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3)
2023(12568)
2022(10152)
2021(9108)
2020(7776)
2019(17519)
2018(17275)
2017(33950)
2016(18435)
2015(20868)
2014(21319)
2013(21335)
2012(20043)
2011(18376)
2010(18756)
2009(17797)
2008(17722)
2007(16433)
2006(14915)
2005(13556)
作者
(55484)
(47098)
(46717)
(44814)
(29536)
(22373)
(21290)
(18296)
(17646)
(16633)
(16157)
(15441)
(14980)
(14879)
(14558)
(14541)
(14080)
(13760)
(13532)
(13407)
(11904)
(11771)
(11464)
(10824)
(10762)
(10711)
(10479)
(10273)
(9563)
(9436)
学科
(102394)
经济(102316)
(54030)
(47777)
管理(47301)
方法(34536)
(32189)
企业(32189)
农业(31650)
数学(30623)
数学方法(30404)
中国(24478)
地方(24305)
业经(23647)
(18671)
(18214)
(17178)
(15828)
贸易(15822)
(15335)
(14912)
地方经济(13683)
(13510)
银行(13482)
(13383)
金融(13381)
(12907)
环境(12703)
(12476)
(11941)
机构
学院(280006)
大学(276158)
(128480)
经济(126029)
管理(102751)
研究(99965)
理学(87646)
理学院(86677)
管理学(85290)
管理学院(84783)
中国(77780)
(64857)
科学(59739)
(57598)
(54867)
(52308)
农业(49851)
研究所(47042)
中心(46409)
业大(45728)
(44335)
财经(43172)
经济学(40267)
(38959)
北京(36275)
(36249)
经济学院(36126)
师范(35932)
(34305)
(34179)
基金
项目(176941)
科学(138271)
研究(131185)
基金(127125)
(110406)
国家(109433)
科学基金(92428)
社会(85124)
社会科(80295)
社会科学(80272)
(70155)
基金项目(67052)
教育(57924)
(57370)
自然(56474)
自然科(55074)
自然科学(55059)
编号(54370)
自然科学基金(54074)
资助(51104)
成果(44210)
(41154)
重点(39768)
(39441)
课题(37001)
(35831)
(35807)
国家社会(35599)
发展(33821)
创新(33661)
期刊
(155194)
经济(155194)
研究(84920)
(67092)
中国(56558)
农业(44903)
学报(44262)
(41991)
科学(40793)
管理(34437)
大学(33887)
学学(32336)
(30387)
金融(30387)
业经(28607)
技术(24136)
教育(23836)
经济研究(23816)
财经(22244)
(22218)
问题(21791)
(19202)
世界(16846)
技术经济(16055)
农村(15325)
(15325)
(15176)
经济问题(14849)
农业经济(14706)
(14560)
共检索到433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秀梅  杜智民  
地理标志体现着产品在其历史过程中积淀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特定地域的"公共资源"。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地理标志属于俱乐部产品,其使用中面临着"搭便车"问题、"公地的悲剧"或"囚徒困境",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对地理标志农产品而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成为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防止滥用并危害地理标志农产品声誉的重要路径。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从层次上可以分种植(生产、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和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可以促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地方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玉强  
开发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能够传承地域特色文化、提高和保证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但由于其种植面积盲目扩大导致的产量剧增、销售渠道分散、游资炒作、品牌建设工作滞后等原因,地理标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民丰产不丰收,制约着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营销网络、建设特色品牌、保护生态系统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葆春  李嘉晓  
山东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SWOT分析方法,梳理山东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基于产业发展的内在优势与劣势,以及外在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增强山东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基于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邰秀军  杨慧珍  陈荣  
[目的]已有研究只注意到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减贫增收效应,却并没有说明地理标志产品减贫增收效应的条件。文章旨在分析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农村发展的条件和路径。[方法]在理论上分析了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农村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并使用山西省110个县的县级数据和计量模型,采用OLS和加权OLS回归方法,分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及产业聚集度对农民人均收入和农业人均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县级层面地方政府的自然优势,但只有形成一定的集聚程度并达到产业化才能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并对当地的农民收入有减贫增收效应。[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邰秀军  杨慧珍  陈荣  
[目的]已有研究只注意到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减贫增收效应,却并没有说明地理标志产品减贫增收效应的条件。文章旨在分析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农村发展的条件和路径。[方法]在理论上分析了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农村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并使用山西省110个县的县级数据和计量模型,采用OLS和加权OLS回归方法,分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及产业聚集度对农民人均收入和农业人均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县级层面地方政府的自然优势,但只有形成一定的集聚程度并达到产业化才能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并对当地的农民收入有减贫增收效应。[结论]认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减贫增收主要有两条路径,首先,区域竞争优势对与该农业产业相关的经济资源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加快了当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实现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一个新的"高位平台",从而促进农村减贫的进程;另外,推动当地农业的品牌化发展是地理标志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减贫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龚娅萍  
