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4)
- 2023(3329)
- 2022(2678)
- 2021(2537)
- 2020(2100)
- 2019(4493)
- 2018(4238)
- 2017(8196)
- 2016(4519)
- 2015(4712)
- 2014(4755)
- 2013(4657)
- 2012(4367)
- 2011(3948)
- 2010(4001)
- 2009(3543)
- 2008(3658)
- 2007(3191)
- 2006(2699)
- 2005(2463)
- 学科
- 济(16470)
- 经济(16448)
- 管理(13006)
- 业(13001)
- 企(10619)
- 企业(10619)
- 方法(8212)
- 数学(7078)
- 数学方法(6980)
- 财(5361)
- 学(5285)
- 中国(4502)
- 农(3806)
- 制(3806)
- 务(3799)
- 财务(3794)
- 财务管理(3781)
- 企业财务(3694)
- 银(3349)
- 银行(3343)
- 业经(3301)
- 融(3226)
- 金融(3226)
- 技术(3208)
- 行(3187)
- 理论(3018)
- 和(2659)
- 贸(2622)
- 贸易(2620)
- 农业(2599)
- 机构
- 大学(64919)
- 学院(63915)
- 济(24805)
- 经济(24262)
- 研究(23670)
- 管理(22633)
- 理学(19716)
- 理学院(19366)
- 管理学(18934)
- 管理学院(18789)
- 中国(17325)
- 科学(15907)
- 京(13839)
- 农(13032)
- 财(12628)
- 所(12627)
- 研究所(11651)
- 业大(10686)
- 中心(10610)
- 农业(10319)
- 财经(10240)
- 江(9447)
- 经(9445)
- 院(8659)
- 范(8534)
- 北京(8487)
- 师范(8405)
- 经济学(8079)
- 财经大学(7884)
- 州(7669)
- 基金
- 项目(45489)
- 科学(35955)
- 基金(34285)
- 家(31443)
- 国家(31215)
- 研究(30119)
- 科学基金(26289)
- 社会(19593)
- 社会科(18638)
- 社会科学(18633)
- 自然(18396)
- 基金项目(17862)
- 自然科(17820)
- 自然科学(17808)
- 自然科学基金(17520)
- 省(16981)
- 划(14896)
- 资助(14200)
- 教育(13791)
- 编号(10541)
- 重点(10516)
- 部(10174)
- 性(9630)
- 创(9284)
- 发(9208)
- 科研(9080)
- 计划(9075)
- 创新(8744)
- 成果(8730)
- 国家社会(8678)
共检索到93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П.李多夫 Е.М.尼科拉耶夫斯卡婭 楊郁華
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向整个科学界提出了许多崭新的任务。因而,必须重新考虑综合地理考察的方向和方法论,使综合地理考察奉行这个方针:不仅要研究现象(客体),还要研究种种过程。地理学者的任务,除了要对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加以描述(确认)以外,还应该阐明个别现象以及整个自然综合体的发展途径与泉源。要达到这个要求,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对于处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种种过程本身,以及对于这些过程的发展结果,不仅要研究出它们的性质上的特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夏铸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关于段义孚先生理论意涵的发言,若是提供给《旅游学刊》发表,可以凸显定位空间的地方感建构与异地之行逐渐普遍化,因移动造就两点间的延伸性空间,以及两个不同性质空间的全球并置。由神圣安全维护的地方感,到补偿日常生活中集体消费不足,再到时空压缩下网红打卡符号,是旅游研究潜藏的空间知觉与结构转变的社会与历史过程。尤其,联系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理论贡献与在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当前处境,更能凸显段先生的理论意涵。
关键词:
段义孚 地理学者 人文主义地理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萌萌 龚胜生
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该文依托CNKI数据库、读秀资源库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限定主题词为“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1年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核心力量、重点区域与重要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过程可分为快速兴起(1994—2001年)、稳定发展(2002—2011年)和整固深化(2012—2021年)三个阶段。2)中国开展“可持续”研究的地理学者多达624位,主要是自然地理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研究机构多达258个,主要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地理单位,机构间合作具有空间邻近性,机构空间分布具有东、中、西梯度分异性;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对象区域以地方行政区域为主,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特色鲜明。3)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重点领域有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伦理、消除贫困与可持续生计、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4)未来中国地理学者的“可持续”研究应在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拓展、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А.列圖諾夫 張盛学
提纲1.伟大共产主义建设改造的影响扩大到苏联的许多地理地带,并包括着谷物经济的草原带、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和伏尔加河左岸的干燥草原,伏尔加河和乌拉河下游的北部荒漠及中亚的南部荒漠。2.在草原带,伏尔加河及德聂泊河水利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将与斯大林营造防护林计划的改造作用相结合。实行了这些措施之后,将减弱干旱风和旱灾对农业的影响,改变草原地区的水文条件。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田地上,将利用当地的和伏尔加河的逕流建立一些保障丰收的可靠地区;并创造主要作物高额的和稳定的丰收条件。巨大水电站的电力,将使耕耘、打谷以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村镇的经常工作等各种农业工作能够电气化。农业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诗 阴劼
认知地图作为人对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化和秩序化的内在表征,是个体空间行为决策、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经典文献回顾,从多学科视角系统梳理认知地图1948—2020年共70余年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认知地图在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空间扭曲与空间偏好、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内涵。近期与地理学有关的认知地图跨学科研究出现3大转向: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的数字转向,以特定群体或事件的空间偏好为切入点的情感转向,以第一人称视角解译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的神经转向。最后指出认知地图空间分析的地理学在跨学科融合发展中的角色与应用前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崎正义 ,谭慕蕙
