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9)
2023(2433)
2022(2036)
2021(1838)
2020(1415)
2019(3364)
2018(3250)
2017(6448)
2016(3229)
2015(3693)
2014(3602)
2013(3614)
2012(3216)
2011(2955)
2010(2934)
2009(2616)
2008(2495)
2007(2161)
2006(1979)
2005(1754)
作者
(9531)
(7989)
(7927)
(7475)
(5216)
(3771)
(3618)
(3138)
(3025)
(2718)
(2706)
(2694)
(2659)
(2526)
(2439)
(2418)
(2338)
(2291)
(2258)
(2239)
(1866)
(1837)
(1808)
(1799)
(1761)
(1748)
(1657)
(1653)
(1576)
(1554)
学科
(17717)
经济(17702)
管理(9668)
中国(7475)
(6894)
方法(6505)
城市(6303)
数学(5746)
数学方法(5701)
(5563)
企业(5563)
地方(5160)
城市经济(4643)
(3818)
业经(2950)
理论(2651)
收入(2589)
环境(2566)
(2553)
(2530)
方城(2404)
(2346)
贸易(2346)
(2279)
(2234)
产业(2231)
信息(2207)
国民(2129)
国民收入(2061)
(2039)
机构
大学(50884)
学院(49534)
(20809)
管理(20721)
经济(20205)
理学(18184)
理学院(17882)
管理学(17587)
管理学院(17466)
研究(16542)
(11176)
中国(10976)
科学(10256)
(8371)
(7670)
中心(7656)
师范(7637)
(7326)
财经(7269)
经济学(6955)
北京(6837)
研究所(6742)
(6718)
(6620)
师范大学(6457)
经济学院(6324)
(6315)
业大(6051)
(5686)
财经大学(5610)
基金
项目(36653)
科学(30709)
基金(29152)
(25421)
国家(25286)
研究(24748)
科学基金(23177)
社会(18219)
社会科(17340)
社会科学(17334)
基金项目(16108)
自然(15601)
自然科(15356)
自然科学(15355)
自然科学基金(15092)
(12878)
(11297)
资助(11082)
教育(10806)
编号(8942)
国家社会(8149)
(7813)
重点(7729)
(7375)
(7245)
教育部(6992)
人文(6882)
创新(6811)
科研(6636)
大学(6557)
期刊
(20646)
经济(20646)
研究(14696)
中国(7175)
科学(7002)
管理(6603)
城市(6334)
学报(6019)
(5448)
大学(4605)
问题(4524)
学学(4348)
(4153)
财经(3497)
(3390)
地理(3314)
经济研究(3254)
技术(3244)
图书(3200)
(3077)
现代(3038)
业经(2872)
教育(2806)
发展(2724)
(2724)
(2711)
金融(2711)
理论(2708)
资源(2506)
实践(2499)
共检索到67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江会  陈雷  朱敏  
本文将区位对公司IPO折价影响的研究从区位"属性"特征扩展到区位"外联"特征,进一步强调了区位对公司IPO行为的重要性。基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IPO数据,通过构建"复杂网络模型"计算网络连通性指标,衡量区位的对外联系特征,本文发现:(1)如果公司嵌入在有较高网络连通性的区位,会有助于降低公司IPO折价,这一结论无论对于公司驻地区位还是对于公司上市地区位都适用;(2)金融中心的网络连通性越高,越有利于发挥自身信息制造与金融辐射功能,从而更好地编译、传递公司信息,降低IPO成本;(3)区位连通性能够抑制地理距离对公司IPO折价的负面影响,但并不足以完全抵消地理距离对IPO折价的负面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亦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钮潇雨  陈伟  俞肇元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基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数据库,论文综合集成组团识别、核心—边缘轮廓、视差滤波等网络中尺度分析方法,构建探索贸易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和连边双维度揭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时空格局、拓扑关系以及连通性演化,以期能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增加、网络密度不断提升、贸易规模分布空间异质性突出,逐步形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层级结构明显、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贸易网络格局;(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5个贸易组团,组团结构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地理距离在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演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化,极化效应凸显;(4)“一带一路”贸易骨干结构不断拓展和丰富,呈现出向核心国家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国为绝对核心,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为次核心的骨干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格局以及提升贸易网络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江会  唐瑶琦  王强  陈雷  
基于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经营推动商品、资金、技术、人员和信息在不同城市间的流动并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结节成网这一事实,利用363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的5534个不同层级机构在142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空间分布数据,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多维度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国内关键节点城市的影响力。结果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网络体系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网络连通性要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网络的网络连通性;以北上广深港为代表的我国城市,具有很高的网络节点地位和链接力,但是内陆城市的网络链接力相对不足;国内关键节点城市在由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构建的城市网络中的影响力和链接力相对薄弱,亟待提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南南  陆珉  宗康  
