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0)
2023(10520)
2022(8262)
2021(7535)
2020(6196)
2019(13481)
2018(13349)
2017(25741)
2016(14182)
2015(15528)
2014(15442)
2013(14988)
2012(13584)
2011(12119)
2010(11677)
2009(10471)
2008(10124)
2007(8819)
2006(7756)
2005(6929)
作者
(40188)
(33971)
(33426)
(32175)
(21407)
(16533)
(15174)
(13064)
(12984)
(11976)
(11561)
(11541)
(10989)
(10514)
(10417)
(10360)
(10141)
(9888)
(9796)
(9524)
(8419)
(8390)
(8148)
(7828)
(7610)
(7502)
(7442)
(7429)
(6800)
(6774)
学科
(59827)
经济(59777)
管理(33552)
(32506)
(22890)
企业(22890)
地方(21169)
方法(20833)
(19815)
数学(18389)
数学方法(18205)
中国(17244)
业经(13925)
农业(13656)
(12646)
(11556)
地方经济(11015)
(10250)
环境(9651)
(8738)
(8330)
金融(8327)
技术(8266)
(7830)
贸易(7823)
(7752)
银行(7740)
(7638)
理论(7564)
(7546)
机构
学院(190763)
大学(188985)
(75265)
经济(73433)
研究(69904)
管理(68086)
理学(58944)
理学院(58059)
管理学(56858)
管理学院(56510)
中国(49967)
科学(46147)
(40158)
(37122)
(35643)
研究所(32908)
(32636)
中心(32286)
业大(31173)
(30289)
农业(29070)
(28954)
师范(28671)
财经(26209)
(25939)
(24254)
(24185)
北京(24119)
(23785)
经济学(23341)
基金
项目(138516)
科学(109886)
基金(99979)
研究(99406)
(88620)
国家(87911)
科学基金(75179)
社会(64067)
社会科(60682)
社会科学(60666)
(57804)
基金项目(54322)
自然(48817)
自然科(47693)
自然科学(47678)
(46893)
自然科学基金(46773)
教育(44501)
编号(39622)
资助(38527)
(32162)
重点(31973)
成果(30761)
(29305)
(28701)
课题(28170)
创新(27023)
国家社会(26900)
科研(26439)
计划(25744)
期刊
(85336)
经济(85336)
研究(54058)
中国(39465)
(34568)
学报(33355)
科学(31203)
大学(24625)
(24327)
农业(23790)
学学(23227)
管理(23200)
教育(20455)
(16029)
金融(16029)
技术(15778)
业经(15115)
经济研究(12953)
(12817)
财经(12230)
资源(12192)
问题(12135)
(10598)
(10319)
(9848)
科技(9785)
图书(8970)
现代(8732)
业大(8611)
技术经济(8457)
共检索到280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利  
针对已有对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研究忽略地理空间数据的非平稳性和异向性问题,探索地理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对省域新型工业化的影响,从新的角度认识省域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形成的空间机理。以地域差异显著的云南省为分析的空间单元,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地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对该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影响明显,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地域分布格局,滇中以区域中心城市昆明为极点,区域工业化辐射带动和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区域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发展溢出效应对滇中工业化整体提升作用较大;滇西地区是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带,区域中心城市工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瑞雄  宋燕金  
为探索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文章从优势地区、典型地区和劣势地区三个层面对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制度约束、工业支撑、劳动力资源互补和产业化推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阐述,并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云南省2002年~2012年数据为例的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异步协调层次,并藉此给出各层次相应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桂红  
本文试图利用经济学理论,以云南省为例,对建国后(1949-1992)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转移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改革开放前(1949-1978),为了保证工业化过程所需要的资金积累,国家通过土地改革、统购统销、户籍控制、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等制度安排,控制农村各类市场和农业生产,以达到低成本实施"价格剪刀差"策略、顺利转移农业剩余的目的。改革开放后(1979-1992),国家通过放松对农村各类市场(除了金融市场)和农业生产的控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上升。但是,由于国家仍然控制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剩余以金融剩余(银行储蓄)的形式转移。农业税收是农业剩余转移的又一种途径。但就云南省情况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映梅  顾幼瑾  
云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文首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云南县域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并以此来评价云南县域工业化综合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云南省县域经济在发展新型工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波  聂元飞  兰天  
产业集聚是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已成为世界上普遍的经济现象。工业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文章利用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和N指数对云南工业的区域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云南集聚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云南工业行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一些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行业布局较为分散。云南工业集聚经济效应虽有增长趋势,但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浩然  王玉华  刘笑含  王志明  
