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0)
- 2023(2030)
- 2022(1765)
- 2021(1712)
- 2020(1466)
- 2019(3440)
- 2018(3173)
- 2017(6591)
- 2016(3444)
- 2015(4161)
- 2014(4288)
- 2013(4295)
- 2012(4004)
- 2011(3532)
- 2010(3586)
- 2009(3497)
- 2008(3469)
- 2007(3170)
- 2006(3044)
- 2005(2908)
- 学科
- 业(16260)
- 企(16129)
- 企业(16129)
- 银(14192)
- 管理(14062)
- 银行(14047)
- 行(12863)
- 济(12624)
- 经济(12614)
- 制(11424)
- 业务(8777)
- 度(7985)
- 制度(7984)
- 银行制(7646)
- 方法(7216)
- 融(6482)
- 金融(6482)
- 数学(6356)
- 数学方法(6320)
- 财(5656)
- 镇(4497)
- 乡(4445)
- 中小(4438)
- 中小型(4438)
- 乡镇(4438)
- 乡镇企业(4438)
- 小型(4438)
- 小型企业(4438)
- 务(4058)
- 财务(4056)
- 机构
- 大学(48478)
- 学院(47460)
- 管理(21137)
- 济(20937)
- 经济(20438)
- 中国(19060)
- 理学(17772)
- 理学院(17577)
- 管理学(17478)
- 管理学院(17366)
- 银(16783)
- 银行(16117)
- 行(14968)
- 研究(13364)
- 财(12261)
- 京(10131)
- 财经(9211)
- 融(8619)
- 金融(8491)
- 江(8428)
- 经(8324)
- 中心(8115)
- 州(7196)
- 人民(7006)
- 财经大学(6994)
- 农(6958)
- 科学(6700)
- 经济学(6626)
- 所(6395)
- 商学(6329)
共检索到8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东伟 王春英 胥莉
近年来,中国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使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2005-2014年的数据,对跨区域经营对中小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中小银行实施跨城市经营战略会带来银行绩效的提高,跨省份经营战略会带来成本效率的提高,但会导致利润效率和利息收入效率的降低。长期来看,跨地区经营对成本效率的提高作用会随着时间不断减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东伟 王春英 胥莉
近年来,中国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使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2005-2014年的数据,对跨区域经营对中小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中小银行实施跨城市经营战略会带来银行绩效的提高,跨省份经营战略会带来成本效率的提高,但会导致利润效率和利息收入效率的降低。长期来看,跨地区经营对成本效率的提高作用会随着时间不断减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琳
地方性小金融机构在县域的快速扩张给县域经济、金融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宜春为例,通过对不同县域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中小银行的扩张对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展速度过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据此提出修正建议,以期促进县域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中小银行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中小银行 扩张 效应 缺陷 修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超 王安国
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然而近年来中小银行异地机构扩张速度过快,潜在一定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德州市的"中小企业融资超市"案例,认为中小银行先通过"融资超市"平台来开拓市场,当客户累积到一定规模时再设置机构,是异地业务拓展的稳健模式。
关键词:
中小银行 异地业务 市场拓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建武
文章对我国中小银行1987~2004年资产扩张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究了资产扩张的行为动因与逻辑。结论认为,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扩张并非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而是对现行金融制度环境和自身经营机制的被动适应。因此,要实现中小银行资产扩张的经济理性,必须从外部金融制度和自身经营机制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
中小银行 资产扩张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建武
本文对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本文提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持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离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小银行 规模扩张 动因 行为逻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璐 范建亭
以进入地市场阻力和总部地挤出效应为切入点,基于2010—2018年金融许可证信息和179家中小银行微观数据,构建了基于“银行-地区-年份”三维面板数据的进入选择和扩张规模两阶段模型,探究了地区市场因素对中小银行跨区域进入和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区市场中的国有银行势力对中小银行跨区域进入选择和扩张规模形成阻力,总部地银行业集聚对中小银行的跨区扩张规张具有挤出效应;进入阻力和挤出效应对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进入与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市场化差距对挤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武
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中的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特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失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小银行 规模扩张 动因 行为逻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广子
近年来,跨区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中小银行的一种普遍现象。基于214家中小银行2008~2012年数据,本文分析了跨区经营对中小银行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发现包括:(1)跨区经营对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在时间序列上,跨区经营后中小银行绩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在横截面上,与未实施跨区经营的中小银行相比,实施跨区经营的中小银行绩效相对较差;采取Heckman两阶段模型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差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从跨区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来看,跨区机构与总部平均距离越远,跨区经营绩效越差;跨区机构分布相对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从事跨区经营有助于改善跨区经营绩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甘小丰
本文运用傅立叶灵活函数形式分析了分支机构迅速扩张中的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分支机构规模的扩大对银行成本效率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在2000-2005期间,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的成本效率呈波动式上升,后半段时间的整体效率比前半段有较大的提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吴玮 黄娟
本文使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跨区域经营数据,首次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现阶段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多是资产规模大、资本水平高、资产质量好、市场势力强的"好银行"。与只在本区域经营的银行相比,跨区域经营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区域经济波动的风险,有益于降低银行风险水平。此外,跨区域经营的程度越高,银行的信贷增速越快、风险水平也显著降低。本文的这些发现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监管当局进一步改革监管政策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川 罗晶晶
以2008—2016年沪深A股的9741个国际化经营上市公司及配对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行政级别、地理距离与国际化经营的关系。研究发现:行政级别与企业国际化经营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注册地行政级别越高,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可能性越高;地理距离与国际化经营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注册地与该省中心城市地理距离越近,则辖区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能性也更高;行政级别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正相关关系依赖于地理距离,即考虑地理距离的影响,行政级别对国际化经营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国际化经营 行政级别 地理距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盛斌 王浩
本文基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视角,利用企业和银行分支机构地理位置信息测度企业周边一定半径内的银行分支机构数目,探讨银行分支机构扩张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分支机构扩张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经由“银行竞争”和“银企距离”的传导路径,银行分支机构扩张通过发挥创新促进效应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制度环境强化了银行分支机构扩张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效果,而市场分割不利于银行分支机构扩张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异质性结果表明,银行分支机构扩张对非纯加工贸易企业、民营企业、高银行业投入比例行业企业和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行业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在动态分解地区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基础上,本文还证实了资源再配置效应是银行分支机构扩张影响地区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为提高企业出口附加值获取能力、打造贸易强国以及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志强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断健全,客户需求日益多样,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冲击,使银行业过去的经营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制约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转型发展已成为银行业共识,各家银行纷纷在业务模式、发展路径、作业方式等方面探求转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超超 董艳
2006年以来,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迎来规模较大的异地扩张进程。论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规模均有促进作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贷款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无显著的提升作用。论文为准确认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