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从局部和全局两个角度对不同攻击模式和应对策略下网络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在节点随机攻击下的抗毁性较强,而在选择攻击下,网络的连通性较差;对于提高航线网络连通性,甩港策略的效果要更优于重要港口保护策略.同时,不同测度下,对网络连通性影响较大的港口多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介数较高的港口,在对网络进行连通性优化时,可根据介数确定各个港口在网络中的重要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晨光  赵继新  
鉴于产学研创新主体自由合作的交互关联,从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构建了随机交互网络连通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分析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模型有效性,并结合仿真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机制与效果。研究表明: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地域子网连通阈值低于角色子网连通阈值;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角色特点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具有突出的支撑作用,远高于企业间合作对网络连通的贡献;"塔式"效应是支撑跨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性的重要因素;保护中等度数创新主体的策略能够有效抵御合作失灵风险,且连接概率大于65%时随机交互连通效果最佳。本文研究对于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连通状态下创新结构调整,以及动态监控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健壮性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付韬  张永安  李晨光  
针对焦点企业核型集群技术创新传播网络连通性问题,深入剖析网络形成机理,提出集群最终产品交互结构—生产网络—技术创新网络三阶段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3家现实焦点企业核型集群技术创新网络进行调研,生成与现实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相对应的网络样本,并且依据渗流理论经典模型对上述网络样本连通性进行解析,得出一些共性规律:网络节点纵向和横向结网概率均处于中度水平(0.30.6),即可保证网络整体连通;只考虑子网内部连接时,能够生产最多最终产品的焦点企业核心子网连通性最好;整网连通性越差,横向结网概率取值越低,同时隶属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波  赵钢  周启龙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电力工程图纸进行细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通过实验获得了符合要求的细化图像。对于某些细化后会产生空洞、断点的原始图像,需要对细化后的图像运用闭运算进行填充以保持细化后图像的连通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阳阳   张杰铭   余新晓   贾国栋   丁兵兵   李泽东  
【目的】量化我国海河山区水沙连通的可能性大小,从景观格局角度反映海河主要产水区径流和泥沙输移的状态和空间分布,为海河流域水沙再分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植被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两种方式得到权重因子计算连通性指数(分别记为IC_1、IC_2),进一步得到海河山区滦河流域的水文连通性,探讨流域土地利用等因子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及其空间尺度效应。【结果】(1)2019年滦县水文站控制流域IC_1和IC_2的平均值分别为-1.38和-2.28,水文连通性指数都与流域的年输沙模数和径流深度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水文连通性具有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水文连通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水体<湿地<灌木林地<草地<乔木林地<农田<建筑用地<裸地;(3)水文连通性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流域IC_1平均值及其中位数、IC_2平均值及其中位数均与流域面积呈对数函数关系。【结论】连通性指数对滦河流域内输沙产流能力表征良好。流域上游整体水文连通性最低,中部连通性高于上游,下游连通性最高。流域内部连通性表现出沟谷大,坡面小,靠近河道大,远离河道小的情况。湿地、灌木林地、草地这3种植被覆盖下的区域超过80%的水文连通性值小于0,具有良好的拦截水沙、保持水土的能力。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加,流域水文连通性先快速降低,后逐渐趋于平缓,在流域面积超过10 000 km_2后,连通性趋于一定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但佳丽  王云廷  
灵活、有效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正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以上市公司总部搬迁为冲击,本文考察了总部迁移之后供应商地理分布的调整反应。通过内生供应商选择决策,本文理论研究发现,总部迁移后供应商更替决策取决于新供应商搜寻成本与旧供应商维系成本的权衡比较。基于2001—2017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匹配数据,本文实证结果发现:(1)总部搬迁企业的确更有可能发生供应关系变更,且这一效果在远距离搬迁中更为显著。(2)新供应关系搜寻效率越高,企业越有可能替换原有贸易伙伴;与旧贸易伙伴的关系粘性越低,供应关系更替概率也越高;对中间投入品供应商依赖度低的企业也更可能更换新供应商。(3)由于贸易伙伴选择依赖于地理距离的远近,导致供应关系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现象。本文研究揭示了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加剧时供应关系及时调整的重要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文欢   王雨昕  