[目的]提升国内有机农业空间布局规模化、集聚化程度,辨明有机农业企业及其生产组织主体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我国有机农业、企业及生产组织主体空间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调控。[方法]该研究采用ArcGIS、相关性分析法和SPSS数据处理,通过中国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构建有机农业数据库,分别使用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全国有机认证企业的基地分布格局与特征,并深入剖析四川省有机农业认证企业基地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1年中国以及四川省有机认证企业基地数量存在非均衡性空间分布,且四川省内地区差异性日趋显著;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分布不具有显著集聚特征,重心由中部向东部偏移,分布区域呈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分析显示:种植基底条件、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比重、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发展水平、产业补贴力度和政策指引强度八类综合影响因子对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经济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等因子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结论]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四种因素对我国有机农业企业基地分布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力最为显著。未来中国和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优化发展应重点培育优势地区企业和基地的外部环境与要素条件,以形成有机农业企业认证基地的优势规模空间与良好的区域乘数效应;依据有机农业认证企业基地分布重心的变化,可提供相应的空间政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服务与条件支持,促进现有基地中心地区与空间集聚区的强化与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康宁  李志宏  罗婕  
高职教育由于与行业紧密联系,逐渐形成了院校间在专业布局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研究了边疆省域院校间的专业多样性问题,比较不同行业院校的专业差异。结果表明:(1)工业、农业、林业等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正趋向于综合化,能够反映行业特色的专业在院校的专业结构中比重已逐渐减少;(2)综合类院校由于行业归属特征不明显,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3)曾经热门的财经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等,学生对热点专业的追逐已趋于理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依依  张敏  
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将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评价单元,定量评价全县旅游生态持续性状态的空间分异,以综合反映旅游地内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及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反映了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求满足程度,以及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反馈,能够辨识这些关联作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旅游活动集中区作为空间评价单元,能够直观反映与分析生态持续状态的区域差异与根本原因,有助于生态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空间落实;虽然旅游者的大幅增长导致对资源和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同时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智勇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却颇有争议,分歧主要源于数据差异,也与地理单元和空间密切相关。以云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城市和距离为基本因素的区域分类体系,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县域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在不同的县域,两者的关系有显著的差异;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21.5%,城市化才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仅有昆明市及少数较大州级市及周边县域,它们的城市化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立国  王磊  
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地区间所处工业化进程差异不无关系。通过静态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时空依赖性,证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需要工业化支撑,缩小地区间城镇化发展差异需要依靠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薇  罗宏翔  
文章通过市场潜力值、趋势面分析、Moran散点图等方法研究了2019年云南省市场潜力的地理空间效应。市场潜力值计算结果得出最高值地区是昆明,LISA图显示昆明、玉溪、曲靖形成高水平集聚区;趋势面分析的结果是市场潜力的空间指向性呈现较为明显的“中部集聚”特性,即市场潜力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滇中;Moran散点图显示市场潜力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特性,同时对比了2014年和2019年人均GDP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其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为进一步检验市场潜力的地理空间效应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市场潜力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731%,并且具有“跨区域溢出”效应,进一步明确了市场潜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振鹏  干晓蓉  赵光洲  
本文在城市竞争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竞争性环境的概念,并以此分析了云南省安宁市的竞争性环境;最后,对安宁市建设城市竞争性环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文辉  孙莉莉  姚永秀  
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粮食生产、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工程性缺水严重、旱灾频发的云南省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及各州市在农田水利供给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水利供给效率低下、多数州市水利投入产出趋于无效状态、农田水利投入总体上缺乏效率等问题,应从加大投入规模、提高供给效率方面提升云南省农田水利供给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智生  张重艳  
山坝地域结构是云南典型的地域类型。在这一特殊的地域结构下,乡村集市往往成为山区和坝区之间农村商贸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维系山区和坝区不同族群农户经济共生互补的重要纽带,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与经济开发有着突出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云南丽江玉龙县九河乡村集市形成发展机理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既定的山坝地域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山坝区各单元之间联动有序的环境结构中,乡村集市的发展演进既依附于特定的地域条件,但同时又能以范围维系和时空协同机制为动力,突破地域局限,以更能兼顾和适应山区和坝区间各市场参与者活动特点的方式来不断重构和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源  陆可晶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偏微分方法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并对我国区域流通产业的空间依赖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和政府参与对本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和政府参与能够推动周边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和基础交通对周边区域流通产业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