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2)
- 2023(3940)
- 2022(3440)
- 2021(3159)
- 2020(2680)
- 2019(6124)
- 2018(6008)
- 2017(12134)
- 2016(6397)
- 2015(7668)
- 2014(7443)
- 2013(7517)
- 2012(7218)
- 2011(6776)
- 2010(6874)
- 2009(6647)
- 2008(6671)
- 2007(6203)
- 2006(5461)
- 2005(4717)
- 学科
- 济(37669)
- 经济(37627)
- 方法(23286)
- 数学(20899)
- 管理(20722)
- 数学方法(20661)
- 业(20247)
- 企(17282)
- 企业(17282)
- 财(9420)
- 中国(8186)
- 学(7399)
- 农(6529)
- 教育(6230)
- 理论(6139)
- 务(6117)
- 财务(6102)
- 财务管理(6083)
- 企业财务(5919)
- 业经(5762)
- 贸(5706)
- 贸易(5703)
- 制(5628)
- 易(5496)
- 融(5299)
- 金融(5297)
- 地方(4972)
- 和(4760)
- 技术(4582)
- 银(4577)
- 机构
- 大学(111431)
- 学院(106621)
- 济(47130)
- 经济(46336)
- 管理(40582)
- 理学(35281)
- 理学院(34862)
- 管理学(34263)
- 管理学院(34025)
- 研究(31736)
- 中国(24508)
- 财(23808)
- 京(22493)
- 财经(19761)
- 经(17970)
- 科学(17643)
- 经济学(16681)
- 江(15667)
- 所(15283)
- 范(15121)
- 经济学院(15085)
- 师范(15045)
- 财经大学(14774)
- 北京(14251)
- 中心(14236)
- 研究所(13601)
- 州(12531)
- 师范大学(12343)
- 业大(12285)
- 农(11974)
- 基金
- 项目(65819)
- 科学(53177)
- 基金(50434)
- 研究(48881)
- 家(42424)
- 国家(42080)
- 科学基金(37160)
- 社会(33838)
- 社会科(32134)
- 社会科学(32123)
- 基金项目(25493)
- 教育(24229)
- 省(23526)
- 自然(22834)
- 自然科(22376)
- 自然科学(22373)
- 资助(22361)
- 自然科学基金(22017)
- 划(20352)
- 编号(18548)
- 成果(16804)
- 部(16363)
- 教育部(14957)
- 重点(14582)
- 国家社会(14439)
- 人文(14317)
- 大学(13624)
- 课题(13100)
- 创(12990)
- 发(12702)
共检索到15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武友德 孟雪梅
基于编史学方法论对地理学史进行考察,在回顾地理学史研究进展,尤其是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证主义和思想史两类编史方法论的文本,力图阐明:①实证主义地理学史侧重于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叙事模式,具有普遍主义、进步主义、辉格主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未对地理学知识内容及其性质产生实质影响,地理学是"百川归海"式的发展,空间性并不重要,是一元传统的理性主义进路;②思想史方法论立足于地理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按公平性、对称性的原则进行叙事,揭示了古代地理学阶段地理知识的文化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对地理学知识内容和性质的影响,时间性和空间性均是重要的,从而形成了多元比较史的、实践史的进路。在后历史的层面上,实证主义编史方法论的强纲领叙事模式值得商榷,其主要贡献是建构了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地理学进化史,其不足方面是弱化了社会文化多样性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应的不同时空中地理知识的内容和性质特征。因此,基于地理学编史学视角得出以下结论:①地理学史是一项建构性的事业,具有明显的相对性;②地理学史编史应注意将地理学置于语境中以获得解释;③地理学史的建构应坚持非强纲领原则。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潘玉君 武友德
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讨论了女性主义地理学观的建构,并说明了女性主义地理学对更新地理学观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主流人文地理学思潮的潜在影响。在本体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一直直面西方传统社会文化思想中的等级制性别化二元论,建构了主张女性和男性在建构社会及社会空间中具有交互性关系的本体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证明了女性及其空间在西方社会中处于弱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动摇了实证主义地理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永恒性、普遍性、客观性的预设,阐释了地理学认知过程中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可靠性,并建构了"去中心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无论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当前的女性主义地理学主流思潮都有一定的中和性色彩,这一倾向使女性主义地理学在地理学观演进,以及以人文地理学思想为代表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兴盛,与其直面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问题不无关联。在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开始发展的当下,注重分析中国女性及其空间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将有助于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并提升其潜在的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运龙
西方地理学思想经历了启蒙主义时代、实证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时代,目前又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地理学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反映了环境和社会的格局和过程变化,应社会之需而生,并受当时整体学术思潮的影响。先后出现的各种地理学思想并非简单地后者否定前者,地理学思想的多样性正如地理本身的多样性一样,既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对西方地理学思想的借鉴是现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但要运用之、发展之,则必须理解之,且结合中国的国情消化之。这就需要对各种地理学思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需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知识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人。他的相关论著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参照,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他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跳跃和逻辑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此后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延续。文章在方法论的层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新的解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申葆嘉的"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谢彦君的"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两个颇有影响的观点,恰好分别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产物。针对这两个观点及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可以阐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对于申葆嘉的论证,游乐性旅行何时发展成为旅游现象、什么样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这很难说有客观标准,而必然会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对于谢彦君的论证,当他请大学生们描述他们的"旅游"经历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旅游"的概念,因而得到的不是"旅游的本质",而是"旅游体验的意义
