化 银行 资产证券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菊仙 王玉涛 鲁桂华
笔者考察了券商机构距离上市公司注册地的远近对证券分析师行为的影响。地理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分析师获取私有信息的难易程度和成本,从而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笔者的研究发现:地理距离越远,证券分析师更新盈余预测的频率越低,预测准确度越低;当市场化程度较高时,地理距离对证券分析师的负向影响减弱。这说明,私有信息是影响分析师预测行为的重要信息来源,当距离远时,分析师获取私有信息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他们做出有效预测,而市场化程度较高时,公开信息可靠性的增强减弱了地理距离对分析师行为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监管层、学术界理解地理位置与证券分析师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晋 李永坤
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政策的激励下,发行量高速上涨。文章在简要回顾近来年绿色资产证券化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例,总结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所面临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问题以及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风险、项目合规性风险因素,对其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以及金融机构介入相关市场的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产业 资产证券化 融资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晋 李永坤
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政策的激励下,发行量高速上涨。文章在简要回顾近来年绿色资产证券化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例,总结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所面临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问题以及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风险、项目合规性风险因素,对其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以及金融机构介入相关市场的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产业 资产证券化 融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