该文从地理标志、区域、区域经济等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着手,旨在分析概念之间的相关联系,据此分析研究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对促进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红生  
许多名、优、特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常以地域命名,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并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运用水平营销的原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水平营销策略,即从改变需求,改变目标,改变时间,改变地点,改变场合以及改变相关活动等六个维度来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水平营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亚楠  胡浩  
借助集中度指数、锡尔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总体情况、区域分布、品种分类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数量分析。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93.90%都属于农产品或与农产品相关,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小。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可以从审批、消费、生产、监管四个方面进行利益相关主体划分,存在着管理权利冲突、消费者认知不足、生产者有机会主义行为、监管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优化法律保护模式、加强消费者宣传力度、对农户进行规模整合、建立更有效的权利制衡及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夏龙  姜德娟  隋文香  
在界定地理标志经济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具有地理属性和集体知识产权属性的地理标志可以通过价格溢出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指标测算表明:在2008-2012年期间,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在地理上形成了一定的集中。空间滞后模型显示: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民收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在考察期内,各省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每增加1种,实际农民收入增加0.1%,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实际农民收入的总增长贡献为8.12%,平均每年贡献为2.0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琼  
地理标志农产品贸易对一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情况、出口额及贸易区域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欧盟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而研究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强化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亚楠  胡浩  
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消费者具有支付意愿、农户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生产过程中确保品质控制、政府及行业协会的有效监管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四大要素。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应优化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模式;重申请更要重后续产业发展;提高农户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化管理;提升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知程度;保护生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农户收益;建立"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多层次的监管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雪霏  卢博宇  徐子荐  
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地标”农产品),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标”农产品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内在特质和运行规律的突出体现,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必然要求。聚焦新发展阶段,对“地标”农产品品牌化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标志特征、内在机理,探讨实现路径,对新发展格局下畅通产业、畅通市场、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突破,更高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旭东  郝亚玮  李秉龙  
以农产品主销区消费者调查问卷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因素对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了解和认知程度仍处初级阶段;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反向影响溢价支付意愿;对农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了解程度、对农产品口感味道评价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非穆斯林、已婚、羊肉占肉类消费比重正向影响购买意愿,而家庭收入水平、无羊肉忌口、无超市购物去处等则正向影响溢价支付意愿;但性别、年龄、农产品品牌了解程度、地理标志了解程度等均未显著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春雅  夏紫莹  罗伟平  
本文利用555份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了消费者网购地理标志农产品意愿与行为偏差问题,发现消费者及其子群体消费意愿与行为相关度较低,除月可支配收入在4000~6000元的子群体外,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 5;不同子群体网购地理标志农产品意愿与行为悖离人数占比在30%~68%。研究表明,消费者总体及其子群体网购意愿及行为偏差较大,且此偏差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月可支配收入上群体差异显著。以正一致为参照组,此种偏差主要受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可支配收入、了解程度、购买氛围、网购频率、对价格及产地的重视程度和是否关注产品信息影响。其中,仅年龄和对价格的重视程度会加深偏差程度,其他因素作用相反,且除个人特征外,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了解程度、购买氛围以及对价格的重视程度影响程度最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祥  李晓丹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涉农知识产权,国际社会对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里斯本协定》、《TRIPS协定》等国际多边条约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上目前形成了以法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3种典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中国应明确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主体,并设专门法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