关键词:
旅游学 研究方法论 实证主义 现象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卫东
伴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日趋多元化,现代经济学研究仍然是普遍采用了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假设-演绎模式,同时强调逻辑演绎和计量检验的理论验证和理论发现功能。如果将这种研究模式所必须提出的经济假设划分为三类,那么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其价值,但也更充分地显示出它的方法论局限。首先,通过逻辑演绎,逐步放宽限制性假设,虽然可以将理论假设还原为潜在经济现象,但众多的还原对象很难实现与客观事实的完全对接,所以逻辑演绎的理论验证功能很难完全实现。其次,逻辑演绎可以发现错误,但却不能发现真理,其理论发现功能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成立。最后,在三类假设划分的框架下,将数据导向和理论导向的建模思想相结合,所构建的计量模型并不...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经济学研究 假设 方法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彦威
行为地理学研究正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大热点。时代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地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文章探讨行为地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强调微观个体行为与整体社会的结合、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结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的结合、定量研究与质性分析的结合等,并试图提出一个行为研究的整体性框架。
关键词:
行为研究 行为地理学 方法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С.庫兹涅佐夫 陈靜生
对自然地理学史问题的研究,在建立苏联自然地理学理论及确定今后发展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伟大的俄国地理学家阿努钦是在世界科学中第一个试图提出地理学史是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的人。阿努钦反对那些把地理学史仅仅局限于地理发现史的西欧地理学家们的意见,他指出"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小波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在理性主义经济哲学的影响下,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当作是合乎理性和人性的、永恒的、和谐的制度,并把理性主义的抽象演绎法看作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它既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又为庸俗经济学家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
关键词:
经济思想史 理性主义 经济哲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M.C.布揚諾夫斯基 梁元博
经济地理学方法论基础问题在我国成为争论和著述的题材已经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了。苏联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是从一定的角度去研究我国的生产。我们亲眼看见我国地理正在异常迅速地、甚至可以说是飞跃地改变着。但是说起来很奇怪,许多经济地理学家虽然专门研究苏联经济地理,却很少参加或者可以说完全不参加我国新地理的建设工作。由于某些经济地理学家的科学工作脱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因而他们的理论体系就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脱离生活的、教条主义的性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玉申
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反映了整个地理学和科学潮流的变革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为客体的城市本身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地理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城市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城市已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聚落形态,它在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迅速提高和加强。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各种变化正是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展开的。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和遥感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明东 陈越 姚宇华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是确定教育政策走向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政策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内容模糊、评估对象宽泛和评估结果理论联系实践不强等问题,我国教育政策效果评估应该走后实证主义方法论道路,从客观效果、主观福祉、伦理标准三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水平比较和横向比较总结评估结果,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
教育政策效果评估 指标体系 后实证主义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锋
新课程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由史到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拓展深入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探究能力,这其中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便是史料教学法。一、史料教学法的优势傅斯年曾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没有史料支撑的历史观点是空洞的,是虚无缥缈的,是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的。史料教学法是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情境材料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冯明宇
基于资本主义“崩溃论”的不同时期境遇,可将其在马克思之后的思想史演进分为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理论家围绕其各持己见的“论争期”;20世纪上半叶,列宁以科学的帝国主义论对其赋予新内涵的“发展期”;20世纪中期以来,当代西方左翼在新帝国主义研究中使其发生变形的“裂变期”。马克思之后“崩溃论”思想史演进的“论争期”和“裂变期”,与资本主义两次发展高峰相重叠,理论家因对当时资本主义的现实考量而偏离“崩溃论”的经典分析模式;产生于“发展期”的列宁帝国主义论,同马克思的“崩溃论”分析模式内在一致,是“崩溃论”的20世纪新发展。在21世纪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遵循马克思与列宁的资本—帝国主义发展趋势分析模式,坚持并续写资本主义“崩溃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朱亚琳
地理学史是研究人们如何逐渐认识自己生活的地理环境、积累地理知识、开阔地理视野、形成地理概念、总结地理规律和探讨地理原理的一门学科。地理学史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已被诸多学者肯定。当前高中师生普遍肯定地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史知识基础,获取地理学史资料的途径多样,对地理学史知识的态度积极。但在教学中渗透地理学史的效果一般,困难较多,主要有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渗透较少,
关键词:
地理学史 高中地理教学 渗透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