外部环境是影响审计报告稳健性的重要因素,如何缓解外部环境对审计报告稳健性的不利影响,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选取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网络舆论关注在地理距离对审计报告稳健性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与客户的地理距离越远,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稳健性越差,较高的网络舆论关注则会缓解这一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审计师具有“四大”特征的情况下,地理距离对审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会减弱。文章从网络舆论关注视角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与审计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审计师利用网络新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报告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姜大广  何小锋  
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折价问题被认为是股票IPO异象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此现象研究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定论,这已经成为困扰金融学家的一个谜题。而中国的IPO折价幅度更是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出发,通过简化的分离均衡模型,对IPO折价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自身情况进行讨论,认为IPO折价是高质量发行人向投资者发送的信号,并通过后续发行弥补损失,在一定条件下是其最优选择,从而使高质量的股票发行人与低质量的股票发行人相分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李云翊  王世涛  
针对当前城市化引起的水系结构单一化、河流连通性减弱以及水生态环境等问题,以南昌市城区为例,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图像,分析城市化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变化;基于1958年地形图与2010年江西省水系图,通过GIS提取两期南昌市城区水系图,选取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指标进行水系格局分析,并引入图论理论讨论两时期的水系连通性。结果表明:(1)20 a间城镇用地面积增加174.73 km~2,水域面积减少34.04 km~2。研究区水域面积随城镇用地增加而缩减;(2)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区河流水面率、河网密度和河频率均下降,支流发育薄弱,河网复杂度下降;(3)赣江以北水系连通度降低,赣江以南区域水系连通度提升。该研究将为城市化地区河流水系保护提供支持与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管萍  宋良荣  
世界的本质是信息,而效率的本质是删除。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取舍和数据清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信息距离理论与测度模型的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信息检索、社会标签、推荐系统和信息导航对于信息距离的影响,提出删除不必要的信息状态链、删除不必要的信息状态转移方向即提高信息状态转移概率是减少信息距离的关键。通过网络信息获取和网络知识获取两种实例的测度研究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距离的优化问题,为实现有效的信息利用和信息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叶华  李志威  沈小雄  
江湖水系连通是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有关城市内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动态连通性定量评价不够完善。基于岳阳城区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方案,从长江引水至芭蕉湖通过王家河流域新开挖河道自流至南湖,以改善王家河和南湖水质状况与修复水生态功能。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分别模拟汛期和非汛期时6、12和24 m~3/s的流量条件下,南湖出口最低控制水位为25.86 m和26.06 m的12种工况,分析不同引水条件下两湖的连通性,并提出一个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引水初期流量取24 m~3/s和控制南湖出口最低水位为25.86 m时,汛期和非汛期连通性均达最佳状态,此时换水周期分别缩短至5.59、5.17 d。从连通性指数的变化来看,"引江济湖"和"两湖连通"增强了水系连通性,可提高水体自循环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扬  陈雯  陈韵宇  任冬欢  
基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2013—2018年的GDP、人口、建成区面积、城市行政等级等数据,运用修正的四维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城市流强度等方法,对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三大城市群内部及之间的连通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2013—2018年三大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城市群内部的连通性趋于均衡化与网络化。其中,上海、武汉、成都等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强经济联系城市。同时,由于区位优势等原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等指标数值比中西部城市群高,表明其综合对外服务能力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而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连通性较弱,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阻碍国内大循环的通畅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