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2)
2023(7579)
2022(6425)
2021(5995)
2020(4607)
2019(10297)
2018(10187)
2017(18849)
2016(10226)
2015(11210)
2014(10897)
2013(10129)
2012(8937)
2011(8048)
2010(8153)
2009(7563)
2008(7011)
2007(6109)
2006(5306)
2005(4539)
作者
(26315)
(21628)
(21435)
(20611)
(13830)
(10383)
(9939)
(8299)
(8238)
(7815)
(7315)
(7199)
(6868)
(6807)
(6715)
(6553)
(6402)
(6388)
(6317)
(6120)
(5198)
(5098)
(5090)
(5082)
(4946)
(4797)
(4709)
(4665)
(4356)
(4252)
学科
(33895)
经济(33850)
管理(28867)
(23462)
(19642)
企业(19642)
中国(14221)
方法(10559)
(9983)
(9464)
地方(9206)
业经(8767)
理论(8245)
数学(8116)
数学方法(7987)
(7068)
(7000)
(6620)
贸易(6616)
环境(6566)
农业(6562)
城市(6513)
(6370)
(6125)
财务(6107)
财务管理(6084)
教育(5826)
企业财务(5658)
(5658)
银行(5651)
机构
学院(133805)
大学(128379)
(47585)
管理(47562)
经济(46171)
研究(41092)
理学(40483)
理学院(39880)
管理学(39073)
管理学院(38803)
中国(30968)
(27080)
科学(25708)
(23678)
(21131)
(20096)
师范(19920)
中心(19701)
(19438)
财经(18722)
(17670)
(17468)
研究所(17299)
业大(17217)
(16886)
北京(16350)
技术(16067)
师范大学(15635)
(15566)
经济学(14793)
基金
项目(88138)
科学(69809)
研究(68484)
基金(61825)
(52920)
国家(52441)
科学基金(45904)
社会(42883)
社会科(40500)
社会科学(40493)
(36034)
基金项目(32851)
教育(32365)
编号(30126)
(29753)
自然(28592)
自然科(27925)
自然科学(27921)
自然科学基金(27373)
成果(23892)
资助(23302)
课题(21031)
重点(20016)
(19807)
(18958)
(18485)
(18137)
项目编号(17946)
创新(17518)
(17278)
期刊
(57909)
经济(57909)
研究(40022)
中国(26873)
教育(20694)
(19446)
管理(17479)
学报(17049)
科学(16872)
(16529)
大学(13062)
学学(12042)
技术(11998)
业经(11721)
农业(11103)
(10795)
金融(10795)
经济研究(8953)
问题(8756)
财经(8591)
图书(7719)
(7694)
(7565)
城市(7343)
职业(7301)
现代(7103)
商业(6798)
财会(6518)
(6097)
(6044)
共检索到197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文荣  
本文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对自然条件、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体系、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地理要素对城市功能定位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从"历史—现状—未来"时间变化的视角理清分析脉络,从空间差异的视角寻找比较优势,从区际联系的视角明确城市地位等城市功能定位的思路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素红,阎小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尖锐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入与学科交叉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量革命的爆发 ,使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方法论革命和多样理论探索 ,以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出发 ,探讨信息科技发展下 ,特别是GIS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支撑下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法论革命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辑慈  
企业地理学(Enterprise Geography)又译为公司地理学。它包括对公司增长的空间扩张规律的研究和对公司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七十年代企业地理学已成为国外工业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八十年代以来,企业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已被逐渐介绍到我国。 一、企业地理学的来龙去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逢干  
我国近现代的人口地理研究。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几经曲折停滞,到今天已进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回顾过去,可以看到,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总是以国内的形势及亟须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转移,同时受到西方学术发展和传播的重大影响。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中,正是发展学术研究的大好时机,时代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该文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出发 ,指出经济地理学的教学改革应包括 :第一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是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经济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第四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 ,提出教学改革的八大原则 ,即内外结合 (洋为中用 )原则 ,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 ,课内与课外结合原则 ,专、博结合原则 ,难易结合原则 ,传统与现代结合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进而分别探讨了教材改革 ,教案改革以及教法改革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均,陈向东  
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途径。在社会需要、信息源、技术方法等因素的支持下 ,开展历史地理学信息化已具备了可行性 ,应结合具体实例在历史政区、气候、人口、土地等专题开展 GIS技术应用 ,以及推广数字地图、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历史文献的信息精度等问题 ,推动学科方法论的进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亚荣  
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而如何实施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学科多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有许多种方法。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 ,在可持续发展中能发挥其工程性的作用。本文就这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  
