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9)
2023(14283)
2022(12102)
2021(11350)
2020(9775)
2019(22292)
2018(22139)
2017(42258)
2016(22459)
2015(25318)
2014(24842)
2013(24090)
2012(22134)
2011(19844)
2010(19519)
2009(17919)
2008(17707)
2007(15884)
2006(13387)
2005(11561)
作者
(62463)
(52511)
(52266)
(49462)
(33169)
(25222)
(23748)
(20540)
(19702)
(18373)
(17646)
(17509)
(16563)
(16312)
(16263)
(16034)
(15893)
(15543)
(15142)
(14977)
(12816)
(12755)
(12655)
(12002)
(11852)
(11579)
(11566)
(11445)
(10515)
(10496)
学科
(92580)
经济(92495)
管理(68380)
(68219)
(57251)
企业(57251)
方法(46210)
数学(40507)
数学方法(40029)
(24888)
贸易(24874)
(24656)
(24371)
(24164)
中国(22989)
技术(22487)
业经(20238)
地方(17507)
(16425)
农业(16239)
(16070)
财务(16022)
财务管理(15984)
(15958)
企业财务(15097)
理论(14875)
技术管理(14140)
(13601)
银行(13563)
(13300)
机构
学院(314549)
大学(313363)
(135540)
经济(133025)
管理(126330)
理学(109933)
理学院(108823)
管理学(106987)
管理学院(106391)
研究(101471)
中国(75957)
(64251)
科学(60886)
(58830)
(49434)
(49285)
中心(48163)
财经(47559)
业大(46533)
(46359)
研究所(45013)
(43348)
经济学(41699)
北京(39661)
(38836)
农业(38824)
师范(38446)
经济学院(37949)
(37334)
(36460)
基金
项目(216360)
科学(172047)
基金(158386)
研究(157878)
(137899)
国家(136806)
科学基金(118864)
社会(101662)
社会科(96712)
社会科学(96685)
(85536)
基金项目(84219)
自然(76953)
自然科(75297)
自然科学(75278)
自然科学基金(73987)
教育(73418)
(71290)
资助(64111)
编号(62912)
(50113)
成果(49394)
重点(48632)
(48435)
(46569)
创新(46183)
课题(43061)
国家社会(42737)
教育部(41991)
科研(41882)
期刊
(138690)
经济(138690)
研究(86349)
中国(58315)
管理(46925)
(46777)
学报(45929)
科学(43738)
(43274)
大学(35682)
学学(33711)
教育(31909)
技术(31725)
农业(29997)
(25408)
金融(25408)
经济研究(23313)
财经(23087)
业经(22957)
(19891)
(19757)
问题(19060)
技术经济(18076)
(17724)
国际(16706)
科技(16647)
统计(15870)
(15523)
商业(14832)
(14211)
共检索到453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惠  卞艺杰  王树乔  李小聪  
本文基于2001-2013年的中国省级工业企业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对外贸易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在全国、三大经济区域以及各分位点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运用SBM模型度量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显示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的追赶效应明显,且通过核密度曲线展示出双峰趋同;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口贸易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杠杆效应,出口贸易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则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三大区域中,进口贸易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对东部地区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杠杆效应,对中部地区则表现出挤出效应,然而对西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惠  卞艺杰  王树乔  李小聪  
本文基于2001-2013年的中国省级工业企业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对外贸易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在全国、三大经济区域以及各分位点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运用SBM模型度量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显示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的追赶效应明显,且通过核密度曲线展示出双峰趋同;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口贸易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杠杆效应,出口贸易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则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三大区域中,进口贸易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对东部地区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杠杆效应,对中部地区则表现出挤出效应,然而对西部地区技术溢出效果要视分位点位置而定,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黄崇杰  
本文将我国按发展程度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计算出各地在1995—2007年的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区域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密度都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长,中部、西部的边际碳排放比东部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国家应该加快对外贸易战略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贸易产业,实施区域性能耗与碳减排政策,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低碳合作,力争获取更多的低碳技术转移与绿色基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孝兵  王诣杉  
文章从我国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创新投入只能来自于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我国企业的垄断程度较低是产生创新投入不足问题的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伴随着垄断利润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因此,对外贸易会进一步减少我国的技术创新投入。文章认为我国应该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改变国际贸易对于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基于1997年—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出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出口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是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得到当市场化指数大于8.02,出口才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正效应,我国只有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的出口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区域角度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是正效应;其次发现进口和市场化进程也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控制市场化进程对进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进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马林  张琳玲  宋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之后,对外贸易的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非常显著,这在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效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1-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份的环境效率值,再使用分位数回归分析了入世前后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变系数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贸进口和出口增长率对环境效率影响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入世以来,中国大陆各省份的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效率整体不高,并呈略微下降的趋势;外贸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在显著性、方向和力度等方面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一些贸易总额比较大的省份在环境保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坤望  冯冰  
考虑到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在影响机制上的差异性,本文重点探讨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增加在我国工业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中所起的作用并区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控制了劳动收入占比与贸易的联立关系之后,本文发现进口贸易的作用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则表现出弱负向作用。此外,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也是我国工业部门劳动要素分配地位弱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晓萌  诸德律  吴霜  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采用"一带一路"中国沿线18个省市2008-2018年数据,通过不同的回归分析方法重点考察省际对外贸易、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外贸易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先抑后升趋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璐璐  
基于2001~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不同融资渠道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渠道,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具有明显互动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放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银行信贷可能由于过多流向低效国企而削弱这种正向作用;融资渠道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在信贷依赖型地区,银行信贷与外商直接投资是相互替代关系,在外资依赖型地区,二者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采用我国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收入差距。在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细化分析中发现,出口贸易能减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进口推动了收入差距扩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何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Shorrock的分解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日益扩大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发现1978-2005年对外贸易对省际经济增长差距拉大的贡献率为33.77%。接下来,本文将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机制归纳为乘数机制、技术扩散机制、集聚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后,本文指出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利于平衡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斌  倪艳秋  吴书胜  
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包括新型城镇化、对外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门限转换效应,对外贸易程度的加深不利于在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跨越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后可以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其淋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计量方法就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去的创新积累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高水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此外,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影响程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的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剑波  
运用面板数据和DOLS方法,对中国1990~2006年间进口贸易数据和专利数据等进行计量检验,分析发现:进口贸易确实能促进中国的技术创新。但有一个前提:人力资本门槛,即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促进中国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