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7)
2023(16833)
2022(14374)
2021(13382)
2020(11413)
2019(25375)
2018(25391)
2017(48557)
2016(26313)
2015(29754)
2014(29170)
2013(28994)
2012(26653)
2011(23845)
2010(24044)
2009(22640)
2008(22512)
2007(20446)
2006(18280)
2005(16213)
作者
(75855)
(63477)
(63098)
(59755)
(40414)
(30525)
(28470)
(24891)
(24006)
(22867)
(21648)
(21370)
(20237)
(20037)
(19357)
(19161)
(18822)
(18701)
(18238)
(18100)
(15738)
(15731)
(15367)
(14679)
(14397)
(14179)
(14100)
(14093)
(12803)
(12710)
学科
(108700)
经济(108567)
(104792)
管理(87762)
(86578)
企业(86578)
(48480)
方法(47442)
数学(37391)
数学方法(36923)
业经(34583)
农业(32379)
(31393)
中国(28925)
技术(25215)
(22219)
(22159)
财务(22151)
财务管理(22121)
理论(21043)
企业财务(20932)
(20730)
地方(20569)
(19324)
贸易(19308)
(19248)
(18771)
(18386)
(17641)
(16588)
机构
学院(379729)
大学(375201)
管理(156034)
(153292)
经济(150057)
理学(134406)
理学院(133016)
管理学(130929)
管理学院(130238)
研究(122123)
中国(95078)
(80394)
科学(75391)
(72514)
(68657)
(61097)
业大(59820)
(58214)
中心(56715)
农业(55586)
研究所(55108)
财经(54558)
北京(50396)
(49568)
(48179)
师范(47774)
(46565)
经济学(43917)
(43674)
经济管理(41908)
基金
项目(252679)
科学(200002)
研究(188706)
基金(182764)
(157818)
国家(156337)
科学基金(135991)
社会(119386)
社会科(112841)
社会科学(112811)
(100631)
基金项目(97436)
自然(87177)
自然科(85207)
自然科学(85187)
教育(84574)
自然科学基金(83720)
(82149)
编号(78308)
资助(73658)
成果(62366)
(56353)
重点(55287)
(55163)
(54527)
课题(52292)
创新(51892)
国家社会(48647)
(48565)
(47424)
期刊
(178553)
经济(178553)
研究(110107)
中国(77655)
(72084)
管理(60555)
学报(57694)
科学(55479)
(54248)
农业(48984)
大学(44924)
学学(42377)
教育(42036)
技术(36573)
(34488)
金融(34488)
业经(34429)
财经(26631)
(25713)
经济研究(25651)
问题(23206)
(22859)
技术经济(21962)
科技(21596)
(19085)
图书(18992)
现代(18469)
理论(17976)
商业(17291)
世界(17006)
共检索到570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地理学的传统和优势在于对区域差异和空间过程的关注,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扩散的空间特性为地理学研究的介入提供了支点。重视理论和方法创新,加强扩散的空间过程与机制研究,是地理学在农业科技园技术创新扩散研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趋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华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孱弱导致了农业组织自身科技投入与创新乏力,也导致了农业组织对外部农业科研成果购买力严重不足。农业组织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文章依据国情,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政府、技术市场和农业组织四位一体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通过提高农业科研组织市场意识、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宝华  王志华  刘晓秋  
创新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是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理论和文献研究,本文以江苏省的农业科技园区为样本,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影响园区创新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等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影响,并通过园区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构建和培育良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提供了指导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邓燕雯  曹仁稳  李先  
从文化视野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文化瓶颈问题,并创新性地引入文化新理念—S生态观,即基于东方生态哲学及现代生态观之上的一种新的思想。形成基于S生态观指导下的园区创新文化:即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资源观、生态科技观、整体发展观、生态美学观等,并以S生态观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出政府部门应从六个方面指导园区进行生态建设;园区及其内驻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并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建设园区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武科  李同升  刘笑明  张建忠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崭新模式,园区不仅要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还肩负着技术扩散和推广的使命。选取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技术创新和扩散源,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农区为技术创新扩散区域,在系统调查园区内农业技术创新成果采用情况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和空间维角度对园区农业技术扩散轨迹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揭示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华强,邹弈星,刘长柱,冯文帅,王敬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涤非  
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体系难以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国有农业企业可以凭借其优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国有农业企业本身具有的技术创新与扩散职能及社会公益性、经济实力、与农户联系紧密、生产专用性强等特点而使其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越先  
“集成创新”是适应科学技术和市场需要的快速发展变化形成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受到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广泛注意。研究对象涵盖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笔者在学习“集成创新”理论基础上,认为将集成创新模式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新问题,从而推进园区和区域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明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