一、我国农村地理学产生的客观形势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性的变革,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的农村地域不仅农业生产得到了稳步、高速的发展,而且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农村聚落建设、农村城市化、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事业都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农村已成为区别于城市,具有复杂部门结构和整体性功能开放式的地域系统。这种多部门的发展,整体功能的加强,迫切需要我们开展农村区域综合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农村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荣生  
一、经济地理学不完备问题研究的意义不完备问题是指存在于一定层次科学系统中,利用本层次的科学知识(包括理论和方法)无法解决和证明的问题。它强调其不完备的“科学层次”和“解决的不可能性”。不完备问题事实上就是一定层次科学系统中的“不可能点”即“限制点”。进行不完备问题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和解决学科中的这些“限制点”,为学科的飞跃发展找到突破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刚  陈兰芳  赵红霞  王多宏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计量革命与行为革命浪潮中的行为地理学,在几次大起大落中对它的批判和质疑声音也从未间断。论文在对国内外行为地理学研究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从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进行必要转向是其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故而,在充分认识空间结构既是人类创造、又是个人行为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融合物质(社区和城市)与非物质(行为)空间,从融汇行为地理与反向物流的回收行为角度,深入阐释城市居民参与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过程机理和互动机制,进而探索现代城市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既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为洞悉行为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怡达  余华义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对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拓展,详细分析了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机制。通过将基本公共服务因素和房价因素引入拥挤函数对拥挤效应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将拥挤函数纳入增长函数,来构建分析稳态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显示,城市规模最后都会收敛于适宜规模,适宜规模是动态变化的,它跟城市经济状况,房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关,行政等级也会影响到城市的适宜规模。文章利用中国35个大城市2003-2012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基本吻合,房价和基本公共服务对城市规模有显著影响。本文还对不同行政层级的城市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行政层级城市适宜规模的特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王辰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当今各国政府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发展问题之一,它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并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直至今天,发展中国家纷纷参与到全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中来。大多数学者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受学科限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竞争力,一般较少考虑地区资源、环境等区域发展的承载基础,忽略了地理要素是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并对竞争力发挥持续作用。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地理环境要素对综合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资源禀赋、区域整体实力、区域发展潜力和区域创新环境4个部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三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农民问题也就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而农业又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华  王灵恩  马恩朴  
食物关系国计民生,中国食物系统面临诸多挑战,耕地资源趋减、环境压力临界、农业劳动力流失、消费需求快速转型等对食物系统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思维为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视角。尽管食物系统得到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各方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国内对食物系统的研究却严重不足。论文对食物系统的认知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了食物系统的概念认知历程、类型、特征,梳理出食物系统的研究脉络,包括从"概念"存在到"方法"存在、从线性认知到系统认知、从经济活动到食物景观、从现象描述到时空嵌入等,以此凝练出食物系统的核心内涵与认知进展;在科学哲学范式、人地关系范式、空间范式和系统科学范式指导下,论文遵从"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由表及里的研究脉络,进一步探讨了食物系统的时空格局、要素结构、演化过程和发展机理,尝试构建了食物系统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研究结论旨在为推动食物系统视角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宁宁  朱竑  
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宗教地理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宗教地理学研究在新文化地理学思潮的影响下,促生出许多新的议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依循于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景观、现代性和尺度这4个重要概念,梳理了国外近10年宗教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发现其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日益重视对"非正式神圣"场所的探讨;基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神圣地依恋研究;随着跨国主义兴起的宗教移民身份和认同研究;宗教文化景观所暗含的政治和象征性意义的解读;宗教的多尺度分析,以及神圣与世俗间的互动分析等等。在总结国外宗教地理研究的新态势的基础上,对宗教的定义、宗教地理学与宗教性地理学的辩证关系、宗教地理学的研究趋势等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以期为中国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广义宗教地理的本土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