前言笔者在大学期间专攻地理学。以后又立即进入建设省计划局(当时是建设院总务局)从事区域规划工作十三年有余。后来转到国土地理院,主要是为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保护搞地图绘制工作,已达十七年之久。现在,工作于(财)日本地图中心,兼作国土厅国土审议会的特别委员,并同三全综(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重新评价的工作也有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一、乡村与乡村地理学乡村也称农村。由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不仅从事农业,而且还从事非农业,因此称乡村更合适。乡村是指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也称非城市化地区。乡村是介于城市之间、构成独立行政单元的地区。从这个概念出发,乡村应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地域单元。它既包括乡村居民点、又包括居民点所管辖的周围地区。所以,乡村的完整概念,应是以居民点为中心、与周围地区相联系的区域综合体,也称乡村地域系统。在我国,乡村的范围一般是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包括乡镇、村庄及其所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袁月
文学地理学当前出现的泛化、机械化、片面化等误区和困境,源于空间意识的不够自觉和学科定位的不够明晰。从空间维度切入思考,则首先应回归文学地理学的基点,将过去统而论之的文地关系细化为"地理→作品""地理→地域→作家→作品""地理→作家→作品"三种作用机制,从而形成文学地域、文学地理、文学地图三种空间视角。地域视角侧重发掘地域文化,地理视角重点关注地理分布,地图视角以可视化的空间形态揭示文学规律与文化意蕴。在空间视角下,文学地理学笼统的学术脉络将呈现为从文学地域、文学地理到文学地图的发展轨迹,泛化的研究范围也能有更清晰的边界和定位。
关键词:
文学地域 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图 空间维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明星 樊杰 金凤君
2016年6月28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以及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樊杰研究员作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实验室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提升的方向。9位青年学者围绕各自研究方向作了学术报告,重点围绕空间结构、企业区位、演化经济地理、知识流动、旅游乡村聚落、传统工业区转型、城镇化、土地非农化、大数据与城市发展模拟等展开。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蓬勃发展,当前面临着重要机遇,青年地理学者应充满感恩和激情,脚踏实地,认识国情,夯实基础,增强国际化视野,探索前沿技术方法,加强不同单位间的学术交流,主动承接历史责任、敢于担当,在前辈地理学家所创立的学科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实现新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经典的办法,可以用实物劳动生产率,如每个职工每年或每日、每时生产所得的粮食或钢、汽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提供粮食9~17万斤,肉6千到1万3千斤(不包括禽类)。印度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提供粮食1,700斤,肉8斤,对比十分明显。实物劳动生产率的缺点是不同的产品不能相加,无法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水平。要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必须借助货币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А.Г.伊薩欫科 韓慕康 刘華訓
一.问题的现况目前关于自然地理学的对象问题,可以认为有三种理论是比较为大家所接受的。(1)认为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后者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此不可能有所谓"统一地理学"。其实,这并不是一种新的观点,只是现在它才被明确地肯定下来。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学会议对这问题已经取得一致的意见。在格里哥里也夫最近的著作中以及近两年来其他学者所发表的言论中,我们都发现有同样的见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雪铭 李建宏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受整个地理学界"文化转向"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各种议题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研究使自然地理学更趋于文化性。本文以"文化转向"作为自然地理学创新的1个视角,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文化自然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并列举了自然地理学响应"文化转向"的3条研究线索;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开展"人居环境"和"环境意象"2个议题的研究;最后,强调自然地理学在进一步进行"文化转向"和创新的同时,应该保持住自身的性质、目标和方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薛军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量化,科学运用重要性水平,对于制定审计策略、提高审计效能、避免审计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恰当把握重要性水平的特征 1.重要性水平判断标准的模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Н.斯捷潘諾夫 吟如
列宁和斯大林曾多次指出,在研讨苏维埃建设的经济问题时,有研究高等技术的必要。1931年,斯大林在其"论经济工作人员底任务"一文中写道:"已经是,而且早已经是面向技术的时候了。已经是抛弃那种过时的不干预技术的旧口号,而要自己成为专门家,成为谙通事情者,成为完全內行的时候了。"苏维埃经济地理学家完全有责任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方面。全俄电气化计划和历届斯大林五年计划,就是经济与技术以及与地理概念有机结合的鲜明例证——例如,对苏维埃经济发展基础的经济——技术与经济——地理的按区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关美宝
20世纪的地理学经历了"空间—分析"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分裂,对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影响。本文从历史角度探究"空间—分析"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分裂的原因,提出保持地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促进不同领域的沟通是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实现"空间—分析"地理学与"社会—文化"地理学沟通的方式方面,地理学认识论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可以在不同领域中混合使用,从而实现对社会—理论与空间—分析隔阂的超越。本文阐释了"混合性"的理念在超越地理学社会—文化/空间—分析二元性中所具备的潜质,并简要总结了混合地理学已有的研究实践,对以"混合性"为基础、面向"后社会—理论、后空间—分析"的地理学未来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